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闻月评

2018-01-30

中国眼镜科技杂志 2018年19期
关键词:实施方案经营者眼镜

教育部等八部委联合印发《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 即日起正式施行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学生近视问题的重要指示精神,切实加强新时代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经国务院同意,日前,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体育总局、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新闻出版署、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等八部门联合印发《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

《实施方案》指出,儿童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近年来,我国儿童青少年近视率居高不下、不断攀升,近视低龄化、重度化日益严重,已成为一个关系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大问题。全社会都要行动起来,共同呵护好孩子的眼睛,让他们拥有一个光明的未来。

《实施方案》提出,到2023年,力争实现全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在2018年的基础上每年降低0.5个百分点以上,近视高发省份每年降低1个百分点以上。到2030年,实现儿童青少年新发近视率明显下降、视力健康整体水平显著提升,6岁儿童近视率控制在3%左右,小学生近视率下降到38%以下,初中生近视率下降到60%以下,高中阶段学生近视率下降到70%以下。

《实施方案》明确了家庭、学校、医疗卫生机构、学生、政府相关部门应采取的防控措施,同时明确规定了八个部门防控近视的职责和任务。

《实施方案》强调,各省级人民政府主要负责同志要亲自抓近视防控工作。建立全国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评议考核制度,核实各地2018年儿童青少年近视率,2019年起对各省级人民政府进行评议考核,结果向社会公布。

(《人民网-教育频道》)

点评:《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的出台和施行,体现了党和政府对于儿童青少年视力问题的高度重视,也为近视防控工作指明了方向。将近视防控纳入政府考核和各方齐抓共管联动机制的建立,也为近视防控目标的实现提供了坚强的保证。只是明确的八个部门中,却没有眼镜行业相关部门的身影,这不能不说是一大遗憾。但作为传统眼镜和视光行业的经营者,乘《实施方案》的东风,以更加优良的产品和服务,为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作出应有的贡献,这既是一种责任和担当,也是一种机遇。

《电商法》就位 电商戴上了“紧箍咒”

2018年8月31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表决通过《电商法》,自2019年1月1日起施行。

《电商法》共七章89条,对电子商务经营者、电子商务合同的订立与履行、电子商务争议解决、电子商务促进、法律责任等进行了详细规定:为保护消费者权益,回应社会热点,电子商务法规定,对关系消费者生命健康的商品或者服务,电商平台经营者对平台内经营者的资质资格未尽到审核义务,或者对消费者未尽到安全保障义务,造成消费者损害的,依法承担相应的责任。电商平台经营者对平台内经营者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行为未采取必要措施的,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业整顿,并处50万元以上200万元以下的罚款。法规最新规定:电子商务经营者应当依法办理市场主体登记,应当依法履行纳税义务,并依法享受税收优惠;电子商务经营者从事经营活动,依法需要取得相关行政许可的,应当依法取得行政许可。此外,“微商”作为电子商务经营者在法律上被明确,相应地就要承担起对应的义务与责任,这将为消费者维权提供有力的法律依据。

(《人民网》)

点评:《电商法》尘埃落定,对于规范和约束乱象丛生、野蛮生长的电商经营行为,切实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促进电商领域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特别是电商经营必须依法登记获得行政许可,并需依法履行纳税义务的规定,体现了市场经济下公平、公正的原则,不失为市场监管的一大进步。

沪30家眼镜门店获评“诚信计量示范单位”

近日,在上海市质监局指导下,该市30家眼镜门店获评“诚信计量示范单位”称号。该市质监局有关人士表示,将继续指导重点民生领域推进“诚信计量示范单位”创建工作,使计量嵌入到城市精细化管理和社会治理创新中,助力该市“四大品牌”建设。

据悉,在该市质监局指导下,本次创建活动一共有180家眼镜制配企业申报,经过数轮评选,首批共30家门店获得“诚信计量示范单位”的称号,其中不乏吴良材、茂昌等知名品牌。

(《上海法治报》)

点评:计量不仅是社会公平正义的基石,更关乎广大消费者的切身利益和行业的命运,上海市质监局指导创建眼镜行业“诚信计量示范单位”活动,通过榜样的力量和示范作用,有利于树立规范经营、诚信计量的行业新风,值得赞许和借鉴!

儿童近视治疗市场乱象:有孩子训练后度数不降反升

如今,家长普遍对孩子的近视问题尤为担心,而这也给很多所谓治疗近视的机构以商机。

一个月前,北京市民车影的女儿被检查出近视,因为担心眼镜片越戴越厚,车影带着女儿走上了治疗近视之路。“不做手术一个月摘掉眼镜、百分百恢复视力”,某视力恢复中心的宣传标语吸引了很多家长,其中也包括车影。

据车影介绍,位于北京市西三旗的一家视力恢复中心自称是全国连锁,总部在沈阳。面对车影关于“老师是否有医师资质”这一问题,工作人员的回复则是:“我们的老师都是经过培训的,我们采用的是物理疗法,依靠按摩,不手术。”

“不手术就不需要医师资格,这样的思维在视力恢复治疗机构并不少见。这些机构的培训老师是否应该具备专业医师资格、采取的治疗方法是否有科学认证,我问了一圈下来也没有得到答案。”车影无奈地说。

此外,有关人士在调查中还注意到,儿童近视治疗市场还出现了苗医、中医针灸等治疗视力的方法,此类机构在全国范围内招加盟商。然而,在加盟过程中,这些机构对加盟者几乎没有医学背景上的要求,也没有相关的医师资格的门槛和培训。

