APP下载

如何指导学生对数学进行有效预习

2018-02-03黄舒娴

考试周刊 2017年96期
关键词:预习指导数学

摘要:古语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而预习是否真有必要,对此问题,学术界有不同的态度。其实我们不能否认预习的重要性,关键在于如何预习,故需选择合适的预习方式,进行有效预习。本文将通过问卷调查和对照实验对预习的有效方式进行探讨。

关键词:预习;数学;指导

这样一个问题的选择,缘于我大学时期所辅导的一位高一学生。这一份家庭辅导有点特别,并不是我们通常所接触的给学生巩固知识点、复习做题,而是要给学生上新课,相当于给她预习,即借助家教来达到预习的目的。究其原因,首先是学校布置作业较多,学生无法抽出时间较深入的进行预习;其次,通过这样一种方式学生能获得更深刻的知识印象从而达到对知识的巩固。

最开始听到这个家庭的想法时我犹豫了,我在思量到底这是不是一种好的方式:万一学生掌握了大概知识点后上课不愿认真听讲了呢;再者这样的预习方式完全让学生在学习上失去了自主性……种种思考之后我不敢接受这份辅导了。但他们说之前尝试过这种方式,学生的数学分数有所提高。想到教学方法因人而异,所以最终我还是“受命”接下了这份家庭辅导。我想,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再想方法在辅导过程中来提高学生的其他能力,即怎样的预习才是有效的、对学生的学习有帮助。

为此我从以下几方面查阅了相关文献。首先是预习是否必要这个问题。中国古语云:“凡事預则立,不预则废。”所以大部分学者、教师都认为预习是十分重要的。在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下,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被日渐重视,而预习是学生学习主动性的重要表现,同时也是学生学习的一项重要学习策略,由此可知预习的必要性。但同时也有少部分老师认为目前教育下的预习不要也好。他们认为:“现在大部分老师在课前让学生将要学的内容看一看,当前学生的预习普遍停留在阅读课文,看看例题这一表面层次上,即使有部分学生带着相应问题预习,也是相对简单的问题,硬套例题公式。学生自己也认为如果课前下了工夫预习,在课堂上就很难进入老师的问题情境中,总认为已经掌握了所需要的知识。”所以“这样的预习不要也罢”。我想说这些老师的这种看法也是有道理的,但这也只能说是我们的教学系统、实际执行还没有跟进,而并不能否认预习的重要性。我们要做的不是废除预习,而是改进预习的方式。

其次是关于如何进行有效预习。学者、教师们提出了一些预习要求、步骤和方法等。预习要求:预习目标要明确,要有指导;学生要学会列预习提纲;教师合理设计联系,检验预习效果;预习要持之以恒。预习步骤:“读一读”“画一画”“写一写”“查一查”。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会学习首先要学会阅读,所以首先要把大致内容了解一下。然后自己分辨重点、难点、疑点,并做相关标记。在此基础之上再做相关归纳总结以及自己的一些想法,最后检验自己的预习效果。这样一套完整的预习下来,肯定对课堂的学习帮助很大。而预习方法归结起来也就四个字:读、画、想、写。

因为篇幅有限,并不能把所有相关研究一览无余,所以上述归纳有遗漏、片面之处,我以后加深研究,以待改进。

通过对已有研究的大致了解,对于我所要研究的“如何指导学生进行有效预习”,我想先通过调查来验证预习的必要性,若预习的必要性都没的话,就来谈论怎样的预习才有效,恐怕有些欠妥。这个验证我准备用问卷的形式来进行,这里所调查的科目是数学,调查对象为笔者所在高中的在校学生。以最近的一次大型考试(期中或期末考试)成绩为依据大致划分一个“优、良、中、差”的层级,再发放问卷,根据结果看各个层级学生预习的情况。我猜想坚持预习的同学会有更好的成绩,当然真实结果还是要调查之后才知道。

接着就进行“如何进行有效预习”的调查。我认为教师的指导对学生进行有效预习有很大的影响,所以在此我将以“老师的不同指导”为变量来进行这项研究,采用的研究方法是实验研究法。

首先要抽取水平相当的三个平行班,标号为1、2、3三个班,让同一个老师进行教学相同的内容,课前都要求预习。对于1班,只提出预习的要求;对于2班,提出预习的同时提出要找出重难点和疑点;而对3班的同学,则在前面的基础上更进一步提出要列出预习提纲,预习之后自己懂得了什么,不明白哪些,还想知道哪些,有什么心得体会等等更多的要求。再通过课堂的教学效果和学生课后的考核来评判三个班学生的学习效果,以此来总结哪些方式可以促进学生学习和能力的培养。

这项研究可能会忽视关于预习对学生其他能力影响的评测,但在应试教育的当代学校教育,我们暂且先考虑到这个层次。

我们前辈用经验告诉我们预习是一条非常棒的学习策略,但很多老师担心学生预习后会对课堂失去兴趣,老师的教学变得没有悬念。但是预习的目的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一套完整有效的预习可以让学生自主性和创新能力都得到提升。老师如果怕课堂没有悬念,老师可以在正确指导学生预习的基础上尝试备课改革,设计一些学生在充分预习了的基础之上的教案。这对老师和学生都是全新的模式,也是全新的挑战。希望对有效预习途径的探索能够对教学事业有一点点的帮助。

作者简介:

黄舒娴,江西省上饶市,上饶市第一中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预习指导数学
例谈自主识字的有效方式
三步走,“鲜活”口语交际课
浅谈幼儿区域活动的指导与评价
高中历史“自主导学”模式中的小组合作学习反思
浅谈职高生的数学课前预习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