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论青少年自我锻炼的能力培养

2018-01-29黄德文

考试周刊 2017年59期
关键词:体育课堂教师学生

摘 要:青少年具备自我锻炼的能力对其自身的发展意义深刻,但是中国的青少年似乎正缺乏此能力。生活中我们发现,尽管我们对学生的体能要求越来越高,但是学生的身体素质却越来越差,我们会看到有些学生会因为多排一会儿队伍就晕倒的事实,可见学生的身体素质逐渐变低。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仅靠体育课是行不通的,所以培养学生的自我锻炼的能力势在必行。本篇文章将通过问卷调查法和谈话法从现阶段青少年自我锻炼的现状出发,并着重提出如何培养学生自我锻炼的能力。

关键词:自我锻炼;体育课堂;教师;学生

青少年的自我锻炼能力是指学生在没有老师引导的情况下完成操练或自觉进行体育锻炼的一种能力。在实践素质教育的现阶段,体育课或是中考体育对学生的体能要求日益提高,现行的体育课,根本满足不了实质需求。体育教师要把体育锻炼拓展到更广阔的空间,就要求青少年具备自我锻炼的能力。学生自我锻炼能力可以让学生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远离电子游戏,进而提高自身的生活质量。这种能力一旦形成,将受益终身。

一、 青少年自我锻炼的现状

青少年具备自我锻炼的能力对其自身的发展意义深刻,但是中国的青少年似乎正缺乏此项能力。生活中我们发现,尽管我们对学生的体能要求越来越高,但是学生的身体素质好像越来越差,军训中、升旗时、做操中,因为体质过差而晕倒的同学比比皆是。众所周知,青少年日常课业繁重。

二、 青少年自我锻炼不兴起的原因分析

学生自我锻炼的气氛不深厚,能力不强,其实原因是来自各方面的。

1. 学生自我锻炼意识不强

青少年自我锻炼意识薄弱,运动的自觉性不高。对此,笔者应用问卷调查法调查了秀山中学在校七年级学生关于不积极主动进行自我锻炼的原因,在参与调查的380人当中,55%学生是因为课业繁重,文化課作业量多,所以忙于做作业,忽略了身体锻炼。更愿意把时间花在游戏里、小说上的学生占了总人数的29%,这些青少年不愿意主动参与课外自我锻炼。还有16%的学生不喜欢加入运动锻炼,是由于自身身体缺陷或较内向自卑造成的。

2. 体育课上体育教师教法不当,内容枯燥

现在的体育课,在中考的指挥棒下,几乎无趣味可言,体育课的内容不是单纯的跑,就是无趣的跳。要么是考试技能训练,要么就是测试。基本忽略了对学生培养其他体育活动的兴趣。学生在体育课堂上感受到的只有累,而不是运动所带来的快乐。这样的教学只能满足学生的体育考试,而不利于学生离开学校以后的社会生活。

3. 学校设备不齐全

虽然我们的很多中小学渐渐在规模化、现代化,但是仍然有很多偏远农村中学只有一个简陋的操场。青少年爱运动的天性再强也奈何不了学校设备的缺失。在设备简陋的中小学,也许也可以自我锻炼,但是难免枯燥单调。

三、 青少年自我锻炼的能力培养策略

1. 提高学生自我锻炼的意识

要让任何活动进行得成功,最主要还是从增强青少年自我锻炼的意识开始,鼓励他们自觉参加体育活动锻炼,这也是最基本环节。首先,让学生正确认识体育锻炼和身心健康的关系。其次,在平常的体育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多用鼓励法,因势利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学会爱上运动中的自己,学会评价运动中的自己,逐渐在活动中树立信心。长此以往,青少年的自我锻炼意识将获得连续不断的巩固和强化,为日后习惯的养成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 教师应转变体育教学思想,改变教学方法,整合体育教学内容

(1) 做值得学生信任的朋友

在和学生谈话中我们发现,在学校的课程中,大部分学生最喜欢的科目就是体育课。因此,作为体育老师应该巧妙抓住这一特点并加以利用,努力化身为学生的好朋友,为他们灌输自我锻炼的思想,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自我锻炼意识。

(2) 展示自己,成为学生的偶像

在体育课堂上,尽量展示体育教师某方面的体育特长,展示优美动作,让学生体会力量的美,并学会欣赏,心中充满崇拜并愿意去模仿。

(3) 改变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

教师应学会在体育课堂上注意观察学生的表现并乐于给予正面的积极的评价,不忘及时鼓舞他们,增强他们对自己的信心,让他们获得运动的快乐。在教学内容上,多教授一些适合学生课外参与的体育活动技巧,比如“篮球教学三步上篮”“足球快速过人”“乒乓球扣杀教学”等,灵活分组,可以二人组、三人组等,适合学生课外自由组合活动。

(4) 为学生的自我锻炼创设条件

在平常的体育教学过程中,要擅长利用当前学校现拥有的设备资源进行相关体育教学,若学校设备缺失,体育教师可以利用课堂或课后时间和学生一起利用生活废弃物再制一些有利学生自我锻炼的体育用品,比如“沙袋”等。

现在的很多城市学校的体育配备不但齐全,而且丰富。但是部分农村学校则不然。而我们不能因为缺少设备就不鼓励学生进行自我锻炼,或者只是简单的跑跑跳跳,导致学生失去自我锻炼的兴趣。体育器械设备缺失的偏远农村学校,体育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一起根据环境特点制造适合农村学校学生体育锻炼的体育器材,于是就出现了乡士资源的再造利用,也就涌现一些学生爱玩的传统体育活动,比如“丢沙包”“荡秋千”“跳皮筋”等。

综上所述,体育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的转变,是培养学生自我锻炼的重要环节。体育教师理当在体育教学中引导青少年意识到自我锻炼的意义,教授他们自我体育锻炼的技巧,并为他们的自主锻炼创造机会和时间。让学生学会按照各自与众不同的特点和兴趣,选取合适自己的锻炼方法并学会制订计划,定期进行自我评价。渐渐地,青少年的自我锻炼能力得以养成。

参考文献:

[1]陶海荣.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自我锻炼能力[J].体育博览,2011(16):66-66.

[2]王帮红.浅谈如何提高中学生的自我锻炼能力[J].科学时代,2014(1).

[3]刘勇,邓玉.浅论体育教学中学生自我锻炼能力的培养[J].教育探索,2000(9):51-51.

作者简介:

黄德文,福建省莆田市秀屿区秀山中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体育课堂教师学生
最美教师
教师如何说课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赶不走的学生
学生写话
谈体育课堂创设“和谐互动”的认识
构建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有效提升课堂教学效益
关于高校体育课堂“手机”现象的思考
巧用游戏构建快乐体育课堂研究
圆我教师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