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企业并购重组的风险分析及控制措施

2018-02-01余梅

财会学习 2018年34期
关键词:并购重组动因风险分析

余梅

摘要:企业并购重组是实现增值和扩张的主要途径,同时也是实现企业各项资源合理配置的必然要求。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面临的市场竞争愈发激烈,企业重组并购已经成为一种势不可挡的趋势。但企业并购重组具有很强综合性,会受到很多不确定因素的共同干扰,导致企业并购重组中存在诸多风险。因此,本文基于企业并购重组的动因,分析了企业并购重组面临的风险因素,并提出相应的控制措施。

关键词:并购重组;动因;风险分析;控制措施

发展和增值是企业并购重组的根本动因,也是市场经济体制下,很多企业发展生存的主要途径。由于主并企业对目标企业信息的不对称、外部环境不确定、经营管理活动比较复杂等因素的共同影响,导致企业在并购重组中存在一系列风险。导致企业可能遭受一定的经济损失,此种风险被称之为企业并购风险,基于以上风险,开展企业并购重组的风险分析及风险控制措施的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企业并购重组动因

(一)管理需求

在2017年,某省统计了68家企业并购重组的主要原因,其中24家企业并购重组的主要原因是为了实现企业规模和经营领域的扩张需求,通过并购重组,大幅度提升了企业经营管理效率,获得了战略发展机会。

(二)经济需求

上述调查中,15家企业期望上市,但在当前市场经济体制的背景下,我国对上市企业有非常严格的准入要求,很多企业通过并购重组买入低价上市企业来达到上市目标。还要6家企业并购亏损企业来达到避税目的,降低企业的税负压力。4家企业通过并购流动性高但资产被低估的来提升企业的流动性[1]。

(三)投资需求

19家企业开展并购重组是一种投资行为,有的企业通过大举并购亏损企业,进行重组整顿,把部分目标公司销售出去来获得经济利润,从而实现稳定发展。

二、企业并购重组的风险分析

(一)投资风险

企业并购重组属于一项长期投资项目,需要大量资金的支持,而资金是企业开展各项经营活动的根本,如果资金不足,就无法完成并购和重组。但可以通过本企业的股票、现金来进行并购。如果资金不足,可以通过发行股票的方法来进行融资,但如果利益分配不合理,则会削弱原股东的经济利益,从而降低股票净资产收益,不利于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比如:某上市公司向集团公司发行股票并支付现金的方式购买集团所拥有的生产辅助单位(供应分公司、销售公司、机械总厂、铁路运输分公司等)的相关资产和负债,资产估价3亿元。公司向集团公司发行股票1.37亿股,作为支付收购标的资产的部分对價,计1.5亿元,约占标的资产收购价款总额的50%。收购价款的其余部分1.5亿元在支付前形成公司对集团公司的负债,公司将通过向不超过十家特定投资者(不包括集团公司)非公开发行股票以募集的现金支付该负债。如果均发行股份购买资产的话,会导致控股股东持有上市公司股份比例太高几乎超过80%了,不利于上市公司再融资和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

(二)市场风险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影响下,我国市场经济发生了很大变化,但我国市场环境自身存在较大问题,比如:市场经济体制不完善,这一点也是导致我国中介市场发展比较缓慢的主要原因。在并购重组中,就会增加财务风险发生的概率,非常不利于企业市场竞争力的提升。在目前市场中,国债的占比最大,股票占比比较小,进一步增加了企业并购重组中存在的风险,这一点也是企业并购重组市场中存在中的主要风险之一[2]。

(三)信息不对称风险

在企业并购重组时,需要对并购对象进行全面尽职调查,避免信息缺失而发生风险。我国企业并购中存在的最大问题是难以实现对并购公司信息的全面收集,一个公司涉及到的信息量非常庞大,任何一个环节的信息发生纰漏,都会降低并购企业信息的准确性。在并购重组大环境下,只有最快获得被并购企业的全部信息,才能为企业重组提供更加全面的数据支持。就市场信息而言,虽然可以通过各种途径来进行收集,但信息的真实性确无法考证,对并购企业而言,信息收集和审核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投入大,但效果甚微。企业在并购重组中,双方企业都想从根本上了解对方,但被并购的企业为被经济发展更好的企业收购,就会私自隐瞒一些信息,来试探并购企业的经济实力,导致并购企业难以真实有效的收集被并购企业的信息,甚至会导致并购失败。

