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冀北龙头山矿区地球化学特征研究及远景分析

2018-01-30苏振华

世界有色金属 2018年20期
关键词:预查内蒙矿床

苏振华,

(1.华北理工大学,河北 唐山 063000;2.河北省地矿局第七地质大队,河北 廊坊 065201)

1 区域地质背景

研究区位于Ⅰ级大地构造单元内蒙-大兴安岭褶皱系与华北地台分界线康保-围场大断裂北侧的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北部,属于内蒙华力西晚期褶皱带多伦复背斜棋盘山中凹陷,是内蒙-大兴安岭成矿省中的大兴安岭段晚古生代-中生代铁、锡、铜、金、银、铝、锌等矿床成矿带的最南端。

1.1 地层

区内地层出露以中、新生界地层为主,局部可见少量太古界及古生界地层发育。

(1)太古界地层。区内太古界地层仅有单塔子群南店子组,集中分布于龙头山乡五号-七号村以南-道坝子乡地咕噜沟一带,岩性主要为黑云斜长片麻岩、黑云角闪斜长片麻岩夹斜长角闪岩、磁铁石英岩或大理岩等。

(12)泥盆-石炭系。区内只有少量分布,集中分布于朝阳湾乡大光顶子一带,地层角度不整合与太古界角闪斜长片麻岩之上,顶部与二叠系蚀变安山岩成断层接触。

(3)二叠系。零星分布于铁匠沟、水泉沟及小锥子山—康家沟一带,为一套滨海-中性火山岩-滨海相岩石组合,普遍受弱区域变质作用影响。

(4)侏罗系。侏罗系地层出露广泛,主要为上侏罗统张家口组,进一步可划分为半截川熔岩段、甘沟门红色砂砾岩段、五道川火山碎屑岩段。

(5)白垩系。区内仅有下白垩统出现,角度不整合或平行不整合于侏罗统之上,顶部被第三系玄武岩角度不整合覆盖;为一套中性为主的火山-沉积地层,主要分布于北部和西部。

1.2 构造

华力西运动和燕山运动基本决定了区域的基本构造格架。由于康保-赤峰I级大断裂从该区域通过,断裂以北为内蒙-兴安华力西褶皱带多伦复背斜东南翼,以南为中朝准地台内蒙地轴内。

1.3 岩浆岩

区内火山活动强烈,岩石类型复杂,时代以中新生代为主,岩性以安山岩、玄武岩为主;区内侵入岩、次火山岩不太发育,除个别大岩体外其余均规模较小,多为稀散的脉岩。

侵入岩

(1)太古-元古代侵入岩(γ1-2)。为区内最早一次侵入岩,分布于朝阳湾一带南部,侵入于太古代南店子组角闪斜长片麻岩中,岩体边缘矿物颗粒变细,并见有角闪斜长片麻岩的补掳体;该岩体为灰黄-浅肉红色中粗粒花岗岩,普遍见矿物定向排列呈似片麻状构造。

(2)古元古代花岗岩(γ43)。分布于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龙头山乡大字村一带;位于康保-围场断裂带内,在幅内呈东西向展布,长约6Km,称为大字五号岩体,为华力西期碎裂花岗岩;由于受断裂影响,岩石破碎严重,矿物重结晶定向拉长,出现似片麻状构造,蚀变强烈。

(3)中生代侵入岩(γ52)。该时代岩浆活动强烈,岩体规模大、分布广;主要岩性包括:由中细粒二长花岗岩()出露面积小,岩体北缘围绕安山岩内有星点状黄铁矿化,同时岩体本身付矿物中磁铁矿含量高;花岗斑岩()分布面积小,主要有五道川、小河子和大南岔等三个岩体组成,侵入于大北沟组一段的凝灰质砂岩和张家口组三段流纹质凝灰熔岩中。

