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播编辑心理与听众心理吻合的分析

2018-01-30谭锦

记者摇篮 2018年1期
关键词:听众心理

谭锦

【摘 要】为确保广播质量与效率,应不断提高广播编辑水平,要求编辑心理和听众心理做到密切吻合,充分凸显以听众为本的理念,从而呈现出更受听众喜爱的广播节目,大幅提高广播节目的影响力。对此,本文就广播编辑心理与听众心理吻合展开分析与研究。

【关键词】广播编辑 心理 听众 吻合

与一般媒介不同,广播主要以声音为重要载体,因此,具有快速、稍纵即逝、不留痕迹的特点。广播活动的开展,其核心价值在于借助声音元素来吸引听众的注意力,及时把听众吸引到声音环境之中。新时期,若想让广播编辑心理和听众心理做到彼此吻合,应从心理上产生一定的情感共鸣,从而达到理想的广播传播目标。

一、听众心理需求性分析

1.积极心理。就目前广播听众的心理表现来看,了解到听众的心理主要可划分为积极心理与消极心理表现两种。在积极心理层面,听众心理需求主要涉及到多个层面:其一,求新心理。听众在收听广播内容时,有强烈的猎奇求新心理。因此,应做到广播形式、广播内容的创新性,若广播内容别具特色,就可满足听众求新心理。其二,求快、求短心理。和一般传播媒介不同,广播在信息传递上对时间与速度的要求高,其占据着时间与速度优势,听众可借助广播内容来获取自身想要了解的内容,从而满足听众的实际心理需求。其三,求知与求实心理。通常来讲,听众会通过广播媒体来获取真实的、具体的生活新闻,主要追逐生活中的真人真事,在一定程度上能增强听众的生活感悟。

2.消极心理。在广播媒体信息传播过程中,听众极易产生消极心理需求。若听众存在着不信任的心理,若广播信息过度夸张或真实性不强,会增加听众的不信任心理。再如,部分广播节目时间过长或没有特色,再加之安排不科学、音响效果不佳,就会让听众产生消极心理。在此种情况下,听众会心生倦怠,久而久之,整个节目的吸引力会下降。

二、提高广播编辑综合素质的主要举措

1.广播编辑心理需求分析。①全面掌握听众需求。对于广播媒体而言,节目播出后是否成功主要在于听众。而今,听众在接收系列信息时,会借助多元化渠道来获取,且要求广播编辑要重视自身心理和听众心理的相互吻合。对此,编辑应全面了解听众的需求动向,选择合适的播出时间段与广播内容,能防止受众发生系列的严峻心理。在内容形式上,编辑在收集广播信息與内容时,为避免发生情况雷同,尽力使广播内容变得更具特色、更为鲜活。尽管编辑人员已经具备足够的听众需求意识,但是很难兼顾到每个听众的心理需求。在此种情况下,编辑必须要打造更具特色、个性化的节目,根据听众类型来选择广播内容,防止广播内容被埋没在大众广播之中。因此,结合听众的具体要求确定广播节目的时间,在清晨阶段,应选择晨间天气预报、交通路况等内容;在午间阶段,听众心理会比较放松,可选择多元化新闻内容,还要融入一些音乐元素;在晚间阶段,应丰富广播内容,加入谈心类、谈话类节目,能为人们茶余饭后提供讨论话题。

②选题要做到亲民化。对于广播节目而言,听众反应是衡量广播节目呈现质量的重要标准之一。在此种情况下,应做到以听众为主,要求广播节目要具备足够的亲民度。编辑在选材时,要求题材要具备亲和力、亲民性的特点,确保题材要深入民心,贴近听众的实际生活,能借助节目来传递听众的心声,从而提高广播节目的关注度。从听众心理情况来看,在选题时,最好选择时下备受关注的就业形势、生活趣味、民生趣事、创业内容等,更好地满足听众的心理需求。新时期,媒体竞争变得日益激烈,若想增强广播节目的影响力与关注度,应从广播节目内容上着手,强调节目内容选题的规范性与亲民性,了解哪类选题更适合听众的需求,从而让广播编辑心理和听众心理产生共鸣,才能提高广播节目的影响力。为全面了解听众的心理需求,应采取问卷调查、街头采访方式来调查听众的需求类型,对各项问题进行总结,这是制作出好节目的前提。

2.提高广播编辑综合素质。①增强职业道德观。作为一名编辑人员,应意识到自身所存在的职业价值,根据自身职业类型了解职业道德观。为确保广播媒体的规范化运行,呈现高质量的广播节目,编辑人员应树立更为规范的职业道德观与事业观,积极开展思想道德教育,要求编辑人员应保持正直而规范化的作风,及时传播真理,充分发挥广播媒体的价值和作用。

②要具备扎实而可靠的专业技能。为实现对广播节目质量的管控,要求编辑人员具备扎实而深厚的功底,具有良好的职业技能,特别是在选题过程中,编辑人员必须要掌握娴熟的写作能力、话题敏感度与表现技法等。因此,编辑需要深入而广泛地学习专业知识,一旦广播稿件存在瑕疵或错误,能立即发现并更正,在处理上做到有的放矢,避免重大风险的发生。

③提高学术修养与专业素养。作为一名广播编辑人员,应全面把握专业发展规律与实际运行趋势。编辑人员要具备节目结构与广播学知识,还要熟练掌握音效与音响,才能让整个节目衔接得更为顺畅。从广播角度出发,其消费对象与主体为听众,其信息传播介质为声音,主要是借助声音来吸引听众注意力,在此种情况下,广播编辑应全面了解受众需求,尊重受众基本意愿,从而满足听众心理诉求,在俗和雅中达到平衡,适合不同文化层次人群的心理需求。

结束语

综上所述,为满足听众对广播媒体的实际需求,应重视对听众心理需求的全面性分析,从而在根本上提高广播信息质量,实现广播媒体的可持续发展。在实际的广播编辑工作之中,要全面了解听众的心理表现;编辑心理要与听众心理做到吻合;全面把握听众的心理需求动向。努力做到让广播节目变得更为亲民。与此同时,应不断提高广播编辑的综合素质,增强职业道德观、锻炼扎实而可靠的专业技能、提高学术修养与专业素养,从而制作出质量高的节目,扩大广播媒体的影响力,提升广播媒体在同行业中的竞争力。

(作者单位:锦州广播电视台)

【参考文献】

[1]黄墨雨. 新环境下广播编辑心理与听众心理吻合的分析[J]. 采写编,2017,(03):72-73;[2]陈津津. 广播编辑心理与听众心理吻合研究[J]. 视听,2016,(06):47-48;[3]万丽华. 广播编辑心理与听众心理吻合分析[J]. 科技传播,2015,7(20):177+171;[4]熊秀颖. 广播编辑心理与听众心理吻合分析[J]. 新闻传播,2013,(10):139+141.endprint

猜你喜欢

听众心理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让听众“秒睡”的有声书
心理感受
好太太都是好听众
心理小测试
老年听众需要电台长篇连播
学会倾听(一):做哪一种听众
《唯一的听众》情感教学法
让心理描写点亮全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