三、企业并购重组的风险控制措施

(一)政企分离,促进企业经济增长

在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的背景下,企业要想提升并购重组的效率,企业和被并购企业必须严格遵循平等性原则。但从结构形式上而言,并购重组属于企业经营活动的一种形式,并不会受到政府干预,也就是说企业并购重组由市场经济共同决定,会受到市场所影响和控制。目前我国很多企业在并购中,都是通过政府来进行调节的,在政府部门的引导下完成企业并购和重组。同时政府部门也制定了很多政策来确保企业并购重组能顺利开展.当并购工作结束以后,政府部门的一些政策会在一定程度上干扰企业的发展,甚至存在政府作为企业负责人的现象。使得企业管理人员无法独立对企业进行管理,难以发挥出企业应有的实力,从而影响企业的全面发展。因此,在我国目前市场经济的背景下,在企业并购重组时必须实行政企分离的方法,才能为企业持续健康的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在促进企业发展的同时,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政府严禁私自干涉市场经济发展,为企业并购重组提供支持即可,让自行发展,促进经济增长。

(二)严格选择并购对象,制定并购方案

并购主体企业在选择被购主体时,要严格遵循价值原则,确保并购重组完成后可以带来新价值的流入,促进企业更好的发展。同时,在确定并购对象时,要合理确定目标企业的价值,并进行详细周全的调查,同时调查的广度和深度均要满足实际情况,全面分析目标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和财务状况,是否存在存货、欠债等[3]。大量企业并购重组成功案例表明,财务性并购和战略性并购两个方面就可以大致确定并购后企业的发展目标,这两点也是企业并购重要重复考虑内容之一。比如:某汽车公司11.11亿股限售股和4.42亿股非限售股股票,据相关市场研究表明,限售股的不可流通折扣率约为26%,鉴于本次转让的华域汽车股份存在28.46%的流通股,经加权测算后的不可流通折扣率约为18%。本次交易完成后,该汽集团股票的限售义务,因此汽车股份按90%折扣率转让是合适合理的。当并购对象确定好以后,就可以开始拟定并购方案,在确定并购方案时要根据企业运行情况,在确保并购企业现有资本结构的基础上,实现企业健康快速发展。

(三)制定计划,预估风险

并购重组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和复杂性,属于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的经营活动内容之一。但企业而言,并购重组犹如一把双刃剑,可能是企业向着更高舞台发展的机遇,也可能会增加企业经营发展的负担。因此,并购重组前,需要制定科学、规范、合理的计划,并对并购风险进行全面预估,根据每项风险情况,制定有针对性解决方案,避免并购重组风险发生[4]。除此之外,同时企业还要对并购目标企业有全面了解和掌握,根据并购目标的发展情况和企业自身发展情况,对并购重组中可能发生的风险进行全面预测,制定科学合理的并购重组计划,从而最大限度上降低风险发生的概率。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着重分析了企业并购重组的风险和控制措施,得出以下几点结论:

(一)企业并购重组是实现增值和扩张的主要途径,企业进行并购重组的动因主要体现三个方面:管理需求、经济需求、投资需求。

(二)企业并购重组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经济运行过程,也是一个非常艰难的过程,任何一个环节处理不当,都会影响并购重组效率,常见的并购重组风险有:投资风险、市场风险、信息不对称风险等。企业需要根据自身发展需求,合理选择被并购企业,并制定并购重组方案和计划,并做好风险防范促使,才能有效降低企业并购重组风险。

(三)导致企业并购重组发展风险的因素有很多,为有效降低风险发生的概率,可以同时从政企分离,促进企业经济增长、严格选择并购对象,制定并购方案、制定计划,预估风险等方面同时入手,在满足并购双方实现经济共赢的基础上,提升并购完成后企业运行的稳定性。

参考文献:

[1]刘令.探究企业并购重组过程中的财务风险及控制[J].经贸实践,2018 (13):157+159.

[2]刘波.企业并购重组过程中的财务风险分析[J].纳税,2017 (34):41-42.

[3]王慧.国有企业并购重组企业所得税税务风险研究[J].财会通讯,2017 (02):115-119.

[4]梁伟.浅议企业并购重组中的风险控制[J].当代会计,2016 (01):30-31.

猜你喜欢

并购重组动因风险分析
课程思政的动因、理路以及堵点治理
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及投资策略思考
大学生参与法治社区建设探微
引入产业投资基金与优化国有资本布局
跨国公司本土化战略研究
探析企业会计电算化的风险及防范
P2P网络借贷平台的现状分析及发展展望
企业资金集中管理税收风险的探析
我国商业银行海外并购的风险度量及防范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