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师”进行时

2018-02-01张瑜

瞭望东方周刊 2018年4期
关键词:录播双师城乡

张瑜

两千多年前,孔子提出“有教无类”,认为人人都有平等接受教育的机会;一百年前,以梁漱溟、晏阳初为代表的一批社会贤达在中国发起乡村教育运动,力图改革落后的农村教育,进而实现教育公平。

经过近70载特别是近40年来的不懈努力,中國的教育事业飞速发展,但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实现更高水平的教育公平仍然是一个重大的时代课题。“冰花男孩”“学区房”……这些热点恰成为这一社会焦点的某种折射,其背后是基础教育的地区、区域、校际之间的不平衡。

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迈入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种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反映在教育方面,就是寻求更优质的教育资源,而这种资源的优质性很大程度上体现为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与此同时,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高度重视农村义务教育”“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于实践层面,教育部曾多措并举,用综合治理的办法来啃这块“硬骨头”,力求均衡资源配置。但教育公平的实现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仍需多方向探索。

教育信息化便是其中一条路径。

“通过教育信息化,逐步缩小区域、城乡数字差距,大力促进教育公平,让亿万孩子同在蓝天下共享优质教育。”2015年,习近平主席曾在致首届国际教育信息化大会的贺信中提出了这样的希望。

信息化手段中,能够打破时空限制的互联网教育被寄予厚望。理论上,优秀的教师及课程资源可通过网络传输到每一所学校、每一个学生的课堂上,以此弥补目前中国区域、城乡教育差距,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最初的互联网教育采取录播模式:企业与名校名师合作,将录制好的名师课程通过互联网销售出去。作为一种单向输出的授课模式,录播缺乏互动,也无法给予学生更多个性化的答疑解惑与辅导,因而效果并不理想。这令互联网教育无法实现规模化发展。

2015年下半年,火遍网络的直播模式被互联网教育所采纳。教师通过网络直播平台直接向学生远程授课,既可根据现场实时调整课程的内容,又可以和学生交流。然而,直播模式并未完全弥补录播模式下沟通及互动不充分的缺陷,且产生了新的问题:线上老师授课,线下老师作用何在?这使得一些学校担心互联网教育会令自己原有的教师找不到自己的位置。

2017年,“双师”模式出现了。通过重构学习场景,“双师”模式将线上和线下资源结合:在线上,互联网教育企业在一线城市汇集优质的教师资源,负责远程授课;线下老师在辅助教学的同时,还可以学习线上老师的教学方法。如此,线上线下师资之间的“零和”矛盾,被相辅相成的“共赢”模式巧妙化解。

这为互联网教育的普及扫清了障碍。再加上新东方、沪江等一批教育机构及其他公益组织的积极参与,“双师”模式下的互联网教育在城乡学校的渗透率正不断上升。

在弥合教育资源不均衡所产生的鸿沟之外,互联网教育的另一个可能性也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看到:这样的探索,或许还将助益于未来中国教育的深刻变革。

猜你喜欢

录播双师城乡
益阳安化县云录播室使用培训班开班
2018年全区新增“双师型”教师1107名
地方本科院校“双师型”教师职业发展初探
新录播时代
试论地方本科高校“双师型”教师培养的政策保障
浅谈地方本科高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现状、问题及有效途径
基于分布云和Logistic方法的微格录播系统
数字化视频录播教室是“香饽饽”
城乡一体化需要公平正义的制度变革
国家十项举措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