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靖远矿区尾矿库治理与环境保护技术研究与应用

2018-01-30张宏升

世界有色金属 2018年20期
关键词:靖远矸石尾矿库

张宏升

(甘肃能源化工职业学院,甘肃 兰州 730207)

1 项目概况

甘肃靖远矿区由于建矿较早及历史原因,矸石基本上长期以锥形高山式大坡度矸石山堆积的方式进行堆放,容易发生滑坡、自燃等地质灾害,不但破坏生态环境,而且有安全隐患存在,危害性很大。靖远矿区现有尾矿库(矸石山)22座,以逐步治理12座,未治理矸石山或部分治理矸石山10座,矿区总设计矸石堆放量约2728.7万吨,现堆放矸石总量达1759.6万吨,预计后续生产将产生矸石量969.1万吨。该研究项目是对正在运行以及废弃的矸石山堆场通过矸石推移、边坡整治、挡渣墙工程、截排水工程、覆土工程、绿化工程、喷灌工程等工程措施和植物措施相结合综合恢复治理的实施,有效的治理和恢复了开采过程中形成的原有生态环境的破坏,改善了矿区视野范围内的环境,实现矿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状况得到基本控制和好转,把靖远矿区建设成经济高效、生产低耗、污染减少、环境优美的环保型生态矿区。

2 靖远矿区尾矿库(矸石山)治理和环境保护工程技术方案及措施

根据甘肃矿区尾矿库(矸石山)治理与环境保护技术研究项目提出的技术方案和治理措施,对靖远矿区尾矿库(矸石山)的治理主要采用矸石山山体推移、边坡防护治理、挡渣墙防护、截排水工程、表面覆土工程、种草种树绿化和喷灌、滴管工程等,其项目实施各项技术指标分别为。

2.1 矸石山堆移

矸石山堆移采用挖掘机、推土机,从矸(渣)山顶将矸石堆移至两侧的平缓低洼处形成顶部平台,按设计从上到下分层分块碾压修整平台,堆放矸石每20m设6m宽分级平台一道,平台以下形成设计或自然坡面,并确保矸石坡面稳定性。

2.2 边坡防护整治

采用自然边坡或砼网格护坡形式进行防护。

(1)设计或自然边坡,矸石山堆移形成自然坡面,边坡坡面采用机械或人工进行整修,形成的外边坡坡比修筑成1:1.5,使边坡具有很好的稳定性。

(2)砼网格护坡,煤矸石堆移后形成设计或自然边坡,部分较陡,边坡稳定性较差,在矸石山底部或边坡较陡稳定性较差的边坡设置砼网格护坡,砼预制块设计使用C20砼,长1.2m,宽300mm,厚80mm,内配3Φ10,7Φ6钢筋网片,砼预制块之间采用焊接方式进行连接,确保砼预制块安装牢固。边坡平整完后,按设计要求在边坡上安装砼预制块方格网,要求加强检查验收工作,确保砼方格网安装质量。

2.3 挡土墙工程

在排矸场周边设计挡矸坝挡土墙,挡土墙设计使用M7.5浆砌片石结构,挡土墙基底原土夯实,并设置沉降缝,以间隔15m进行设置,挡土墙入土在0.5m以上,挡土墙高为1.5m,底面为1.2m,顶面为0.8m宽,但挡土墙设置要依照现场的实际情况,进行具体调整。

2.4 截排水工程

在排矸场周边设置截排水沟,坡度较大的坡面上,采用跌水式陡坡排水沟形式与上下游衔接。排水沟为砼结构,梯形断面,C20砼,底宽0.6m~1m,高0.6m,厚0.2m,边坡比1∶0.5,在矸石山堆场内部和边界处设排水沟,排出矸石山堆置场内部积水及地表水,可有效地挡截雨水,并将其进行汇流疏导。

2.5 覆土工程

覆土采用排矸场内后期堆矸区域的表层土或外购土,覆土厚度不小于30cm,顶部平台及自然边坡覆土采用人工整修拍实,对矸石进行遮盖防护。排矸面达到终场标高后及时覆土恢复植被,并确保覆土坡面稳定性。

2.6 绿化工程

(1)排矸场边坡绿化。对矸石坡面在护坡的基层上覆土,及时采用撒草籽绿化的方式对矸石坡面及砼方格网护坡进行绿化,绿化草种选择适应本地种植的骆驼蓬等草种。

(2)排矸场平台绿化。排矸场平整完后,对矸石表面进行覆土,覆土后应对排矸平面撒播草籽绿化,并种植乔灌木。乔、灌木选择适应本地种植的刺槐、沙棘、柠条、紫丁香等,草种选择骆驼蓬。

2.7 喷灌、滴管工程

喷灌供水系统,水源就近接供水泵站或污水处理泵站的供水管网,利用污水处理站和井下水。管材选用高密度聚乙烯(HDPE)给水管,管径DN80-DN50,沿矸石山直埋敷设,管顶覆土厚度不小于1.3m,沿途设置给水阀门井,绿化洒水时就近接阀门井。管道安装完后必须进行水压试验,试验压力为1.0MPa试压合格后方可回填沟槽,确保管路安装质量。

3 项目实施后尾矿库(矸石山)治理和生态恢复效果

通过该项目在靖远矿区现有六个生产矿井的研究与应用,有效地治理了开采过程中形成的原有生态环境的破坏,改善了周边生态环境,杜绝矸石引发扬尘或矸石自燃现象,达到了控制水土流失,保障煤矿安全运行与周边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目的,为人们创造了良好的生活环境,使矿区整体生态环境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在靖远矿区尾矿库治理方面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效果,已经在矿区环境形成绿色规模,使矿区得到明显的美化,节约治理投资约660万元,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明显。

4 结论

甘肃靖远矿区尾矿库(矸石山)治理与环境保护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探讨了靖远矿区尾矿库(矸石山)的治理和环境保护技术方案和措施。通过分析矿区内主要矸石山环境问题,突出表现为扬尘污染、水土、土壤以及煤矸石自燃对环境的影响。根据矿区不同的矸石山堆置场类型,对周边环境破坏的特点和矿区终采后的情况确定。做到重点工程措施治理与植物措施相结合,充分发挥工程措施速效性和控制性,同时也发挥生物措施的后续性和生态效应。在进行绿化工程中,应当在原有生态基础上,以多土的树种为首选,采用乔、灌木、草主体的种植模式,增加植物的生态多样性。

同时,治理过程中,注重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确保矿区生态环境治理效果。研究成果通过在靖远矿区现有六个生产矿井的应用和逐步实施,在靖远矿区尾矿库治理方面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效果,证明了技术设计方案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治理措施针对性强,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明显,对同类矿区尾矿库(矸石山)治理和环境保护方面具有很好的借鉴价值,并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和指导意义。

猜你喜欢

靖远矸石尾矿库
矿井矸石山环境危害与防治措施分析
某铁矿山尾矿库回采工艺设计实例
基于温度场分布规律的矸石山注浆钻孔布置方案研究
矿山矸石绿色充填系统设计及参数研究*
长期运行尾矿库的排渗系统渗透特性的差异化反演分析
靖远松叶蜂防治技术探讨
粗矸石回收系统改造的实践
靖远羊羔肉:华夏饮食中的一朵奇葩
筑牢尾矿库安全防线
攀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