1.4 区域矿产

工作区位于内蒙-大兴安岭成矿省中的大兴安岭段晚古生代-中生代铁、锡、铜、金、银、铝、锌等矿床成矿带的最南端,在我省境内仅发现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的满汉土-小扣花营银多金属矿床和义兴号-三家金矿床。

小扣花营矿床银矿床属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棋盘山乡管辖,矿体分布于侏罗系张家口组二、三段的晶屑凝灰岩及含角砾凝灰岩中,严格受N30°~45°W方向构造破碎带控制,矿体主要赋存在构造带内,与地层关系不明显。该矿床主要由三个主矿体组成,在主矿体旁侧有少量小矿脉。

2 地球化学特征

预查区内主要有三处异常带:一是五号村至大字村北侧东西走向异常带,由东西向硅化蚀变带引起,异常浓集中心在异常带东侧,水系综合异常编号为H-1-丙、H-2-乙、H-3-乙、H-4-乙、H-5-乙,岩石综合异常编号为E-1-乙、E-2-乙、E-3-乙、E-4-丙、E-5-乙、E-6-乙、E-7-丙、E-8-乙;二是预查区西侧十三号村北侧异常带,该处基岩出露良好,北东向破碎带可能含有硫化物,故该处异常面积大,元素多,浓集中心明显,水系综合异常编号为H-6-乙,岩石综合异常编号为E-9-乙、E-11-乙、E-12-乙;三是预查区东侧,吕家营子东南侧异常带,可能由东西向的韧性剪切引起,水系综合异常编号为H-12-乙,岩石综合异常编号为E-18-乙。

3 成矿远景及找矿方向

本次预查工作实现了在冀北地区内蒙褶皱带火山岩中寻找热液脉型银多金属矿床的可能性,为我省地质找矿工作提供了新的思路,结合地表工程揭露,在地表发现银多金属矿体,深部可能有突破性发现。Ⅰ号成矿远景区:Ⅰ号矿体受康保—围场大断裂南部的次级断裂F3控制;围岩为燕山期安山岩及老基底的花岗闪长岩,成矿对围岩无选择性;已发现银矿体呈矿体整体呈较规则的脉状体产出;形态复杂,膨胀、收缩相间出现,呈连续或断续透镜状体;但产状稳定,整体走向呈290°,倾向194°~215°,倾角57°~71°。Ⅳ号远景区:该区主要石英二长岩与二长花岗岩接触位置,成矿条件优越。化探异常范围大、强度高、浓集区域大、中心显示明确;槽探揭露有钼矿体,整体表现出铜钼矿化较好。由于钼易被氧化、受淋滤等因素影响,地表未能揭露出成规模钼矿体,但激电扫面显示ηS最高达3.65%,用1.8%圈定异常长达700多米,宽120米,北西走向;ρS一般大于2000Ω.m,最高值可达5460Ω.m,该高阻异常应为二长花岗岩中二长岩脉或硅化带引起,该激电异常在深度150米左右可能赋存Mo及贵金属等硫化物矿体。Ⅱ、Ⅲ号成矿远景区:成矿条件有利,物化探耦合不错,但地表覆盖严重,化探异常位置耦合较好,但整体异常值偏低,槽探工程揭露显示有银多金属矿化体出露,银最高可达11.5g/t、伴生铅最高达0.80%。其中,Ⅲ号远景区内发育的韧性剪切带是区域内成矿的有利位置。

猜你喜欢

预查内蒙矿床
构造叠加晕找矿方法在青海哈西哇金矿床深部找矿预测中的应用
构造叠加晕法在深部找矿中的应用——以河南小秦岭杨砦峪金矿床S60号矿脉为例
综合物探方法在安徽萧县前欧盘铅锌金矿预查中的应用
黑龙江省林口县三合村探明超大型石墨矿床
内蒙古地区乡风文明建设中的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
内蒙某低品位铁矿选矿试验研究
内蒙占地区辽代城址研究综述
双联牵手内蒙农场 多元化版图再扩张
西昆仑新发现盐湖型卤水硼锂矿床
数学课堂中的预习之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