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激素序贯疗法治疗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的近期疗效

2018-02-03孙太永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8年1期
关键词:活动期压痛类风湿

孙太永

类风湿关节炎为临床常见疾病,是一种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极易致残[1];在活动期,关节局部多伴有不同程度的红肿、灼热、疼痛等,且关节周围组织可见轻度水肿、压痛、关节活动受限等现象,对患者关节破坏较大,可严重影响患者健康及生命质量[2-3]。因此,加强对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治疗尤为重要。糖皮质激素是临床上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常用方式,其在改善患者病情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就激素序贯疗法治疗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近期疗效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辽宁省营口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心医院收治的 110例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55例患者中男35例,女20例,年龄25~75岁,平均(48±3)岁;观察组55例患者中男37例,女18例,年龄26~77岁,平均(49±4)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纳入标准:①均符合《类风湿关节炎诊治指南》[4]中关于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标准;②就诊前 3个月内均未行糖皮质激素治疗;③对本研究均知情,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④对本研究均耐受;⑤均处于活动期。排除标准:①合并精神疾病或意识障碍不能配合治疗;②合并严重脏器功能障碍。

1.3 治疗方法所有患者均行常规治疗,即给予患者口服甲氨蝶呤片治疗,10 mg/d,1次/周。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行激素序贯疗法治疗,第 1~3天将30 mg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溶于0.9%氯化钠注射液100 ml中静脉滴注,1次/d;第4~5天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用药改为每天20 mg,第6~7天改为每天10 mg;连续用药7 d后停止使用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改为口服泼尼松片治疗,10 mg/次,1次/d。对照组患者则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行口服泼尼松片治疗,10 mg/次,1次/d。两组患者均连续用药3个月。

1.4 观察指标①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1周后、治疗 3个月后晨僵时间、关节压痛指数及关节肿胀指数;②观察两组患者症状消失时间,包括疼痛消失时间、肿胀缓解时间;③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不同时点C反应蛋白(CRP)、类风湿因子(RF)、红细胞沉降率(ESR)水平。

1.5 统计学分析采用 SPSS 18.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资料,计量资料以±s形式表示,组间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形式表示,组间进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晨僵时间、关节压痛指数及关节肿胀指数比较治疗前,两组患者晨僵时间、关节压痛指数、关节肿胀指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 1周,两组较治疗前均显著改善,但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3个月后,两组较治疗前均显著改善(均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晨僵时间、关节压痛指数及关节肿胀指数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晨僵时间、关节压痛指数及关节肿胀指数比较(±s)

注:与治疗前比较,aP<0.05;与治疗1周后比较,bP<0.05;与对照组比较,cP<0.05

组别 例数 晨僵时间(h)关节压痛指数关节肿胀指数对照组 55治疗前 4.9±0.7 23.1±4.2 16.6±3.2治疗1周后 3.6±0.5a 20.0±3.2a 15.0±2.9a治疗3个月后 1.9±0.4ab 10.0±2.3ab 8.0±1.3ab观察组 55治疗前 5.0±0.8 23.9±4.3 16.3±3.0治疗1周后 2.3±0.4ac 16.5±3.2ac11.5±2.9ac治疗3个月后 1.8±0.4ab 9.8±2.3ab 7.5±1.0ab

2.2 症状消失时间比较观察组患者疼痛消失时间、肿胀缓解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症状消失时间比较(d,±s)

表2 两组患者症状消失时间比较(d,±s)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组别 例数 疼痛消失时间 肿胀缓解时间对照组 55 6.6±1.0 6.7±1.3观察组 55 4.4±0.6a 5.8±1.2a

2.3 CRP、RF、ESR指标比较治疗前,两组患者CRP、RF、ESR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 1周,两组较治疗前均显著改善,但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3个月后,两组较治疗前均显著改善(均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3。

3 讨论

类风湿关节炎多累积于中小关节,导致病变部位出现侵袭性炎症,且多呈对称性分布[5]。活动期则是类风湿关节炎进展较为迅速的阶段,此时,受累部位的肿胀程度及疼痛程度会更明显,且极易造成周围组织水肿,对患者关节软骨及骨质造成严重破坏;若不及时开展有效治疗,则极易引发关节畸形、功能丧失,严重威胁患者健康及正常生活。

表3 两组患者CRP、RF、ESR指标比较(±s)

表3 两组患者CRP、RF、ESR指标比较(±s)

