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市流动儿童的社会适应性与社会工作介入之路径

2018-01-29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8年6期
关键词:流动家庭儿童

王 珂

(河南大学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河南 开封 475001)

一、问题的提出及相关研究

随着户籍政策的放松和城市社会环境的不断改善,我国人口呈现出“家庭化”流动趋势,带来的直接影响是城市流动儿童数量急剧增多。根据《流动儿童少年就学暂行办法》(教基[1998]2号)的界定,流动儿童是指6至14岁(或7至15岁)随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在流入地暂时居住半年以上有学习能力的儿童少年,或称“流动人口子女”。城市流动儿童在适应城市生活过程中面临着不同的困境,他们在教育、心理、生理及社会化程度等方面出现了各种问题。因此,探讨城市流动儿童的社会适应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近年来,学术界对城市流动儿童社会适应问题的研究成果渐丰。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流动儿童社会适应现状调查研究。不仅有个别区域性的调查,如吴新慧对杭州城市流动儿童社会融入状况的实证调查;还包括多个地域内的调查,例如唐有财基于北京、上海、广州三个城市的实证调查对城市流动儿童现状的研究。二是对城市流动儿童社会适应的理论研究。如有学者基于社会融入理论,通过构建社会融入指标体系对城市流动儿童的社会融入进行研究;还有学者从社会适应的稳定角度对城市流动儿童的心理适应和学习适应进行分析。然而需要指出的是,现有研究对于流动儿童社会适应问题主要从社会结构与分层等方面进行展开,较少有研究从社会工作角度探讨提升城市流动儿童社会适应问题的可能路径。仅有从社会工作角度研究城市流动儿童社会适应问题的效能,并较少关注城市流动儿童的积极心理、自身优势及运用多种社会工作方法整合资源的可能性与可行性。因此,在分析城市流动儿童社会适应问题的基础上,关注城市流动儿童的积极心理与自身优势,深入探讨多种社会工作方法整合资源的可能路径。

二、城市流动儿童社会适应面临的问题

流动儿童跟随父母从农村来到城市后,经历了生存环境的变化,迥异于农村的城市文化、家庭环境及社会网络系统,使其在城市生活适应中面临着诸多问题,尤其是流动儿童系统内部的自身、家庭、学校以及系统外部的社会、文化与政治背景中存在的问题。

(一)家庭内部问题

流动儿童受到的最大影响首先来自于家庭内部,对于这些家庭而言,其经济水平、文化水平相对偏低,从事的职业多为高强度、高风险、长时间的工作,稳定性不强。所以在各种不确定的情况下,无法为其营造出良好优越的学习生活环境及成长氛围,这种“无序的家庭生活”使流动儿童难以构建稳定的社会支持系统。父母大部分时间都忙于工作,与孩子缺少沟通交流,对子女的关怀和支持不足,再加上身处陌生环境,促使他们产生消极情绪、自卑感和叛逆心理,进而产生人际交往、社会适应等问题。不仅如此,很多父母一味地希望提高孩子的文化水平,对学习要求十分严格,使其承受着沉重的压力。不仅没有为他们提供切实有效的帮助,反而加深了彼此间的隔阂,使家庭内部沟通存在一定障碍,导致许多不良现象在流动儿童中屡见不鲜。因此,更重要的是给予孩子关怀,培养其正确合理的生活习惯,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

(二)学校变动产生的问题

除了家庭内部影响外,流动儿童正处于心理与行为发展的关键阶段,他们在一定程度上很容易受到学校和社会等外部影响。综合分析发现,流动儿童在学校适应过程中产生的问题主要有以下方面:

首先,行为能力方面。流动儿童因父母工作的频繁更换,多次转学,需不断适应不同的学习环境。总体来看,大多数流动儿童的行为适应性相对较好,但也存在一些不良行为。例如:迟到,不遵守学校纪律,难以完成作业,学习态度消极化等。其次,心理适应能力方面。学校是一个小的社会群体,流动儿童在与他人交流时,往往因自己来自农村而感到自卑、害怕、回避,有着“城市恐惧症”,不愿主动打开心扉,往往独自一人,心里有着强烈的不适应感,心灵上受到创伤,进而导致不良行为。由于学校过度注重学生成绩,忽视对学生品德、心理及法制方面的教育,缺少对学生真正的关心,致使其学习任务重,压力大,表现出悲观、厌学的情绪。

