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3+2五年制应用型本科教育的特色能力培养探索

2018-01-29罗振华蒋芬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8年14期
关键词:方程式赛车车队赛事

罗振华 蒋芬

摘 要 应用型人才的特色培养对高等院校创新办学理念、促进学校健康持续发展有着重要意义。以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汽车工程学院“3+2”专本连读班作为试点,力图打造以中国大学生方程式汽车大赛为主导,以大学生创新比赛项目为驱动,与培养计划有良好衔接效果,多层次、多角度的“3+2”五年制应用型本科教育的特色能力培养模式。

关键词 “3+2”专本连读;大学生方程式赛车;特色能力培养;应用型人才;高等院校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8)14-0052-03

Exploration of Characteristic Ability Training based on 3+2 Five

Years Application Oriented Undergraduate Education//LUO Zhenhua, JIANG Fen

Abstract The characteristic education of applied talents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innovation the idea of running a school and promo-tion of the healthy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e paper takes Wuhan Vocational College of Software and

Engineering 3+2 Diploma with Degree as a pilot, trying to build up

the characteristic and ability training mode of a multi level and multi

angle 3+2 Diploma with Degree education with the Formula Student China (FSC) as the leading factor, the college students innovation competition project as the driving force, and the training program with good cohesion effect.

Key words 3+2 diploma with degree; formula student competition; characteristic ability training; applied talent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1 前言

隨着民办高校在我国高等教育领域进入理性发展期,培养应用型人才、高级技能型人才成为大多数普通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由此造成普通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开始与传统高等职业院校的培养体系出现重叠。高等职业教育如何进一步发展,在人才的培养模式中如何体现专业特色,如何突破学位壁垒,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2014年5月2日,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指出要“加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沟通,为学生多样化选择、多路径成才搭建‘立交桥”。《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中明确提出,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其核心内容包括要贯通从中职、高职、本科到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这些政策为高等职业教育突破学位壁垒提供了有力保障。

经湖北省教育厅批准,自2015年开始,武汉市多所高等职业院校开始与普通本科高校协作办学,共同开办“3+2”全日制普通专本连读培养模式,招生对象为参加湖北省普通高考,分数在三本线下10分以内考生,由此在政策上实现由高等职业教育向本科教育的学位突破。与此同时,各高校开始积极探索“3+2本科班”的培养模式,也为高等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提出新的挑战。

本文通过对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的“3+2”专本连读班的教育试点为例,探讨以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为驱动,职业技能教育特点与本科综合素质拓展相结合的多层次、多角度的“3+2”五年制应用型本科教育的特色能力培养模式,希望对教育改革中的高等职业教育提供有益参考。

2 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内研究现状 我国早在20世纪90年代开始便展开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研究,在这一阶段重点关注的是学生教育培养中的实践性及多样性问题。从我国开展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之后,开始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深入研究。目前,内地大部分院校的高等职业教育主要集中于专科层次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摸索,对于如何进行“专本”跨层次培养的教育教学研究还比较落后。台湾地区一些技能型本科院校如应用学院、科技学院、科技大学,通过有效对接相关专业的高职院校,达到培养立足于地方需求的职业技能人才。

国外研究现状 早在一个世纪以前,西方国家就已经开展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相关研究和实践工作。其中以德国最为突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从国民教育到成人教育,从社区大学到名牌大学,从专科到本科、研究生,形成一整套完善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理论和实践体系。

德国的双元制教学注重实践技能的培养,通过过程化管理,使教学效果得到确切保证。美国、加拿大则采用以岗位群所需职业能力的培养为核心的能力本位教育,保证职业能力培养目标的顺利实现。澳大利亚的职业教育以岗位需求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核心。还有英国的城市学院、美国的赠地学院(社区学院)、日本的短期大学等,这些类型的应用型人才培育均取得比较大的成功[1]。

3 新型特色能力培养模式改革方案

现代职业教育的要求是培养技能型人才,从高素质劳动者、高级技工到工程师,各类高等院校都需要找准目标、抓住重点、办出特色,要能够切实承担职业技能培训的职责,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断输送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在不断地教学及沟通过程中发现,“3+2”本科班的学生相较于普通高职学生,基础知识及学习能力较强,具有一定的自我管理能力,这些能力有利于他们顺利完成本科层次突出技术性、创新性和延展性的专业课程的学习。

本项目围绕“3+2”五年制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培养目标,结合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特色与背景,创造性地打造以大学生方程式汽车大赛为核心赛事的大学生科技创新赛事群,充分利用五年制的学制特点,将科技创新比赛融入学生的日常生活,对职业化本科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深入探索。

构建企业化车队管理体系 中国大学生方程式汽车大赛(简称“中国FSC”)是一项由高等院校车辆工程或汽车相关专业在校学生组队参加的汽车设计与制造比赛。各参赛车队需要按照赛事规则和赛车制造标准,在一年的时间内自行设计和制造出一辆在加速、制动、操控性等方面具有优异表现的小型单人座休闲赛车,能够成功完成全部或部分赛事环节的比赛。

参与中国大学生方程式汽车大赛,既可以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制造能力、成本控制能力以及团队沟通协作能力,使学生能够迅速成长、尽快适应企业需求,为企业与学生双向人才供求提供平台,又能创造学术竞争氛围,为院校间提供技术交流平台,从而推动学科建设的不断提升。

