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林少华带你走进村上春树的世界

2018-02-01徐娇玲

北方文学 2018年36期
关键词:林少华村上春树

徐娇玲

摘要:《林少华看村上 村上文学35年》是青岛出版社于2016年1月出版的一部关于林少华评论村上春树作品的书籍。这部作品是林少华为了纪念村上春树文学创作35年而著。在这部作品中林少华将村上春树的作品分成长篇、短篇、随笔三类,根据时间对每一类作品都进行了排序,对每一部作品都进行了品评。可以说,阅读《林少华看村上 村上文学35年》这部作品不仅可以使读者进一步理解村上春树的作品,还能使读者了解村上春树本人的生活细节及创作思想的变化轨迹。

关键词:林少华;村上春树;村上文学

一、林少华与村上春树

对于中国读者来说,日本作家村上春树的名字并不陌生。他的代表作品《挪威的森林》风靡一时,经久不衰。之所以这部作品在中国会有如此之反响,除了作品本身的故事情节值得读者细细品读外,笔者认为这部作品的译者—林少华也起到了推泼助澜的作用。杨晓荣曾这样评价林少华的译著(《挪威的森林》《舞!舞!舞》):“眼前一亮:这些作品的语言流畅自然,毫无生硬之态,娓娓道来的叙述令人只感到作品语言的美和蕴含于其中的精辟哲理。”继《挪威的森林》之后,林少华又陆陆续续翻译了很多村上春树的作品。有人戏称林少华的翻译是“林家铺子”,可以说“林家铺子”越开越大,他翻译的村上春树作品在中国产生了良好的市场反响。我们很难说是村上春树的作品成就了林少华在中国的翻译地位,还是林少华成就了村上春树作品在中国的影响度。可以说,林少华就像是村上春树在中国的“代言人”。在中国提起村上春树,人们自热想到的便是他作品的译者—林少华,他们就像一个整体缺一不可。

二、林少华的《林少华看村上 村上文学35年》

《林少华看村上 村上文学35年》这本书是林少华为了纪念村上文学35周年,自己有感而发的一部关于评论村上春树作品的书籍。正如他本人在本书前言所述:“当然这是我看来的村上文学,故名之为《林少华看村上 村上文学35年》。”在这部作品中林少华将村上春树的作品按体裁进行了分类,每一种体裁又按时间进行了排序,然后进行一书一评。从《且听风吟》到二〇一四年短篇小说集《没有女人的男人们》,共计对村上春树的四十六部作品进行了品评。林少华对于这部评论集有自己的看法:“除了评论每本书、每篇作品所体现或蕴含的艺术特征、心灵信息和精神趋向,还连续提取了作家较为典型的生活细节和创作思想的变化轨迹。因此,纵向读之,未尝不可视为作家传略和创作谱系;横向读之,又是相对独立的文本解读或作品各论。”确实如林少华本人所述,品读这部评论集时你会发现这里不仅仅有林少华对村上春树作品的品评,还有对村上春树演讲内容、生活方式等等的评论……可以说林少华希望通过这样一部作品引领者读者进一步走进村上春树的世界。当读者走进这个世界,便会发现这里不仅有村上春树的作品还有作品以外你不熟知的村上春树。

《林少华看村上 村上文学35年》这部评论集主要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是对村上春树的长篇小说如《且听风吟》《世界尽头与冷酷仙境》《挪威的森林》等作品的评论;第二部分是对如《去中国的小船》《百分之百女孩》《没有女人们的男人们》等短篇小说的评论;第三部分是对随笔·游记·纪实文学的评论;第四部分则是附录,这部分主要有村上春树访问记、村上春树的演讲、村上春树给中国读者的来信等等。翻开这部评论集笔者深感林少华对村上春树作品的用心及喜爱。关于这点从题目便可显而易见。林少华在给每一部作品写评论时用的题目都是经过一番精心设计的,如《<且听风吟>:出手不凡的处女作》、《<挪威的森林>:永远的青春风景》、《<海边的卡夫卡>:命运、“异界”与精神救赎》……无论是对长篇小说的品评还是对短篇小说、随笔、游记的品评,林少华都没有直接在作品名字的后面加上“书评”或者“评论”等词,而是将自己的感受凝结成语写在书名后。

