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春节和俄罗斯新年的文化对比

2018-01-31李芳慧

青年文学家 2018年3期
关键词:春节比较中国

摘 要:中国的春节和俄罗斯的新年都是备受本国人民喜爱的节日。随着时代的进步,中俄两国的节日都得到了继承和发展。本文通过对春节和新年的起源,风俗习惯等方面进行比较,有助于我们深入的了解中俄两国节日文化的相似与差异,同时促进中俄两国人民更好地进行交流。

关键词:中国;俄罗斯;春节;新年;文化;比较

作者简介:李芳慧(1994-),女,吉林省人,内蒙古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2016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俄语语言文学。

[中图分类号]:G1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03--01

节日是民族文化的一部分,传统节日是对一个国家的文化和民族思想的最好表达。中俄两国的传统节日文化有着各自的特色和丰富内容,表达形式也多种多样。下面将对中国春节和俄罗斯新年,这两个节日进行比较:

一、中国春节和俄罗斯新年的来源比较

春节,俗称新年,是中华民族历史最为悠久、内涵最为丰富,庆贺最为隆重的传统节日。中国人过春节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

探寻中国春节的源头,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一年一度的“腊祭”。这是源自殷商时期的祭祀活动,主要内容是在岁末年初之际人们用野外狩猎得到的禽兽为祭品来祭祀众神和祖先,感谢他们在过去的一年中庇护了百姓,祈求接下来一年仍能够得到他们的庇护。这后来这种活动年复一年,得到了不断的发展。真正将我们现在农历的新年命名为春节,是在辛亥革命以后。湖北军政府为了采用国际公历纪元,宣布以阳历1月1日为新年,对过去沿用的农历的新年,则改称春节,以便于区分。

俄罗斯的新年是一年中第一个也是最隆重的节日。这一节日最早是从古罗马传入到古斯拉夫的土地上的,在罗斯时期,俄国的新年定在每年俄历的3月1日,届时会举办隆重的祭祀太阳的仪式。1349年,俄罗斯受拜占庭的影响,把新年改到俄历9月1日。到了彼得一世执政,由于彼得一世崇尚欧洲的先进文化,于是,在1699年,彼得一世下令,将按照欧洲的习惯,改新年为俄历1月1日。十月革命后,苏联采用了国际通用日历法,将公历1月1日定为新年。1930年,苏联政府将新年正式定为全国性节日。

由此可见,这两个节日都是源于人类的祭祀活动。

二、中国春节和俄罗斯新年的内容比较

在现代,人们把春节定于农历正月初一,但一般至少要到正月十五(元宵节),新年才算结束,在民间,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关于春节有许许多多的民间习俗。

古往今来,抒写春节的佳作不胜枚举,宋代诗人王安石的诗《元日》将春节最重要的风俗记录了下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放爆竹”——中国民间有“开门爆竹”一说。除夕之夜放爆竹也是一个重大习俗。即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哗哗叭叭的爆竹声除旧迎新。在今天,燃放爆竹已经成为一种欢乐的象征。

“饮屠苏”——现在则转化为,亲友的团聚酒宴。

“贴桃符”——则演变成春联。每逢春节,家家户户都要张贴红色的春联于门上,与此同时,还要在门上贴上大大的“福”字。春节贴“福”字。

这些我国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给千家万户增添了许多欢乐喜庆的气氛。追根溯源,这些习俗在古时候都是为了驱邪避疫。

除夕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动之一。除夕之夜,大家终夜不眠,以待天明,即为守岁。守岁,象征着把一切邪瘟病疫驱走,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新年伊始,人们都早早起来,穿上最漂亮的衣服,出门去走亲访友,相互拜年。关于食物,饺子和元宵是中国人民非常喜爱的春节传统食物,北方人吃饺子,“饺”字与交子时刻的“交”字谐音,表示辞旧迎新。南方人吃汤圆,象征着合家团圆,万事如意。人们无论离家多远多远,在这一天都会从各地赶回家中,与家人团聚。如今这一节日已经成为联系家人情感的纽带。正因为春节的这些特质,确定了它在中国人生活中的第一大节日的必然地位。

新年也是俄罗斯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俄罗斯人过新年,同中国人过春节一样隆重,假期规定从12月31日至1月3日。节日前夕,公共场所、街道和商店等会布置一新;在城市的主要街道和大广场上耸立着高大漂亮的新年枞树。俄罗斯人过新年,最具特色是“新年枞树”。塔形的枞树象征着生命常青。人们往往要在新年枞树上挂满彩带、彩灯和礼物。在新年,俄罗斯人最喜欢喝的饮品是香槟。按照习俗,在午夜12点,新年钟声敲响之际。大家围在餐桌前,举起香槟,齐声高呼乌拉(ура !),互道“新年快乐!”(С новым годом !),节日的气氛随之进入高潮。在莫斯科的克里姆林宫里就除夕夜通常还要举行大型的化装舞会。大厅中央摆放着十几米高的新年树,上千人围着彩树跳起欢快的轮舞。

中俄传统节日的基本内容是相同的,人们在传统节日里阖家团圆。只是在一些节日的习俗上有所不同。

三、总结

中国的春节和俄罗斯的新年,它们作为两个民族文化的载体,促进着本民族文化的传承,沟通着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因此,深入了解两国的节日文化,对中俄两国的交流,起着极大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陈国亭. 《俄罗斯国情阅读文萃》[M]. 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5.

[2]马福珍. 《俄罗斯国情与文化》[M]. 哈尔濱工业大学出版社,2005.

[3]郑伟明. 中俄传统节日的文化对比[D]. 四川外国语大学,2011.

[4]郑一民, 武晔卿. 《春节》[M]. 河北教育出版社,2006.endprint

猜你喜欢

春节比较中国
我在国外过“春节”
同曲异调共流芳
中日足球后备人才培养体系比较
张爱玲的《金锁记》与居斯塔夫?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比较研究
托福听力指南:如何搞定“比较”和“递进”结构的讲座题
肯尼·格雷特,爵士的“中国”调子
中国年味,世界好味
央视“春晚”对新年俗文化的呈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