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儿科静脉留置针使用的护理体会

2018-01-31吴光霞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8年51期
关键词:输液导管护士

吴光霞

(贵州省人民医院,贵州 贵阳 550001)

静脉留置针也被称作为套管针,是既头皮针的应用之后,新出现的替换产品。静脉留置针相比头皮针而言,具有很多的优势,例如血管穿刺次数降低,减少血管的刺激性,同时也减少了液体往外渗漏和针脱出血管的可能性。众所周知,儿童对于打针都具有恐惧心理,静脉留置针的应用能够很好的缓解儿童对于打针方面的压力,面对急救儿童患者能够随时进行输液治疗,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减轻护士的心理负担与护士的工作量,治疗的费用也能相应被降低,既有利于医院方面的工作人员,也有利于儿童与家长,于是,静脉留置针自然而然地被应用广泛。静脉留置针的出现,给儿童的输液治疗提供了非常便利的条件,以致于被诸多医院作为临床输液治疗的重要手段。本文就我院儿科的1000例患儿的静脉留置针使用情况,浅析静脉留置针在临床中的应用及护理体会[1]。

1 留置针的常见并发症及预防

1.1 导管堵塞

在输液治疗过程中导管阻塞是静脉留置针最常见的并发症,是常困扰护士和患儿的主要问题。其原因有:(1)血液返流:封管时,操作不正确,或者,封管之后,儿童不停的活动,有部分肢体承受的压力增强,进而引起血液的倒流甚至昏迷;儿童的情绪不稳定时或者抽搐都会导致血液的倒流。(2)静脉营养输液后导管冲洗不彻底。(3)封液管对于量的把握不够,推注速度过快或过慢。(4)心肺功能不全者。(5)凝血机制异常等[2]。

为了预防导管堵塞并发症的发生,护理过程中关键是正压封管即:将肝素盐水2-3ml,缓慢推注1.5ml后边推边注入,在退出的时候,要一直让针管内处于正压的状态。其次,要确保对导管冲洗干净。心肺功能不全的患者,对计量一定要精准把控,对注入时间也要准确把握。将总入液量在24h内均匀输入,在封管时要求动作要慢,务必以边推边进针的方法拔出注射器针头。对于情绪异常激动的患儿,要结合具体情况适时注入镇静剂,对于计量也要精准把控。对于凝血机制异常的患者,应尽量避免使用静脉留置针。

1.2 液体外渗

在临床护理的时候,引起液体外渗的情况有很多,例如对血管的位置选择不佳,针头推进的时候角度不对,针头推入后固定时不稳固,患儿情绪激动四处乱动等等。

护士要注重自身职业素质的提升,除了基本功的训练,还应该多多注重对于导管的固定,穿刺部位的护理。首先,护理人员在操作前可以做好患儿的心理护理,防止患儿在临床操作中发生躁动不安、紧张、恐惧感。使患儿积极主动的配合治疗。第二,选择恰当的血管穿刺。穿刺时,要选择粗直、长度适宜留置针的血管,通常选择四肢浅表静脉,如足背静脉网、大隐静脉、前臂贵要静脉、颈外浅静脉。为了患儿的日常生活不受影响,一般情况下,不选择手背静脉。烧伤破损、感染皮肤处避免穿刺,瘫痪儿童应选择健侧肢体血管。第三,妥善固定导管。在选择透明胶贴固定时,一定要与留置针的规格一致,确保针尖稳固,不产生扭曲与折叠的情况。第四,对穿刺的部位要多多观察。如发现有液体外渗,应立刻拔针换留置管。

1.3 静脉炎

患儿常见症状是在穿刺部位,会产生血管红、肿、热、痛,触诊时静脉如绳索般,病情比较严重的患儿在针眼的位置可挤出脓性分泌物,也有可能导致发热的症状出现。这种并发症症状严重,应注意在临床使用留置针过程中避免发生。

操作静脉留置针时,要严格遵循无菌化原则,确保每个环节的无菌操作。在操作过程中,从血管远端开始操作。对于营养不良的患者,要多多注重患者的营养方面的补充。在输入对血管刺激性较强的药物时,需要及时用生理盐水来对针管进行冲洗,避免静脉炎的产生[3]。