注:与治疗前比较,aP<0.05;与治疗1周后比较,bP<0.05;与对照组比较,cP<0.05

组别 例数 CRP(IU/ml) RF(mm/h) ESR(mg/L)对照组 55治疗前 39.9±4.9 263±24 55±11治疗1周后 33.2±4.9a 234±23a 48±9a治疗3个月后 19.0±2.5ab 155±13ab 22±4ab观察组 55治疗前 40.3±5.3 265±25 57±10治疗1周后 27.5±3.8ac 204±19ac 38±8ac治疗3个月后 18.3±2.5ab 153±12ab 20±4ab

药物疗法是临床上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常用方式,甲氨蝶呤则是以往临床上治疗该疾病较为常用的一种药物[6],其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但起效较慢,极易因病程延长而加重受累关节损失程度,增加患者的痛苦;若给予患者过高的用药剂量则极易引发多种不良反应,影响预后。随着研究不断深入,临床上逐渐将激素应用于该疾病的治疗中,其因具有良好的抑制免疫系统及控制炎症作用而逐渐得到广大医师的认可。

本研究中在常规抗风湿病药物治疗基础上给予观察组患者小剂量、短程激素治疗,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疼痛消失时间、肿胀缓解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且治疗后1周及治疗后3个月两组患者晨僵时间、关节压痛指数及关节肿胀指数、CRP、RF、ESR等指标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且治疗后1周观察组各项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提示采用激素序贯疗法对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实施治疗可取得较为理想的效果,有利于快速缓解关节腐蚀、减轻炎症、控制临床症状。分析原因,主要是由于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属于合成类糖皮质激素,其抗炎作用显著,并具有良好的免疫抑制及抗过敏活性,将其应用于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治疗中可快速发挥非特异性抗炎功效。而泼尼松片则属于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具有较好的抗炎、抗过敏、免疫抑制功效。将泼尼松片与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联合应用于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中可发挥协同作用,显著提高药物的免疫抑制及抗过敏功效,对改善患者病情具有重要价值[7-8]。且在炎症初期,糖皮质激素类药物还可有效抑制毛细血管扩张,有利于减少渗出及水肿现象发生;同时该类药物还可对白细胞浸润、吞噬功能进行抑制,进而达到减轻炎性反应的效果。而在炎症后期,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则可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毛细血管及纤维母细胞增生,对延缓肉芽组织生成、减轻瘢痕粘连等具有重要意义[9-10]。通过序贯疗法治疗可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本研究中在治疗7 d后改为口服用药,可减少患者因长时间静脉输液而导致感染现象发生,且能减少静脉输液所引发的疼痛及其他危险现象发生,有利于提高患者的依从性,促使患者更好地遵医嘱用药。综上所述,采用激素序贯疗法对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实施治疗效果显著,有利于快速缓解患者的症状。但本研究所选取样本量较小,且随访时间较短,仍需开展更加深入的研究。

[1]陈琳,姜国平,王晓红,等.葡萄糖-6-磷酸异构酶抗原、抗CCP抗体、类风湿因子检测诊断早期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研究[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4,18(5):802-804.

[2]段波,张荒生.激素序贯疗法治疗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的近期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22(3):285-286.

[3]杨巍巍.血小板及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在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诊断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医学装备,2013,10(5):85-87.

[4]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类风湿关节炎诊治指南(草案)[J].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03,17(4):250-254.

[5]段波,张荒生.激素序贯疗法治疗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的近期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22(3):285-286.

[6]汪元,刘健,张皖东,等.新风胶囊对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凝血功能相关指标的影响[J].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32(3):39-42.

[7]邓开伟,袁艳.历节胶囊与雷公藤多苷片治疗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比较[J].医学综述,2016,22(1):189-192.

[8]毕东敏,李秀芝,魏剑芬,等.麝香乌龙丸联合甲氨蝶呤治疗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急症,2016,25(10):1937-1939.

[9]晏佳丽.糖皮质激素对早期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疗效及剂量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月刊,2012,22(22):4875-4875.

[10]张秀英,董砚奉.激素序贯疗法治疗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的近期疗效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4,12(2):25-26.

猜你喜欢

活动期压痛类风湿
来氟米特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探究
内热针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症近期及远期临床疗效观察
养阴化瘀方联合强化西药方案治疗活动期系统性红斑狼疮疗效研究
益肾蠲痹丸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Meta分析
压痛点推拿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35例疗效观察
抗生素联合奥美拉唑治疗活动期胃溃疡的疗效观察
“治未病”理论与针灸防治类风湿关节炎
愈疡消溃方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活动期30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活动期50例
藏药浴治疗类风湿关节炎48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