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改良固定方法应用在经外周静脉穿刺的PICC导管护理中的作用

2018-01-31张海风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8年51期
关键词:塑型薄膜导管

张海风

(江苏省中医院,江苏 南京 210029)

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的深静脉即PICC导管是血液科化疗进行必须用到的手段,通过实施PICC置管,完成静脉通路的建立,可以将刺激性强、浓度高的药物经深静脉PICC导管输注入体内, PICC导管进行规范维护,一般能够在人体中留置1年[1]。不过正是由于长时间留置,所以会有多种不良反应出现,影响患者安全,因此做好深静脉导管护理的干预非常重要。本研究具体分析改良固定方法应用在深静脉PICC导管护置管护理中的效果。

1 资料及方法

1.1 基础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7年1月本院血液科接受深静脉PICC置管患者94例,依据导管固定方式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47例。观察组包括27例男以及20例女,年龄平均(55.28±5.36)岁;对照组包括25例男以及22例女,年龄平均(55.59±5.14)岁。2组各项基本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

1.2 方法

选择一次性无菌中心静脉导管包以及相应附件包,由具有PICC导管置管资质的专科护士依据规范完成PICC导管置管。观察组和对照组应用相同的换药方法、以及维护导管方法。

对照组选择传统方法进行固定,保证3M敷料中点与穿刺点对准实施无张力固定粘连,贴膜时将整个薄膜抚平,将薄膜下的空气排除。然后在3M敷料边缘与外露导管位置把2.5×10 cm大小的3M胶布于皮肤上进行加压固定。

观察组选择改良方法进行固定,先应用无张力粘贴管道塑型法,把3M敷料中点和穿刺点对准进行无张力垂放,同时顺着周径从导管上方对贴塑型,接着一边将薄膜边框撕掉,一边进行按压,将薄膜下的空气去除,确保3M敷料在皮肤上牢固固定。然后把5*10cm大小的3M胶布剪成丁字形,横向剪开2个4cm,纵向剪开2cm分胶布为3个部分。接着继续利用高举平台法,保持胶布和深静脉导管垂直横向放置,把剪开的胶布一部分中线和深静脉导管对准,于3M敷料和外露导管位置粘贴,从导管上方顺着周径对贴0.5cm左右塑型,接着于皮肤上将两端进行蝶形固定,将胶布抚平,确保导管于皮肤上悬空,不要和皮肤直接接触。最后将剪开的另外两部分胶布相应把深静脉导管主管、侧管的尾端通过翼型在左右两边固定。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感染、薄膜松脱、导管脱出各类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两组敷料更换时间。

1.4 统计方法

2 结 果

观察组敷料更换平均间隔时间为(5.82±1.10)天,对照组敷料更换平均间隔时间为(3.12±1.06)天;观察组出现导管脱出患者有1例,出现薄膜松脱患者有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38%;对照组出现导管脱出患者有3例,出现薄膜松脱患者有5例,出现感染患者有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1.28%,两组敷料更换时间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均有明显差异,P<0.05。

3 讨 论

改良后的固定方法中应用的无张力黏贴导管塑型法使得薄膜与管道、皮肤能够更密封的结合,能够更彻底封闭穿刺部位,可以减少由于敷料不服帖存在的残留空气,减少敷料松动出现率。通过结合高举平台法进行固定,保证深静脉PICC置管的尾端可以在胶布上牢固固定,而胶布又在皮肤上牢固固定,能够避免出现由于输液接头等管道牵拉深静脉导管导致的导管脱出、薄膜松脱,有助于穿刺口渗血的可能性下降[2]。通过改良方法进行深静脉PICC置管的固定,不仅稳固性好,而且美观度高,不会有粘贴多条胶布表现,并且敷料更换的间隔时间也有所延长,护理人员的工作量明显减少,有更多时间开展其他护理服务,有助于提升护理质量。

本研究观察组通过改良固定方案的应用,患者敷料平均更换间隔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另外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38%,明显低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1.28%,P<0.05,证实改良固定方法能够更便于进行深静脉导管的护理,提升置管的安全性。

综上所述,在深静脉PICC置管护理中改良固定方法的应用可以减少敷料更换工作量,同时有助于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猜你喜欢

塑型薄膜导管
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 complicated by rhabdomyolysis: A clinical analysis of 11 cases
Optical and Electrical Properties of Organic Semiconductor Thin Films for Optoelectronic Devices
潜心·凝神·塑型
多角度浅析剧院对城市文化的影响
盒子鱼的制作
介绍1种PICC导管带管沐浴的方法
产前超声诊断胎儿静脉导管缺如2例
PBAT/PLA薄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EHA/PE复合薄膜的力学性能和阻透性能
无色透明聚酰亚胺薄膜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