对于目前市面上各种各样的视力康复机构,杭州艾凯眼科主治医师罗荃介绍说,一些所谓的视力康复机构由于没有系统的理论支持,采用的方法五花八门。“其中很多训练方法需要高强度用眼,与减少眼睛疲劳的近视防控原则背道而驰。许多患者训练后视力好像变好了,但近视度数比原来还高。慢慢地,近视加深到一定程度,超过了大脑能容忍的范围,就再也看不清了,视力就会断崖式下降。这也是不少孩子经过所谓的近视康复训练后近视不降反升的主要原因。”罗荃说,而相反,针对弱视、视功能障碍等患者开展的视觉训练,有一系列规范的方法。这类训练也有可能提升视力,但绝不会拿“降低度数”作幌子。

(《中国新闻网》)

点评:针对形形色色、五花八门的非科学的所谓视力康复机构,国家有关部门除了加大执法查处力度,还应考虑尽快出台有关视觉训练机构的专业技术门槛,让忽悠欺骗消费者的不法经营者无处藏身,使从事科学训练的正规经营机构扬眉吐气,营造一个风清气正的市场环境。

LOHO完成近1亿美元C轮融资打造眼镜新零售运营模式

LOHO已于近日完成近1亿美元的C轮融资,由大钲资本投资。本轮融资募集资金将主要用于供应链建设和品牌推广。

LOHO眼镜同时拥有线上商城以及线下众多的门店,消费者通过线上商城查询门店、预约,通过其线下门店完成验光以及获得配镜方案。

目前LOHO在全国拥有400多家直营品牌店,覆盖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南京、重庆、成都、长沙等100多个城市和核心商区的购物中心商业体。

大钲资本执行董事刘绍强表示:“眼镜是一个市场规模近千亿的刚需品类,目前市场格局还高度分散。随着年轻一代消费客群兴起,近几年眼镜品类的时尚化、配饰化趋势已经形成,能够抓住这个趋势的优秀公司有机会迅速崛起。LOHO团队对消费趋势的敏锐把握、加上优秀的供应链管理能力和产品研发能力、结合其在新零售领域的超前布局,使得LOHO得以迅速成长。”

(《腾讯科技》)

点评:LOHO成功获得巨额融资的事实,再次雄辩地说明:只有洞悉市场发展大势,深度契合新兴年轻消费者的需求,不断创新经营模式,才能赢得社会公众和投资者的信心,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主动地位。

荣昌眼镜产业园投产至今销售眼镜20万副产值达1000余万元

据相关人员透露,重庆荣昌眼镜产业园目前已签约19家企业,其中包括意匠、睿盟、思涵、索途、丽洋等。目前正式投入生产的有6家,另13家企业正在装修及引进设备中,预计今年内将投入生产。

荣昌眼镜产业园从今年3月份开始陆续投入生产至今,已销售眼镜20万副,产值达1000余万元。产品主要销往欧州及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

“下一步,我们将力争从研发到生产全产业链覆盖中西部的内销市场,形成内陆最重要的生产基地。”荣昌眼镜产业园相关负责人介绍说,产业园产品还将搭“渝新欧”专线,15天覆盖欧洲全境,把市场做得更广。

(《重庆市荣昌区政府网》)

——作为西部新兴眼镜产业园,荣昌眼镜产业园正式投产并初具规模,可喜可贺!

江苏扬州:无证销售售隐形眼镜 一家眼镜店被罚5万元

近日,江苏扬州江都区一家眼镜店,因在未经许可情况下销售隐形眼镜,被罚款5万元。

前不久,江都区市场监管局执法人员在对辖区一家眼镜店进行例行检查时,发现该店内有隐形眼镜销售。在售隐形眼镜生产厂家为北京维视达康科技有限公司,生产日期有3种,共150瓶。以上产品均标示第三类医疗器械证号,系第三类医疗器械。但这家眼镜店未取得《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证》,无经营第三类医疗器械资质。该店隐形眼镜的销售价为20元/瓶,货值共计3000元,截至被查获时,未有产品售出。

经认定,江都区市场监管局决定,没收该店150瓶软性亲水接触镜,并处以罚款5万元。

(《扬州网-扬州日报》)

——无证经营被处罚,纯属咎由自取!

深圳警方破获一起假冒品牌眼镜案

今年8月初,深圳市南山区警方发现有人通过电商平台在网上销售假冒品牌太阳镜及光学镜,随即开展案件侦查工作。8月10日,警方在深圳市宝安区打掉一个销售假冒太阳镜的团伙,现场抓获老板等涉案嫌疑人14名,扣押假冒品牌眼镜13000多副,市值3000万余元。

南山区警方继续深挖扩线,于8月14日在深圳市坪山区打掉一家生产假冒品牌眼镜的工厂,现场控制包括工厂老板在内的40名涉案嫌疑人,扣押假冒品牌眼镜23000多副,市值约4000万元,收缴涉案工具一批。

据警方介绍,该工厂生产的假冒眼镜涵盖市场上常见的品牌,出厂价仅30元左右,销售公司以正品的价格售卖,从几百元到几千元不等。

目前,案件正在进一步调查中。

(《深圳新闻网》)

——制假售假,必将受到法律的严惩,也给一切心存侥幸、敢于以身试法者当头棒喝。❑

猜你喜欢

实施方案经营者眼镜
关于“十四五”新型城镇化实施方案的批复
眼镜布不是用来擦眼镜的
《经营者》征稿启事
眼镜知识知多少
下周分红派息实施方案
下周分红派息实施方案
下周分红派息实施方案
眼镜为什么打了折还那么贵
从天而降的眼镜
做一名聪明的集团医院经营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