(三)社会变动产生的问题

首先是差异性的文化环境。城市是一个阶层分化明显的社会,城乡文化之间存在较大差异,阻碍了流动儿童的发展。并且由于城乡二元结构体制带来的影响及城市居民的排斥,致使流动儿童被作为特殊群体对待。社会支持网络的缺失亦是流动儿童面临的困境,由于城市与乡村的人际交往方式差异较大,面对复杂、陌生的社会环境,他们无法在城市中建立起新的社会支持网络,人与人之间关系冷漠,缺少信任。外地户籍的“标签效应”使其存在身份认同危机,自我定位不准确,逐渐形成城市边缘性人格和严重的心理隔膜,在生活能力、学习能力等方面产生各种问题,不能很快地融入到城市发展节奏中。

三、城市流动儿童社会适应的社会工作介入路径

流动儿童社会适应性受到家庭、学校、同伴群体及社会组织等系统的影响。因此,需运用个案、小组、社区三大方法与技巧,从不同层面了解流动儿童各个方面需求,促进与其他社会资本之间的良性互动,加强家庭、学校、社区间的相互联系,即从流动儿童自身、家庭、学校、社会等多方面入手,结合社会资本,共同推动其真正适应城市生活。

(一)个案工作干预

对于社会个案工作,主要以情况特殊的流动儿童为主体,了解他们的个人情况、家庭情况及学校表现情况,分析原因,确定性质,及时关注心态变化,并进行深入交流,拉近距离。社会工作者可以具体通过以下几种模式介入:

1.社会心理模式。社会心理模式需要考虑流动儿童的心理状态,结合他们所处的社会环境,不仅可以使流动儿童认识自我,还能促进双方彼此了解。社会工作者可以运用倾听和引导等方法,帮助流动儿童释放出不良情绪,排除紧张、焦虑、抑郁等问题,更好地认识自我,在了解自身缺点的同时更好地发挥其优点,以恰当合理的方法引导儿童进行心理调节。

2.认知行为模式。即帮助特殊情况的流动儿童辨别错误认知和思考问题的模式,通过认知重建改善其挫败感,鼓励其树立自信和乐观积极的态度。首先,社工应积极与老师、家长沟通配合,给予流动儿童一定的鼓励和帮助,提供更多表现机会或划分学习小组,促进沟通交流,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发挥个人优点,协助其认识自我、接纳自我并欣赏自我。其次,在生活和学习上,通过分析他们的行为,总结原因,鼓励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解决问题,增强抗压能力,养成独立自主的良好性格。在慢慢适应学校这个小群体的情况下,逐渐适应城市社会生活和环境。

3.任务中心模式。首先,鼓励流动儿童表达自己的问题,宣泄感情。了解流动儿童真正关心的问题以及需要及时解决的问题,由案主进行先后排序,随之一起协商并制定出初始目标及最终目标,介入过程中,社会工作者可以布置在有限时间内需先完成的任务,比如结交新朋友等,引导他们参与到实践中。二者相互协作,共同完成任务,并最终对其进行评估。

(二)小组工作干预

小组工作可以增加流动儿童与他人分享成长的机会。正是基于在群体中与他人的互动,发挥个人潜能,以达到改变的目的。可以为流动儿童开展学校小组工作,丰富他们的生活,促进个人发展并发挥各自潜能,帮助其更好地适应新的环境。社工可以针对相同或类似问题的流动儿童成立相应的治疗小组、兴趣小组、教育小组、朋辈小组等,通过活动或游戏的方式提升其社会适应性。

