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文阅读教学中编演课本剧的几点思考

2018-02-02张建军

决策探索 2018年2期
关键词:课本剧语言文字笔者

张建军

【摘要】语文教学应该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笔者根据教学经验,积极探索编演课本剧这一教学形式,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其综合能力。

【关键词】阅读教学;编演课本剧

语文教学中,如何通过教学结构的优化设计,把语言文字转化得直观形象,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其听、说、读、写的能力,一直是许多老师研究探索的一个课题。众所周知,小学生的思维特征是从具体的形象思维(形式、声音、色彩和感觉)逐步向抽象的逻辑思维过度,主要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所以现代教育学和心理学都强调教学的直观性原则。笔者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意识到,编演课本剧这一教学形式,是一种极为理想的教学方法。

一、语文阅读教学中编剧表演的意义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根据教材的不同特点,设计不同的教学方法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办法。笔者在执教小学语文《将相和》时,就根据该文人物形象、故事情节的特点,在学生感知教材的基础上,大胆借鉴国内外知名专家的成功方法,引导学生在课堂上表演短劇,大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发展了学生形象思维能力,获得了良好的课堂效果。

编剧表演是在表情朗读、分角色朗读的基础上进行的。并且,这种凭借语言文字训练展现生活的教学活动,在教学过程中要做到不追求形式、花样,不偏离语文的教学目的。

二、关于语文阅读教学中编剧表演的思考

一是编剧表演要处理好师生间的民主关系。在表演课本剧过程中教师要努力创造一个充满民主的氛围,让学生大胆进入人物角色,无拘无束地想象、表演。教师不要完全充当导演角色,应该让学生有当导演的机会,让他们充分动脑,反复推敲应怎么演才演得像。

二是编剧表演要适时进行。编剧表演最主要的目的是帮助学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因此,表演时,宜在学生初读课文、感知教材的基础上进行。不宜过早,也不宜在全部讲完课后进行。

三是要做到以单元教学为主,编演课本剧为辅。有很多老师说,编演课本剧好是好,只是教学时间不够,可能会影响到教学质量。笔者的经验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做到教读课文时扎实地引导,自读课文时放手让学生学,以单元教学为主,编演课本剧为辅,每个单元只安排2个课时左右。

四是编剧表演要善于启发引导,给学生留出想象余地。小学生由于受知识、阅历的影响,在理解课文或表演时往往出现搁浅于疑难之中或浮于表面的现象,这时候就需要老师起主导作用了。因此,在备课过程中,必须深刻地理解课文的重点、难点,有清晰的思路,随时能驾驭学习方向,当学生在学习课文,表演短剧过程中遇到疑难时,老师要及时点拨,以免表演“触礁”。同时表演过程中还应注意不要禁锢学生的思维。

五是编剧表演要紧扣语言文字训练。不管什么样的教学方法,语文课都离不开语言文字训练这一基本原则。课堂教学更应该培养学生认真读书的习惯和思考问题的能力。编演课本剧正是建立在这一基础上的。因此,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都要引导学生认真看书、探究。笔者在组织学生表演“完璧归赵”时,就设计了下面问题:问“这个故事表现了蔺相如的什么品质?”当学生答出:“临危不惧,机智勇敢”后,又因势利导地问:“哪些语句最能体现这一特点?”于是,学生找出了“我看您并不想……撞碎在这柱子上”等句子。通过对这些重要词句的分析,训练学生的语言能力。

六是教师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质。由于这种编剧表演是配合阅读教学的即兴式的表演,通常没有正式的道具、舞台等,台词要靠演绎文中的对话,一切来自课文的语言文字。如何才能娴熟地掌握和运用这一教学艺术呢?笔者认为教师除了具备政治思想、道德品质等素质外,还应具备一定的历史知识和古代文学知识。例如:笔者在学生表演“完璧归赵”过程中就告诉他们,按照封建社会皇帝登殿的习惯,一般有侍从和宫女等演员,这可以使舞台更富立体感。与此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应表现出愉快的心境、活泼开朗的性格和机智敏慧的个性。

三、结语

编演课本剧要熔古今于一炉,要推陈出新,有创新意识,这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做一个开拓进取、勇于创新的语文教师,为学生打开一个新的活动天地,让美好的戏剧艺术之花成为校园中一道瞩目的风景线,是所有语文教育工作者的追求。

(作者单位:漯河市召陵区青年镇中心学校)endprint

猜你喜欢

课本剧语言文字笔者
PEP《英语》六(下)课本剧Freer and happier
语言文字运用题的变与不变
小题精练(四) 语言文字运用
小题精练(三) 语言文字运用
中职语文课堂课本剧运用现状的调查
中职语文课堂课本剧运用现状的调查
老师,别走……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语言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