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性美的闪光
——高尔基《童年》读后感

2018-01-29314200浙江平湖东湖中学东方校区郑漪澜

作文中学版 2018年1期
关键词:阿廖沙童年人性美

314200 浙江平湖东湖中学东方校区 郑漪澜

这个寒假,我读了高尔基的《童年》一书,它讲述的是阿廖沙(即高尔基)3岁到10岁期间的童年往事。这部自传体小说,笔触沉重,粗略一看,写的大都是人性的丑恶、人间的痛苦,但细读之下却不难发现,丑陋的面具之下还是可以看到一些尚未消逝的人性之美的。

书的开头,写到了阿廖沙记忆之始的两件事,其中一件是父亲的葬礼。作者写到了雨天、荒凉的墓场、积有雨水的深坑,但是并没有过分地渲染悲戚、沉痛、伤感的场面。小阿廖沙看到“坑底还有好几只青蛙,其中两三只还爬到了黄色的棺盖上面”,他对这几只将要葬身墓穴的青蛙念念不忘,担心它们“会不会爬不出来”。他为“把几只青蛙给活埋了”而伤痛不已,却似乎不愿意为死去的父亲哭一场。

不要以为小阿廖沙轻人重物,要知道,当时他还只是个三四岁的不谙世事的孩子呀!他又怎能感受那一份无比沉重的丧父之痛呢?他对这几只无辜的小青蛙寄予深情,为小青蛙不幸成为殉葬品而揪心、牵挂,至少已经很好地证明了他是一个本性善良、极有爱心的孩子!这是人性美的闪光,是一种唯有孩童方能拥有的弥足珍贵的童心。

文章中的外祖母可以说是第一主人公,她无比仁慈、宽容、豁达,是阿廖沙的守护神。而外祖父则无疑是一个阴冷、狠毒的反面角色,是集凶狠、残暴、狂躁于一身的典型代表。他甚至当着小阿廖沙的面,暴打过外祖母。

然而,就是这样的一个“狠角”,有时也会表现出其“可爱”的一面。

比如,阿廖沙受好奇心的驱使,把白桌布染坏了,外祖父毒打了他一顿。可是在那之后,外祖父“仿佛是从天花板上掉下来一样”地忽然来了,他抚摩着阿廖沙的头跟他说话,并带给他山羊形状的点心以及糖块、青葡萄干等小礼物来抚慰他。还不只如此,也许是为了化解阿廖沙心中的疙瘩,外祖父竟然长篇大论地讲起了自己的艰难身世和悲惨遭遇。这时,你甚至会以为这还是一个不错的外祖父呢。可是,当我抄录下书中“自从外祖父看过我之后,所有人都敢来看我了”这句话时,心里很不是滋味。

又比如,当阿廖沙“终于熬过三年级”,得到了学校的奖励时,外祖父竟然“高兴得不知所措”,还将那张被“我横七竖八瞎写一通的奖状”郑重其事地珍藏于他的箱子里。此时的外祖父是不是又格外仁慈、特别懂得体恤人呢?

人性是复杂的,阿廖沙外祖父的血管里除了流淌着凝涩寒凉的冷血,有时(虽然很少很少,少得可怜)却也不乏“温存”和“善意”,这应该是他残留心底的没有被磨灭的人性的“微光”吧。

一滴露珠可以折射出七彩光芒,从两件看似微小的事中折射出来的,正是外祖父对阿廖沙依稀尚存的爱。

书中还写到了这样的事,让我印象颇深。

阿廖沙与几个要好的朋友结成了团伙,去奥卡河河岸偷劈柴和各种木料,去大街上一边游荡一边捡破烂,然后卖给旧货商或是小老板。别以为他们做了多么伤天害理的事,也别以为他们品行恶劣,十恶不赦,已经沦为了社会的小混混了。要知道,“偷鸡摸狗在这个村镇里算不得什么罪恶,而是无形中的一种风气——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小市民正是以此做为谋生的唯一途径”。阿廖沙由此得到的钱又作何用呢?让我万万想不到的是,他都用来贴补家用了。这使我的心灵受到了极大的震撼,相比之下,我们是多么自愧不如啊。那时的阿廖沙,也就是个十来岁的顽童吧,比我们的年龄还小,可他却懂得为家里减轻负担。我们有这样的意识吗?

还有,虽说阿廖沙他们干了“偷窃”的勾当,可是他们其实并没有“偷窃”的意识,他们将此仅仅看作是“一种本事”,一件“有意思”的事。甚至,“这时候,我心灵深处总有一股伟大而庄严的感情被唤醒,以至于我心里常惴惴不安,企盼着能为他们做点有益处的事情”。是的,他们可是一群天真的孩子,人性美的光芒同样在他们身上闪耀着。

小阿廖沙对墓穴青蛙的怜悯之心和表现出来的善良心地,是那般真纯、感人。这种人性的善良是会长存于一个人身上的吧?就比如后来阿廖沙和小伙伴们在“偷窃”行径中流露出来的懂事,就比如阿廖沙外祖父身上似乎难得一见的温情举动,都应该是同一类的东西。这也是让他们那个丑陋的世界变得有点美好的源泉和动力吧。

越是在残暴的人性中,越是在不光彩的行径中,那不灭的、那残存的人性美的光芒越闪亮!

简 评

这是一篇非常出色的读后感,令人动容,感人肺腑。阿廖沙的童年几乎是灰色的,太多丑恶、无奈、委屈充斥其间,然而丑陋背后,温暖长存,每个人物都是立体的,复杂的,都难以一言以蔽之地笼统简单地概括。忠实记录这一切的作者,一定有一颗饱经风霜又悲悯宽宏的心,能敏锐体察这一切的读者也必定和善宽柔。面对一部长篇作品,读者往往无从把握其主要脉络,面对纷繁的情节难以下笔提炼。小作者选取三个典型情节:儿童眼中的青蛙无辜丧生,暴戾的外祖父抚慰外孙、收藏奖状,小伙伴捡破烂贴补家用,这些情节以一当十,真切朴实,即便是读者,也能感受到“一股伟大而庄严的感情被唤醒”了。

(郭培旺老师)

猜你喜欢

阿廖沙童年人性美
从苦难的孩子到无产阶级新人—《我的大学》中促进阿廖沙成长进步的因素分析
我与阿廖沙的童年
父亲的群星
人性美的“价值”最大化
为孩子再造个“童年”,父子联手打造“少年师爷”
再议回归快乐童年
美育——让孩子的童年更绚烂
再造一个“童年”父子联手打造“少年师爷”
沈从文小说《边城》中的人性美探究
温暖的绝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