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生习作训练四法

2018-01-31连夏文

内蒙古教育·科研版 2018年11期
关键词:范文古诗习作

连夏文

摘 要:仿写、故事作文、古诗成文、话题随堂练是小学生作文入门的金钥匙。这四种方法从不同角度、不同程度降低了小学生作文的难度和坡度,有效解决了作文“无话可说”和“有话说不出”的尴尬,增强了小学生作文的信心,也培养了他们作文的兴趣。

关键词:小学生;习作训练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216(2018)11B-0019-02

几年前,我调回家鄉当校长。这是一个有四五百名学生的小学,在农村小学中规模不算小,但历年期末统考成绩总居中心校最后一名。我和学校骨干教师深入调查后,发现老师怕教作文,学生怕写作文,作文成了提高学校语文成绩的死穴。学生写作不好主要集中在“无话可说”和“有话写不出来”这二大点上。于是,我和学校的几位语文骨干教师学习、探索、实践、总结,在三年级以上实施仿写、故事作文、古诗成文、话题习作四个习作训练方法,取得了极佳的效果。当年我校语文成绩一跃成为中心校第一名,并连年保持。

一、仿写

仿写是小学生学习作文的必经之路,主要分两种:

1.机械仿写。我们选一些条理清晰的范文让学生当拐杖。特别是以前编入教材,现在不知什么原因已经被剔除的课文,这些文章语言比《作文选》中选的范文更加规范。如《高大的皂荚树》《我爱故乡的杨梅》这两篇文章,都以总分关系谋篇布局,在分述中都以春、夏、秋、冬不同季节来描写景物的不同特点,层次分明,条理清晰,中心突出,很适合学生仿写。

对于这种类型的仿写,我们的做法是:(1)每位学生发给打印好的文章,让他们自由阅读,觉得读懂了就把原文交给老师,自己凭记忆“默写”范文。(2)初次仿写交给老师大概浏览一遍后,隔天把学生仿写的习作和范文一起发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对照范文修改,把自己写的与原文比较一番,看看两者谁的表达效果好些,找出自己的不足并进行修改。然后老师把初次习作与范文收上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记忆再重新仿写。(3)如此反复多次,直到自己写的与原文基本相同为止。

这种方法看似很笨,但学生在不断反复仿写同一篇文章的过程中,能把范文的写作布局大纲印在脑中,从而形成自己对某一事物(景物)的写作“定式”。当这种定式掌握得多了,即达到所谓的“一课一得,得得相连”时,谋篇布局就不再是学生的写作鸿沟了。有人会觉得,此法与传统的“背诵+默写”作用一样。实践证明,效果是不一样的。“背诵+默写”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只是训练了记忆力,是把范文“搬运”到作业本上去。而这种仿写,学生在知道了要表达的意思但又没能背下原文时,必须启动思维往自己的“语言库”里“抠”词句来表达。当自己的表达与范文不符时,再进行比较,在比较中鉴定优劣,在比较中学习、提高。学生在不断修改中找到了差距,丰富了词汇,锤炼了自己的语言艺术。所以机械仿写的效果要比传统的背诵默写好得多。此外,在不断的对比修改中,也有利于学生语言表达的准确、语感的培养和谋篇布局的学习。

2.灵活仿写。这主要用于阅读教学后的段落小练笔。对课文中特别适合小学生的段落在精讲文本的基础上让学生进行仿写。如教学 《威尼斯小艇》 中“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这一段时,老师就要求学生按照课文围绕中心句写一段话的模式(即先概括,后具体),以“……的开(骑)车技术特别好”或“……(人)……(哪方面)特别好”写一段话。又如,遇到一些连动句、排比句,我们更是要求老师让学生进行仿写训练、读写结合,学习课文的语言表达方法。

二、故事作文

作文心理学告诉我们:任何写作都会经历“双重转化”——第一重转化是客观世界、现实生活在人脑中显现形成作者的认识;第二重转化是作者根据自己对客观事物的观感、体验而将脑中的形象、观念、情感转化成文字描写。在第一重转化中,由于小学生的阅历限制,他们要么缺少生活经验,要么不善于捕捉生活中的作文素材,致使他们常常感到作文无内容可写。故事作文能大大降低第一重转化的难度。具体做法是:

1.故事的选定。主要从内容和体裁两方面考虑。教师一般以学年为单位,分别选取写实记事、童话、寓言、传说、科幻等符合学生年龄特征又能激发学习兴趣的故事作为写作(复述)素材。

2.出示故事的方式:起初可以把故事讲完整,让学生根据自己所闻记述故事;之后可以把故事讲到高潮处突然停止,让学生接下来自己想象,续写成文;可以把故事绘出几幅大图,打乱顺序,让学生重新组合,并用自己的语言连成故事;也可以是填空式故事、倒装式故事……

3.分层布置习作要求:班级不同水平的学生写不同的故事作文。成绩一般的以复述故事为主,只要把故事写完整就行;学习较好的学生要求添加细节,或环境描写或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形象、心理活动等,都要求择机插入;成绩优秀的学生可写感想或重新改编。

实践证明,故事作文大大降低了学生写作的难度,学生交上来的作文不再一团糟,语文老师看了不再皱眉;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写出通畅的作文,培养了作文兴趣,增强了写作信心。

三、把古诗写成作文

古诗词是中华文化的巨大宝库之一。能传后世的古诗大多立意较高,意境深远,内容博大。语文教师利用“每周一诗”(学生每周背诵、掌握一首古诗)契机,选择有代表性的、适合小学生认知水平的古诗让学生扩写,这样不仅能学习作者观察事物的角度、方法,也能以此为拐杖展开想象,进行语言文字运用的训练。如,学习唐代卢纶的《和张仆射塞下曲六首·其二》一诗,“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学生在老师讲解后,大都能根据古诗的意境,进行环境描写,想象出当时的场景,把将军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活动结合进去,活灵活现地表现出将军的神勇。个别学生还能对第二天的情境进行续写。

四、阅读教学中的话题习作

教师在精讲讲读课文后,抛出课文中的关键词制造话题,让学生通过知识迁移,学习课文作者的材料组织方法,围绕关键词,结合自己在现实生活中的认识、经验或体会写一段或几段话。这种方法,在素材方面,能调动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在谋篇布局、语言组织方面,有课文范本可依,故而往往能取得较好的习作效果。如教学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15课《猫》,老舍先生描写了猫的性格古怪和满月小猫的淘气可爱。教师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是如何把“古怪”和“淘气”写具体,并如何在字里行间表达出对猫的喜爱之情后,结合农村家庭中家家有养狗、养猪、养猫、养鸡鸭等小动物的现实,提出以“……(人)酷爱养……(动物)”为题写一段或几段话。要求学生学习老舍先生的写法,并结合自己亲身观察或真实体验,把“酷爱”写具体。结果,收上来的习作大部分能围绕中心句展开,条理清楚,言之有物,并在行文中表达出思想感情来。

通过讲读课文后的随堂训练,学生学习课文不再是从课文到课文,从抽象到抽象,而是从课文到具体生活。这样,不仅课文理解深了,还学会了语言文字的运用,把文本内化成了自己的东西。

以上四法不同程度地降低了学生作文的难度和坡度,有效解决了作文“无话可说”和“有话说不出”的尴尬,增强了学生作文的信心,培养了学生作文的兴趣,是小学生初学作文的四把钥匙。当然,这四法并不是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它们的局限性也是显而易见的,如对学生观察力的培养、获取生活素材能力的培养等等都被淡化了。要想让学生真正达到自能作文水平,还需引导学生投入到无限的社会生活实践中去获取写作源泉,并依纲靠本,根据课标要求,结合每单元的语文园地中的习作任务,多层次、全方位、灵活地进行有效训练。

参考文献:

叶存玲.小学语文教学原理与方法[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7.

猜你喜欢

范文古诗习作
范文引路 习得方法
“拟古诗”之我见
品读古诗
品读古诗
品读古诗
春色几许(简谱)
高考模拟题精选之书面表达题参考范文
习作展示
范文作品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