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塑“心”无声
——当心理健康教育走进道德与法治课堂

2018-01-29金晓婧

江苏教育 2018年96期
关键词:道德行为法治道德

/沈 巍 金晓婧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是系统、直接地对小学生进行德育的重要课程,是学校实施德育的重要途径。在现阶段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并未系统化进入义务教育课程体系的前提下,道德与法治课堂成为低年级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和载体。教师应使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道德与法治课堂,塑造、理解、发展儿童的内心。

一、道德判断,塑心于辨析

儿童的价值观并没有定型,具有极大的可塑性。因此,给予什么样的影响,儿童就会偏向于某一角度的价值认同。根据心理学理论,学生的道德水平发展是遵循一定规律的,如果在学生已有道德水平上给予科学引导,学生就能够达到他这个年龄段该有的道德水平,形成与道德水平相符合的道德行为。因此,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上,可以多设置与学生道德水平相符合的道德情境,让学生运用理性思维和情感体验,通过讨论和辨析形成正确的判断,并将自己的行为模式与他人的行为模式进行对比和分析,解决已有的价值冲突。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遵循人本主义心理学理念,对学生表达同理心、理解和尊重,表达无条件关怀和爱心,从学生的角度考虑各种问题,体验他们的思想和感受,呈现他们道德判断后可能会出现的结果。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中自由表达自己的观点,引发讨论,自然而然地提升道德判断水平。在具体设置场景辨析的过程中,可以运用以下两种方法:

1.小组讨论法。

教师为问题(问题是开放性的)设置情境并组织小组讨论。每个小组成员充分表达意见,说出自己的想法,形成小组意见,然后小组代表轮流发言,最后由教师总结。在讨论过程中,教师的主要任务是运用和呈现问题,使讨论顺利进行,让讨论不偏离主题,并鼓励小组成员做出更多贡献。如在“心中有规则”的主题教学中,小组讨论“如果红灯亮起时没车,应该过马路吗?”“交叉路口没有红绿灯怎么办?”等问题。通过小组讨论,学生听取并接受其他成员的意见,逐步形成更为合理的道德判断和行为。

2.两难问题法。

教师利用事先设计好的困境让学生作出判断,引发其内在价值的冲突,触及其原有的心理认知结构,使学生产生问题并解决问题,从而达到改变学生原有认知结构、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目的。如在教学中,教师设计了一个两难困境:我们应该帮助欺负过自己的同学吗?在解决这一难题的过程中,教师激励学生积极思考、积极沟通,找到他们认为最合适的答案。学生很可能会得出这样的结论:他欺负我,他就是坏孩子,我们不应该帮助他。教师可以进一步提出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欺负你的同学身上有没有优点呢?如果你帮助了他,他会怎么想呢?他欺负你是他不对,如果你帮助他,就能体现出你的宽容大度和团结友爱。这样的问题引导可以促进学生的道德认知在原有的水平上进一步提升。

二、活动体验,塑心于乐趣

充满激情是儿童的本性,对于低年级学生而言,精彩而生动的教学活动可以再现学生个人在各种生活场景中的个人感受和直接经验。道德与法治课中可以运用多种形式的活动,如情景游戏、角色扮演和生活实践,教师根据不同主题的需要,组织生动有趣的活动,帮助学生在解决内心矛盾的过程中纠正已有的道德认知,并形成良好的心理调节能力。

1.情景游戏。

情景游戏是学生最喜欢的活动形式之一,可以培养学生诚实、宽容、谦逊、合作、自律等良好的心理素质,并帮助他们掌握人际交往技巧,改善沟通、合作和演讲技巧。如在“我去上学啦”一课中,教师设计了两类课堂活动,学生参加了“过马路”和“安全标志”的游戏。在游戏中,学生体验了一些比较抽象的交通规则,在获得了快乐的情感体验后,结合文本,使原有的经验得以进一步深化。

2.角色扮演。

学生通过角色模拟、角色交换,唤醒内心深处的潜意识,促进心理素质的内化,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如在表演“如果我是匹诺曹”时,学生轮流体验匹诺曹的各种言行。通过角色扮演,学生获得直接的体验,知道撒谎的后果,并了解诚实的价值。

3.生活实践。

现实生活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基础,而“道德又存在于儿童的生活中”,儿童必须在学校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锻炼自己的道德素质和心理素质,才能成为一个具有高尚品德、健康心理和健全人格的人。因此,教师设计一些生活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有目的活动中体验和理解、锻炼和成长。如在一年级下学期的道德与法治课中,安排“植物观察日记”的实践内容。实践时间为两个月,实践地点为家庭,实践要求儿童在两个月的时间内选择某种生长速度较快的植物(如洋葱、马铃薯)进行观察,间隔一定的时间记录植物生长的情况。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各种记录方式,如图画、文字、照片等。这类生活实践活动丰富了学生的生活,激发了学生的情感,发展了学生的道德。同时,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用心去思考、感受,体验生命的缓慢发展,也能促进他们热爱生命、珍惜生命,是一次良好的生命教育。

