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8-02-01王燕华

财会学习 2018年34期
关键词:预算行政事业单位管理

王燕华

摘要:预算管理在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属于关键的一项内容,在我国公共预算改革过程中,一些行政事业单位在预算管理上暴露出了很多问题,如对预算管理缺乏正确认识、预算编制不科学、预算监督机制不完善和预算管理人员综合素质不高等。这些现状的存在,无法满足公共预算改革的要求,不能在行政事業单位财务管理中充分发挥预算管理的作用。基于此本文通过分析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切实可行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

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内容较多,包括预算编制、预算执行和预算考核等,直接关系着财务管理工作成效。但是当前在传统思维理念与工作模式影响下,行政事业单位在预算编制、执行等方面还显得不够科学、合理与规范,需要各级领导提高重视程度,结合实际问题采取有效解决措施,真正做好预算管理各环节工作,为行政事业单位各项工作顺利开展打牢基础。

一、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对预算管理认识不到位

很多行政事业单位领导对预算管理缺乏正确认识,未对预算管理作出科学安排,理解也不到位,忽视了预算管理的重要性,将其视为财务部门的任务,与自己没有关系,也很少主动参与其中。预算编制时很多地方与实际不相符,预算编制过于简单,未进行相关调研与论证,导致最终预算结果和实际存在较大差异。且部分行政事业单位领导对预算执行状况不关心,预算执行显得有些随意,无法实现财政资金高效使用的目的。

(二)预算编制不科学

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编制要求收支平衡、科学合理、强化预算执行性等原则,但由于许多行政事业编制的预算缺乏科学性和合理性,预算未经调研论证,项目内容不清晰,信息不充实,无法合理细化测算经费需求。同时预算标准方法的运用,关系着预算管理是否科学、合理与有效,以往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在预算编制的时候,主要选择固定预算、增量预算等方法,在实际操作时进行了简化,没有充分考虑到行政事业单位发展的速度与规模,也未对其服务和效益等进行评价,这种方法会让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编制结果显得过于粗糙,预算结果不符合实际情况,也没有严格执行预算,不能让预算实施与监督的效果得到提升。

(三)预算监督机制不完善

当前一些行政事业单位领导忽视了预算管理、财务管理等工作,对财务人员来说,在预算管理上仅仅是开展了会计核算、资金支付等工作,且他们也不能及时、全面掌握业务与决策等方面的情况,业务部门与财务部门很少进行事前沟通,无法将内部监督作用体现出来[1]。此外,财务人员作为其中的一员,在各种因素影响下,不能完全保持独立性,且对于经费使用的社会效益,相关考核机制也不够完善,从而使部门预算约束力不强,甚至违反财经纪律。

(四)预算管理人员素质不高

对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工作来说,现在很多时候由财务人员负责,因为存在专业不对口的问题,很难提升预算管理工作水平。现阶段行政事业单位在财务管理上也出现了很多问题,为预算管理工作的正常开展带来了不利影响,并无法提升预算管理质量。预算管理人员人才不足,整体上年龄偏大,他们的观念更新不及时,新知识、新技术学习能力也不强,行政事业单位也很少为其提供培训与教育的机会,导致其难以胜任预算管理工作。此外,行政事业单位财务部门人员的频繁流动,业务交接过于随意,也无法有效提升预算管理效果。

二、行政事业单位加强预算管理的对策

(一)提高认识,转变思想观念

第一,行政事业单位各级领导应该尽快更新思想理念,真正做到以身作则,充分意识到预算管理的重要性,逐步建立起自我控制、自我约束和自我发展的机制,带动全体员工参与进来,将各项有效措施落实到位。预算管理是一项复杂的工作,涉及方方面面的事项,系统性也很强,需要行政事业单位提高重视程度,才能实现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的大幅度提升,促使财务资源配置更加优化[2]。第二,预算管理具备战略性与系统性等特点,除了需要财务部门负责以外,其他各职能部门也应参与进来。第三,应该切实增强各方人员的预算法制观念,强化预算约束刚性,提升预算管理的法制化与科学化水平,确保《预算法》得到严格执行。

(二)运用科学的预算编制方法

对预算编制方法来说,行政事业单位要在零基预算法基础上,选择综合方法编制预算。所谓零基预算,即由零开始,不需要将之前出现的费用项目与相关金额考虑在内,结合实际情况,逐项审议预算期中所需费用和开支标准,分析其合理性。之后行政事业单位要以综合平衡为基础,这样的预算编制方法才更加科学合理,并能够满足实际情况,同时也增加预算单位管理自主权,提高预算单位在预算管理上的灵活性和积极性,提升资源分配的合理性与有效性,促使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的协调与沟通,激发各部门积极主动参与到预算管理中[3]。简而言之,应该结合人员情况和业务发展需求,在此基础上将人员、业务经费水平等确定下来,全面分析内外部因素、历史及其未来因素影响,充分考虑到行政事业单位发展的速度与规模作出合理预测,这样才能切实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让编制的预算能够体现出前瞻性。

(三)严格预算执行,强化过程监督

在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中,明确预算执行主体责任,加大预算执行监督力度,让资金使用状况得到有效监督考核。对此除了要完善内部监督管理制度以外,还要发动监察、审计和各业务部门等参与进来,让资金使用得到有效的监督。只有全方位和多角度监督各环节资金使用情况,才能在以制度形式让资金使用过程监督得到约束,这样资金才更加安全,也能得到高效使用。此外,在行政事业单位资金使用上,应该建立完善的考核评价机制,对于实际执行情况和预算差别较大的情况,或者是资金使用效益不高的,应该对预算编制标准与方法作出科学合理的调整[4]。行政事业单位要保证资金使用有事前计划、事中监督和事后评价,从而加强资金使用全过程追踪问效管理。

(四)提高预算管理人员素质

行政事业单位要想提升预算管理工作成效,应该注重提升预算管理人员素质与能力。这需要为财务人员提供更多专业培训机会,让他们学习最新的财务预算知识,提升其业务操作技能,这样才能顺利胜任本职工作,促使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水平的提升。此外,行政事业单位也要积极引进更多优秀的人才,让预算管理队伍变得年轻化、专业化,为提升预算管理水平奠定良好人才基础。同时预算管理人员也要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尽快掌握先进的技术,更新自身知识体系,能够与时俱进,满足新时期对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工作的各项要求。

三、结语

总之,加强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我们充分意识到预算管理重要性,确保预算约束力,严格部门预算编制和执行,保证财政资金使用安全规范,不断完善预算管理模式与运行机制,重视预算绩效考核结果的运用,促进单位提高预算管理水平及编制执行的科学性、合理性和规范性。要坚持依法理财,严肃财经纪律,提升预算管理效率,加快构建全面规范、公开透明的预算管理制度,进一步推动行政事业单位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许博.有关行政事业单位加强预算管理的探讨[J].财会学习,2017 (19):62-63.

[2]许延明,佟木子.关于强化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思考[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5 (11):23-24.

[3]肖士高.基于新形势下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模式分析[J].时代金融,2015 (14):166-168.

[4]曲艺.优化行政事业单位财务预算管理的思路[J].中国总会计师,2014 (06):96-98.

猜你喜欢

预算行政事业单位管理
工程项目预算控制的完善及相关问题阐述
财务管理视域下的行政事业单位预算执行途径研究
行政事业单位物资采购管理的难点及对策
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问题以及解决策略思考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问题及对策
采用C—NCAP 2006年版管理规则
浅谈新形势下煤炭企业的财务管理
道路预算技巧浅析
营销管理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