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批判性历史思维”的培养

2018-01-31赵婧��

考试周刊 2017年87期
关键词:案例历史教学

赵婧��

摘要: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深化,批判性历史思维在历史教学和历史考试中有了越来越多的印证。各类历史考试,甚至是高考题中大量引用新材料,要求学生根据材料总结结论,很多结论的表述和教科书有很大不同,甚至几近相反。这对学生分析、理解、归纳材料的能力,以及批判性思维的技能有很高的要求。若从思维之建构来看,批判性历史思维的提出,不是单一的应用批判性思维,而是立足思维本身的结构以及来源,反思不同思维范畴的内在特点,进而理清与展现新的思维方式的认识过程。从这个角度上说,批判性历史思维是批判性思维与历史思维结合的产物。

关键词:历史;教学;案例

[案例描述]

在给高三文科班学生复习《新文化运动》(人教版必修三)这一知识点时,当讲到新文化运动的内容时,根据课本叙述“新文化运动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有人甚至提出‘打倒孔家店的口号。有学生突出疑问,“‘打倒孔家店就是打倒孔子吗?”我一时语塞,这个问题过去在课堂上从未有学生提过,我在备课时也未深究,因此不敢贸然回答,于是作为探究题留给学生课后讨论思考。我也趁此机会赶紧查阅资料,希望可以解决我和学生的疑惑。

[案例分析]

一、 “打倒孔家店”等同于打倒孔子吗?

很长时间以来以来,人们一直有这样一个感觉,认为“打倒孔家店”是新文化运动时期就盛行的口号,但现在看来事实并非如此。北京大学教授王东在他的《五四精神新论》一书中提出这样一个观点,认为不论是蔡元培、陈独秀、胡适,甚至包括思想最激进的钱玄同,都没有直接提出过“打倒孔家店”的口号。只有胡适在1921年给《吴虞文录》作序中首次提出“打孔家店”。具体是在什么时候,“打孔家店”演变成了“打倒孔家店”?此事不好考证。王东教授认为,把“打倒孔家店”看作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纲领性口号,是一种夸大和误解。新中国成立之后,因为政治需要,陈伯达将“打倒孔家店”说法进一步的传播,“打孔家店”与“打倒孔家店”虽只有一字之差,含义却大不相同。“打”的性质侧重于批判,“打倒”就是全盘否定了。为了进一步印证王东教授的观点,我又进一步查阅了资料,发现新文化运动时期新知识分子对孔子及孔教的批判起源于1916年9月20日,康有为发表《致总统总理书》,主张将孔教立为国教,并编入民国宪法。此后,陈独秀相继发表《驳康有为致总统总理书》《宪法与孔教》《孔子之道与现代生活》,在文章中,陈独秀提出要废除儒学中不合时宜的东西,但并未提出要打倒孔子。李大钊也在《自然伦理观与孔子》一文中指出“余之抨击孔子,非抨击孔子之本身,乃抨击孔子为历代君主所雕塑之偶象的权威也;非抨击孔子,乃抨击专制政治之灵魂也。”可见,陈独秀、李大钊等人攻击的实际上是变形变质了的孔夫子。

对比时下人们对孔子及其儒家经典的热捧,使我们不得不思考我们究竟应该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儒学。有人说“孔子是最可怜的人,今天需要你的时候,把你捧为偶像,不需要你的时候,把你踩在脚下。一切均以现时利益为转移”。因此,我想,对于孔子及儒学,无论是冷读或热炒,我们应首先把它当做一个丰富、复杂的巨大思想存在,充分尊重,认真研究。

既然我们理清了“打倒孔家店”并不等同打倒孔子,这也就引出了我的第二个疑惑:

二、 新文化运动对传统文化是全盘否定吗?

在课堂上,我引用了两段材料,一段摘自于胡适《我们对于西方近代文明的态度》,“西洋近代文明能够满足人类心灵上的要求的程度,远非东洋旧文明所能梦见。”另一段摘自于《鲁迅文集》,“我看中国书时,总觉得就沉静下去,与实人生离开;读外国书但除了印度时,往往就与人生接触,想做点事。中国书虽有劝人入世的话,也多是僵硬的乐观;外国书即使是颓唐和厌世的,但却是活人的颓唐和厌世。我以为要少或者竟不看中国书,多看外国书。”

由此,引导学生总结出新文化运动时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是“全盘否定”。事实真的是这样吗?课后我进一步查阅了资料,胡适本人曾被视为“全盘西化论”者,其实并不然。从他的著作中看到,他对孔子和朱熹都怀有敬意。他赞许孔子进取的人生态度,“孔家店”这个词汇虽是胡适创造出来的,但深受西方文化熏陶的他并没有全盘否定中国文化。对于“五四”新文化运动客观出现过的某些“偏激”情况,需做具体分析。1962年2月24日,胡适先生在台北逝世,蒋介石送给他的挽联是“新文化中旧道德的楷模,旧伦理中新思想的师表”。这实在是对他入木三分的写照。又如当时对旧文化作激烈批判的另一位顶尖人物钱玄同,他对中国以汉字为载体的传统文化确实持全面批判的态度,甚至一度主张废除汉字。但他仍然主要反对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对其中的某些优秀成分,特别是历史价值,他是多有肯定的。他坚决反对学术、文化领域的专制主义,而十分向往中国古人所幻想的“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的宽阔而自由的世界。

长期以来我们附加在新文化运动身上的政治意义越来越重。历史学的魅力在于追求真实,尽可能的还原本来面目。因此我们在历史教学中要求真求实,尽量为学生呈现真实的历史,让他们在真实的历史情境中激活思维,追求真善美。

[案例反思]

《考试大纲》中明确命题思路“不拘泥于教科书,运用新材料,创设新情境,古今贯通,中外关联,把握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因此,训练学生的批判性历史思维在日常教学中就显得十分重要。如何才能帮助学生提高批判性歷史思维能力呢?

一、 教师应多读书,夯实基本功。鼓励学生发挥批判性思维,教师应该也具有相当的思维素质。怎么才能具有呢?最好的方法,多读书,读好书,比如《全球通史》《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这类的经典书籍。此外还要多读和历史教学相关的杂志,《历史教学》《中学历史教学参考》,多掌握一些新发现的史料和历史研究的新成果。只有教师具备了扎实的专业功底和一定的批判性思维的能力,才能在课堂上游刃有余,真正实现教学相长。

二、 鼓励学生的质疑。我们经常因为考纲的束缚,对于那些不做考试要求的,往往就不讲或者是少讲。因为课时的限制,对于学生的质疑,草草带过,最后就不了了之了。殊不知,这些对于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结构,训练他们的批判性历史思维,提高他们的人文素养,都有不利的。因此,我们要积极鼓励学生的质疑。对于一时无法解决的疑问,我们要多鼓励学生自己多动手查资料。我想,这些对提高他们批判性历史思维能力都是有帮助的。

傅斯年先生曾说“历史学就是史料学”虽有些偏激,但不失其合理性。起码,我们从中认识到,历史结论是建立在大量的史料的基础上。历史学的魅力在于其真实性。在追寻真实的路上,我们能做的,要做的还有很多很多。这其中的,不盲从,不人云亦云,具备一定的批判性历史思维就显得越来越重要了。因此,我们在历史教学中应该尽量为学生呈现真实的内容,让他们在真实的历史情境中激活思维,提升能力。

作者简介:赵婧,江苏省南京市,南京临江高级中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案例历史教学
案例4 奔跑吧,少年!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随机变量分布及统计案例拔高卷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发生在你我身边的那些治超案例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新历史
一个模拟案例引发的多重思考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