三、行为发展,塑心于规则

大多数低年级学生处于心理发展的第一逆反期和第二逆反期之间。在这个阶段,他们会倾向于成年人的道德判断,认为服从是一种好行为;但也开始具有独立意识,他们会通过一些反抗行为来突显自己的自主性。因此,根据学生这一心理特点,教师可采用心理学中的行为强化法进行班级管理,同时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规则意识。行为强化法是教师使用强化方法巩固学生良好行为、消除学生不良行为的一种方法。具体实施方法为:在道德和法治课堂上,如果小组中的一个学生不遵守纪律,整个小组就没有机会回答这个问题;如果小组中的学生回答了问题,他或她就可以在黑板上为本小组绘制奖励徽标。教学之后,教师用代币(红色花朵或者五角星等)奖励获胜组。这一类行为准则包括强化和惩罚,这对低年级学生非常有效,赢得代币,学生自然服从课堂纪律,也在潜移默化中强化了规则意识。

同时,教师也可以采用强化相反行为的方式纠正学生的不良行为,培养其良好的行为习惯。如有些学生喜欢做小动作、上课说话,教师就会给认真听讲的学生奖励。因此,不仔细听课的学生也会慢慢摆脱做小动作和上课说话的坏习惯。这种方法类似于“冷处理”,教师忽略、不注意学生的不良行为,这种行为就可能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消失。

四、加强引导,塑心于实践

道德行为是人类道德品质的外在表现,人类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必须最终落实到行为中。良好的道德行为也体现了学生道德理解能力的提高和道德情感的丰富,道德教育的最终效果也应体现在学生良好道德行为的形成和发展上。因此,引导学生的行为实践,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是道德教育的重要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在教学中,我们应该倡导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激发学生的行为动机,提出适当的行为要求,引导适当的行为。鼓励学生的行为实践,采用各种方法提高行为指导的吸引力,以提高教学效果。

1.合理运用学生的动机进行引导。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动机是“需求”的一种表达形式,是人们对需求的某些事物的渴望。也就是说,只有当孩子愿意实践道德行为时,教师的教育才有效。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中小学生道德发展中的知识和行为分离是时有发生的,它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如学生意志薄弱、无法有效控制其行为方向、独立性和持久性相对较差、容易受到外部因素的影响等。因此,不要把这种脱节视为难以纠正的“坏习惯”,而应积极倡导道德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的探索,帮助学生克服这些问题。教师除了言传身教之外,还有必要更深入地了解学生的思维和生活实践,有针对性地激发他们的行为动机,让学生愿意这样做,然后给予具体的指导。如一位教师给学生讲授“我掉了一颗牙”一课时,让学生观察显微镜下牙垢的切片,让学生看到由于不刷牙而造成的牙表面的污垢,使牙齿成了细菌繁殖的场所;教师再结合一些学生龋齿形成及危害的知识,让学生了解保护牙齿的重要性;在这基础上,教师再提出保护牙齿的做法和要求,学生就非常乐于去做了。

2.根据认知水平,明确行为要求。

道德行为发展的重要条件是对道德行为规范的理解以及掌握行为的方式方法。思想道德教育不仅要求学生理解某些道德行为准则,还要求其行为符合社会的道德准则。对小学生的要求应考虑儿童的心理特点,要具体、可操作,不应过高或过宽。如告诉学生如何和朋友相处:一是要主动关心别人,别人才能感受到你的友好;二是凡事不能光想着自己,也要尊重别人的感受;三是要遵守大家制定的规则。要求要清晰可行,学生才会乐于接受。

3.鼓励行为实践,促进课堂延伸。

教育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次性的事情。著名教育家马卡连科曾经说过:“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之间存在微小的差距,需要通过实践来填补。”换句话说,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只能通过反复练习形成。一方面,由于道德与法治课的形式和时间有限,学生不可能在课堂上练习所有内容,因此,需要与其他教育渠道合作,获取道德教育的整体效益。另一方面,作为课堂教学,除了激发学生的行为动机,提出行为要求,指导行为外,还应重视指导和鼓励学生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进行道德行为实践。实践活动包括实践任务的安排、根据道德发展要求创造实践机会、鼓励学生的行为实践等。观察学生行为的发展,并给予他们及时的反馈和鼓励,使他们能够体验成功的喜悦,并进一步强化他们的行为。

猜你喜欢

道德行为法治道德
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人大战“疫” 法治为要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
刘娟、赵玉生:自我损耗会对道德行为产生负性影响
用道德驱散“新闻雾霾”
远和近
论黑格尔的道德行为归责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