对于车队的管理采用企业化模式改造。毫无疑问,对于对汽车的了解仅限于书本和个人驾乘体验的大学生而言,组成一个团队设计一辆纯粹而高性能的赛车并将它制造出来,是一段极具挑战、同时受益颇丰的过程。与此同时,管理和运营整个团队也让未来的企业管理者接受了一次难度十足的锻炼。新的车队组织构架将分成两个部分,方程式赛车车队(简称车队)和方程式赛车俱乐部(简称俱乐部)。教师组成指导委员会,执行类似董事会的功能。车队的管理构架分为三个层次:车队队长、车队经理、车队技术总监为高层,动力与传动部、车身设计与制造部、市场部、行政部为中层,各项目组组长为基层,采取竞争上岗、考核评价、末尾淘汰制度。建立初步的管理体制与制度。俱乐部是车队培养预备队员、扩大影响力、服务于学生第二课堂的机构,采用会员制,面向所有专业的学生,吸纳对方程式赛车或对车队组织活动感兴趣的学生。车队有计划地针对俱乐部成员举办各类与比赛相关的培训和活动,如制作油泥模型、学习三维建模、开展各类宣传活动等。

搭建“三个平台” 整个FSC赛事的组织和参与,将围绕“三个平台”建设来进行:搭建学生创新创业的孵化平台、构建各学院协同创新的实践平台、创建专业新技术和教育新方法的教科研探索平台。改变传统院校将比赛限制在一个专业、一个作品、一个团体的做法,破开专业指导教师之间的合作壁垒。通过整合资源、协同创新、大众制造,打造多层次平台,为探寻在校大学生创业创新孵化基地建设提供实践与研究对象,并提出大学生在校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建设、管理、培养方案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改革等多个有实际研究对象的新课题,实现学生自主创新、参与创业的目标,教师收获各自领域的教科研成果。

参与车队(包括俱乐部)的学生以科技竞赛成果为主要收获,在A类赛事中争取获得国家级奖项,在B类赛事中收获省级以上奖项。对车队、方程式赛车感兴趣或积极参与的教师,在各自领域收获省市各类科教项目课题,发表论文并有项目结题。

“三个平台”的建设打破了以往发散培养、精英培养的模式,结合职业院校特点,通过核心项目的设计制造组织团队学习,培养团队能力、凝聚团队力量。人才培养上可以整合全校多个实训室的专业设备及专业骨干队伍,充分考量学生的学习特点,通过兴趣引导、能力锻炼、素质培育,有中心、多层次开展创新创业育人教学活动。

形成科技创新比赛赛事群 对于大学生而言,各类赛事尤其是科技创新比赛是他们创意的摇篮。计划在两年间,初步打造适应汽车工程学院“3+2”专本连读班培养计划的赛事体系,并展开面向全校的项目邀请赛。将构建一套以方程式汽车大赛为核心,紧密联系人才培养方案的系列科技创新参赛体系,尽可能提供让学生开发创新意识的机会。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分层次培养。

大一阶段主要打基础,培养学生掌握牢固的理论基础和CAD/CAE软件的应用。

大二阶段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团队协作能力、演讲表现力等综合素质,开始参加3D大赛、机械创新大赛、挑战杯、节能减排、大学生方程式大赛等赛事。

大三阶段学生应达成技能培养目标,参加大学生方程式赛车和技能大赛类赛事。经过一系列赛事的洗礼,在最后的大学生方程式赛车中将做最终检验。在天马行空的幻想、大脑一片空白的开始、兴奋的初步设计、激烈的争执、毫无方向的采购和加工、无可奈何的妥協、令人抓狂的一次次返工、绞尽脑汁的解决难题之后,参与者能获得的不仅仅是CATIA、UG、ANSYS以及焊接、定位、机加工技能,更有汽车工程师的基本素养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4 结语

应用型人才的特色教育培养对高等院校创新办学理念、办出特色、促进学校健康持续发展有着重要意义。“3+2”五年制专本直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改革的探索,需要尝试更具有探索精神的培养模式,这对于丰富学校教学理念有着积极的意义。

1)对培养计划的课程体系进行支撑和补充。从特色培养的需求出发,有针对性地来完善培养计划,使学生对课程学习更积极,内容理解更主动,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自学能力的提高。

2)以中国大学生方程式汽车大赛(FSC)为主导、以大学生创新比赛项目为驱动的特色培养,能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磨炼学生的意志品质和心理素质。学生的思维模式、做事态度和为人处事的方式会有极大的提升。这样的学生正是企业所需要的,在就业方面更具有竞争力,理论学习与动手实践的结合应用更能满足就业单位的需求。

3)通过长期的特色培养与比赛锻炼,能够培养出一批具有丰富比赛经验的年轻学子,并取得厚积薄发的积极效果,不断提升学校的知名度,促进职业化、应用型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哲.基于现代学徒制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J].中国成人教育,2015(24):124-125.

[2]万婷婷,阳林,曾繁俊,等.依托学科竞赛构建跨学科创新人才培养实践平台[J].时代汽车,2017(6):57-58.

猜你喜欢

方程式赛车车队赛事
基于热分析的FSEC方程式赛车的制动盘优化设计
本月赛事
全新充电专利技术实现车队充电
河南省体育馆近年承办的主要赛事
河南省体育馆近年承办的主要赛事
FSC方程式赛车消音器设计
FSC方程式赛车消音器设计
雷尼亚诺车队Legnano
神秘的车队
FSAE方程式赛车附着系数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