开展个人主题的演讲,引导组员自我介绍,相互认识,使其表达能力和自信心得到有效提高,积极组织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促进流动儿童健康心态的培养和良好行为规范的养成,树立正确观念,减少不良现象。组织互动性强的活动和游戏,加深同学间的认识与了解,鼓励流动儿童迈出第一步,学会敞开心扉,主动接纳他人,提升人际交往能力,建立信任,更重要的是引导他们换位思考。组织儿童与家长之间的亲子活动,可以让他们讲述对父母的认识和了解,分享感受,鼓励他们表达对父母的爱,加深彼此间的情感互动,缓解紧张关系和隔阂,双方共同努力促进问题解决。关注他们内心的真实想法和需求,倾听心声,增强他们的安全感,尊重孩子的意愿,调动其积极性。组织班级集体活动,培养团体意识和增强凝聚力。除了共同观看有关当地城市历史文化的书籍和视频资料外,社工可以适当地组织班级户外活动,让流动儿童亲自走进城市生活中,亲身体验、感受生活中的环境、文化和传统。针对比较集中的问题,社工可以集中进行指导,提供有利建议。

(三)社区工作干预

一是增强社会支持系统。运用社区工作方法促进社会网络群体对流动儿童的有力支持,即帮助有特殊需求的儿童与家人、朋友、同学、老师建立密切联系,融入社区生活中,获得必要的社会支持。二是整合社会有效资源。建立社工、志愿者、义工团队联动机制(工作技能培训、养生健康知识、权利维护;城市适应及闲暇活动等);结合当地街道办及有关部分提供以社区为核心的适合流动儿童需要的各类社会资源和活动,可以建设文化广场、健身活动场地,举办社区活动、讲座、训练班、个别教育和有针对性的组织补习班。三是建立多元互助模式。在社区内,可以建立社区义务劳动与家庭互助模式。即以家庭为主、社区为辅,相关组织或机构为补充。发挥多元结合的优势,使家庭和流动儿童等主体参与,共同助力,通过各种相关社区活动,来帮助流动儿童能够从社区走向社会,逐渐适应城市生活,融入其中。

总而言之,社工在其中要扮演协调者、支持者的角色,并从优势视角出发,充分激发每个儿童的潜能,让孩子们树立自信心,摆脱内心的自卑,能够较好地适应新环境新生活,与周围同学朋友相处融洽。倡导社会积极行动,社会工作者带领义工志愿者围绕城市流动儿童面临的困境,组织多维度的社会倡导与行动,改善流动儿童受歧视或不平等的待遇,促进其城市适应与权益维护。从更大的范围内发挥社会工作的介入作用,建立社会支持网络,加强家庭、学校、社区三者之间的联系,缓解流动儿童社会适应问题。

(四)社会工作介入评估

社会工作介入评估是重中之重。根据介入评估的研究总结,评估对象主要是对流动儿童适应情况和社会工作介入方法的评估。主要目的是观察、检验社会工作介入后是否可以达到预期的效果,并对社会工作方法进行优化和创新。针对问题采用的工作方法能够使流动儿童在认识自我的基础上与他人相互沟通、合作,并可以重新构建亲子关系及其他社会关系,进而更好地适应学校、家庭、社会生活。对于特殊个案,运用个案工作,帮助特殊流动儿童解决其问题。总而言之,社会工作方法较多元化,在小组工作的基础上结合个案辅导及社区工作,三者的有效结合对流动儿童社会适应性的干预具有重要意义。

四、结语

流动儿童的问题具有长期性和持续性。流动时间的长短不同,所呈现出来的问题轻重也有所不同,并且不同年龄阶段的流动儿童有着不同的问题与需求。为此,社会工作对流动儿童的介入也需要持续跟进,根据其不同特点寻找切实可行的介入方法与技巧。结合目前实际情况,将社会工作方法介入到城市流动儿童社会适应性问题中,可以建立起以社会工作者、志愿者、义工组成的联动机制,有效整合社会、文化资本,弥补不足,为进一步关注和关爱流动儿童的适应问题提供理论支持、实践价值和政策建议以及为有关部门和团体提供决策依据。

猜你喜欢

流动家庭儿童
流动的光
家庭“煮”夫
恋练有词
为什么海水会流动
留守儿童
六一儿童
寻找最美家庭
寻找最美家庭
“六·一”——我们过年啦!
捏脊治疗儿童营养不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