《林少华看村上 村上文学35年》这部作品中的每一篇品评不仅有林少华对作品的评价还有其他学者对作品的点评更有村上春树本人对自己创作动机的叙述。如《<且听风吟>:出手不凡的处女作》的开篇林少华用一封村上春树给中国读者的来信说明了村上春树成为作家的契机,接着林少华对这封信上的内容进行了进一步的解说,使读者进一步的了解村上春树成为作家并获得《群像》“新人奖”的原委。然后,林少華选用了当时的两位评委对这部作品的评语(一位是日本著名作家吉行淳之介,一位是文学评论家丸谷才一)说明这部作品获奖的理由及作品的经典之处。林少华也对两位评委的评语给出了自己的见解:“应该说,这两位评委是很有先见之明的,村上日后的发展程度不同地为其提供了佐证。”在叙述完作者的写作动机和评委们对这部作品的感受后,林少华开始书写自己对这部作品的感受。他认为,这部小说作为文学文本的新颖之处在于它的文体或者语言风格:“简洁明快,爽净直白,节奏短促,切换快捷。”在佐证这个论点上,林少华引用了村上春树本人的说辞。林少华认为《且听风吟》这部作品还有一个新颖之处或者特点,那就是距离感。林少华不仅提出自己的观点、感受还从村上春树本人的论述及哈佛大学教授杰·鲁宾的专著《倾听村上春树——村上春树的艺术世界》中的观点来佐证自己的观点,从而使读者对于自己的感受产生更加深刻的共鸣。林少华在这篇评论的结尾这样写道:“距离感或疏离感,连同虚无感、孤独感、幽默感,构成了村上作品的基本情调。它无法捕捉,又无处不在,轻盈散淡,又叩击心扉,凉意微微,又温情脉脉,似乎轻声提醒在人生旅途中昼夜兼程疲于奔命的我们:且听风吟……”以这样真实又富有情感的语句结束一篇评论会深深地感动读者的心灵。

在《<挪威的森林>:永远的青春风景》这篇评论中林少华基本上采取了和《<且听风吟>:出手不凡的处女作》同样的写作手法。先是总体介绍了这部小说是一部写实小说也是村上春树作品中最容易看懂的小说。在评论这部作品时林少华同样从作者村上春树本人的访谈、采访,一些著名学者对这部小说的评价,自己对文本分析所得的感受,通过解答读者来信中提出的问题等几个方面阐述了村上春树的写作动机及这部小说的特点等等。在文章的最后同样以:“《挪威的森林》将作为青春旅程中的一段凄婉而迷人的风景,陪伴一代又一代人走向成长,走向远方。”这样富有情感的语句结束。笔者认为在读完这样一篇篇文学作品评论后,没有看过作品的人会马上想品读原著或是译著,感受那种距离感、孤独感、幽默感;而已经读过作品的人会想再一次翻阅原著,再一次感受且听风吟、感受青春的风景……

三、结语

《林少华看村上 村上文学35年》既可以说是一部对村上春树的作品评论集又可以说是一部作家传略和创作谱系。尽管林少华在这本书的前言中写道:“正如任何翻译都只能是基于译者个人感受和理解的语言转换,这里所写的也仅仅是我自己极有限的理解和感悟,绝非阅读指南,更不具有学术上的权威性。”但是不得不承认在阅读完本书后,你会发现自己更加理解村上春树的作品,更加了解村上春树的世界,这部作品在某种意义上来说确实是更像引领读者进入村上春树世界的“指南”。

参考文献:

[1]林少华.林少华看村上 村上文学35年[M].青岛:青岛出版社,2016.

[2]杨晓荣.翻译批评导论[M].北京:作家出版社,2016.

[3]林少华.村上春树和他的作品[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5.

[4]杰·鲁宾著,冯涛译.倾听村上春树——村上春树的艺术世界[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

猜你喜欢

林少华村上春树
长大的瞬间
村上春树和他的阳子
Activated persulfate by DBD plasma and activated carbon for the degradation of acid orange II
拔草的翻译家
村上春树文学翻译论争背后的译论之辨
村上春树和他的猫
探究村上春树《挪威的森林》的特色
虚拟的网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