1.4 皮下血肿

穿刺及置管不能熟练有效地进行操作,技巧方面也不到位,动作的掌握不够稳固等,这些情形都会导致失误,致使留置针穿破血管壁,从而导致皮下血肿,疼痛等这些症状的产生。

这种情况在技巧不是熟练的护士身上时有发生,所以,要避免发生皮下血肿,护士在对患儿穿刺之前多练习穿刺,在实际操作时要做到动作轻巧、稳、准,时间短以减轻患儿痛苦,提高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以减少皮下血肿的发生。

2 并发症的处理与护理

2.1 做好病人教育

为了加强患者的健康教育,可以采用书面和口头方式进行教学。 在放置导管之前,护士应告知儿童及其家属静脉留置针的目的和意义,并让他们了解静脉留置针的护理知识,常见并发症和预防方法,以避免导管过度活动。 对于长期输液的患者,指导其加强对血管的保护。

2.2 观察局部反应

在治疗儿童期间,护士应密切注意液体渗出,肿胀和静脉炎症的观察。 一旦发现这四种并发症的症状,应立即拔管。 为了促进血液循环,恢复血管弹性,减轻儿童疼痛,根据情况及时给予治疗。

2.3 置管期间护理

在置管期间,应加强生命体征的监测。做好对穿刺部位的经常消毒护理,避免感染。连续输液者,应每日更好输液器一次。注意留置针是否堵塞。对于要定量输液的患者,要密切监测其每小时的输注量,以防心肺功能不全患者的循环负荷过重。

2.4 加强患儿心理护理

对于首次使用静脉留置针的患儿,在使用前,应减轻其紧张情绪及恐惧感,输液肢体位置勿过低,穿刺前嘱咐患儿穿宽松的衣服,以避免局部血流回流不畅。封管后穿刺肢体避免过度受压,防止导管阻塞。

2.5 并发症处理

①如果皮肤瘙痒,可以小心地撕下透明的敷贴,用75%的酒精擦拭瘙痒症,然后使用透明的敷贴来固定它,从而延长保留时间。②如果眼睛发红,疼痛应该立即拔出针头,并用75%的硫酸镁敷在疼痛的地方。③如果伤口感染化脓,且患者体内抵抗力低,局部消毒不严,应立即拔针,用碘伏消毒,防止脓肿扩张。④输液过程中患者应适当保护留置针,活动幅度不宜过大,易怒患者应适当固定。。⑤输液完毕时向肝素帽内注入3-5ml肝素液封管,先缓慢推注2-5ml封管液,剩0.5-1ml后,边退针边推药液,确保正压封管[4]。

3 讨 论

3.1 静脉留置针的留置时间

在这次临床调查中,1000例患儿留置成功(留置时间>=1d)的有985例,成功率为98.5%,留置时间平均为3d,留置时间最长的可达5d。临床发现,静脉留置针在血管内留置时间一般以(3士2)d为宜。(3士2)d的患儿发生并发症的概率在所有留置时间段内最低。随着时间的延长,套管针因机械损伤血管壁可形成血栓等不良反应。所以,临床上,使用静脉留置针时间,应控制在(3士2)d范围内。有报道套管针可留置3-5d,在无静脉炎发生时,留置5d是完全可行的;但有报道套管针留置4天内静脉炎发生率为0,建议将4天作为常规留置时间。

3.2 因穿刺水平导致留置失败

在这次试验中,因穿刺水平导致的留置失败,还有5例,占失败原因的33.3%。这个原因本可以避免,所以,在临床操作中,护士要在平时练习中加强锻炼,让在对病人进行操作时的失败率降至最低[5]。

3.3 体会

儿科抢救患儿最有效与最重要的措施是尽快建立儿童静脉通道,以确保药物的输入,这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留置针易操作,使用方便,易于患者和护理人员接受。可随时给药,对于危重患儿的抢救具有重大意义。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输液导管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 complicated by rhabdomyolysis: A clinical analysis of 11 cases
六合丹防治输液性静脉炎的Meta分析
输液时短细管中为什么没有药液流出
介绍1种PICC导管带管沐浴的方法
产前超声诊断胎儿静脉导管缺如2例
颈枕输液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