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全人教育视角下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路径探析

2018-01-28马瑞阳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8年34期
关键词:全人教育路径探析人才培养

【摘 要】近年来,高等职业教育已经从注重规模的外延式发展,走向了注重质量的内涵式发展。当前,“双创型”人才的战略导向为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和任务。高职院校需要以全人教育思想为指导,在重构人才培养目标、完善课程体系设置、优化人才评价等方面做出调整和改革。

【关键词】全人教育;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路径探析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34-0037-02

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人才培养模式直接影响到技能型人才的质量。针对目前我国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功利化、课程狭窄化、评价单一化的问题,需要从全人教育的理念出发,为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提供新的路径构建思路。

一、全人教育的起源及发展

全人教育是与通识教育、博雅教育并行的三大教育理念,也可以称为全面发展的教育,从其发展阶段来看,可以分为以下阶段。

1.萌芽阶段。

全人教育的思想,最早可以追溯到“六艺教育”和“和谐教育”的思想。

2.发展阶段。

随着19世纪末科技的发展,教育中过分强调科学知识,忽视人的全面发展。这一时期,蔡元培提出“五育并举”的教育思想,康德提出教育要培养“完人”,斯宾塞强调教育应该“为完满的生活作准备”,雅思贝尔斯认为教育需要造就全人,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3.确立阶段。

全人教育思想的真正形成和确立是在20世纪60-70年代,欧美各国教育学者认为,教育不能只注重生产和消费,主张追求“人的整体发展”,并倡导了以此为旨归的全人教育运动。

4.完善阶段。

20世纪80年代以来,学术界中有关全人教育的思想与著作与日俱增。美国的隆·米勒是“全人教育第一人”,创办了“全人教育出版社”并发行了《全人教育评论》。加拿大的约翰·米勒出版著作《全人教育课程》。日本小原国芳提出:“教育应培养真、善、美、圣、健、富全面发展的人。”

全人教育的基本主张,具有以下基本特征:第一,强调教育的目的是培育人的整体发展;第二,全人教育主张的师生关系是平等、开放、有活力的关系;第三,全人教育关注人生经验,而不是狭窄的基本技能;第四,全人教育致力于人类文化的创造和改造,而非复制现有文化。”

二、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现状与问题

人才培养是高职院校教育工作的出发点与落脚点,是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核心。当前我国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的目的、课程设置、人才评价等方面存在着问题,需要我们及时作出调整。

1.人才培养功利化。

从现实来看,我国职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人才培养中呈现出明显的“工具化”取向。部分高职学生倾向于机械模仿,缺乏开拓意识与创新意识,这不利于复合型技能人才的培养。在职业教育中,还存在着较为严重的“急功近利”现象,把“职业教育”单纯看作就业教育,由此职业教育很容易沦为谋求职业的工具,导致学生在科学理性与人文精神上的失衡与冲突,出现信仰困惑、精神空虚等“人文危机”。

2.课程设置狭窄化。

具体体现在,其一,实践课程受到忽视。囿于实习实训基地、资金、师资力量的不足等原因,理论课程多,而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实践课程明显不足,导致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比例失衡。其二,隐性课程未受重视。学生的知识结构,行动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等需要学校营造出相应的知识氛围、制度观念、习惯态度等,即隐性的课程,来提升学生行动能力和营造一个科学、乐观积极的精神世界。其三,学生个体需求未得到充分满足。一些职业院校在课程设置过程中过于强调社会需求,将就业导向作为就业教育,忽视了学生的内在需求。

3.人才评价单一化。

第一,评价主体单一化。在人才评估过程中,校企合作、产学结合模式下相关的企业和行业由于逐利性的本质,参与度并不高。第二,评价方式单一化。人才培养过程中,评价主要是通过考试成绩来进行总结性评价、绝对评价,容易造成对人才评价的单一化和片面性。第三,评价指标单一化,评估指标体系刚性化,评估方案落实过程中对学生品德、知识和技能的评估不足,评估过程缺乏时效性和长期性。

三、高职院校开展全人教育的路径探析

2016年,教育部在《高等职业教育质量提升报告》中指出,“要深化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实行‘文化素质+职业技能的人才培养方式”, 同时,“坚持立德树人,促进职业技能培养与职业精神养成相融合。”

1.培养目标方面。

从学校层面而言,需要学校和老师以全人教育思想为指导,将全人教育的理念渗透到高職院校人才培养的目标与内容,既要有职业技能方面的规定,又需要有职业素养方面的规定。从学生层面而言,学生自身需要摆脱实用主义的误区,通过通识课程来开阔自身视野,培养创新能力,进而形成高尚的情操、丰富的情感和健全的人格。

2.课程设置方面。

目前,从高职院校的整体课程设置来看,以全人教育为指导思想的课程主要集中体现在“军事理论”、“综合素质拓展和基本职业能力实训”、“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等综合素质类课程。课程设置还需要进一步完善,丰富课程体系,凸显职业教育的实践性与专业性等特点。以台湾龙华科技大学为例,“全人教育的内容多达二十多项,除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学习,还包括服务学习、劳作教育、专题制作、职场伦理、专案管理、创新创意、职涯分析规划、通识课程等”。

3.人才评价方面。

首先,应扩大评价主体。打破学校独揽人才评价职能的局面,形成学生自评互评、学校评价、企业考核的三位一体的局面。其次,应增加评价方式。以教育管理、职业资格鉴定、企业技术鉴定、学期项目考核等多元化评价方式为标准的评价体系。最后,应丰富评价指标。学校在确立评价指标时,能够兼顾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从而实现对学生的全面教育、引导及评价。

职业教育已经占据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成为国家输送高技能型人才的重要来源,然而高等职业教育若想持续发展,需要在未来的教育改革和发展中,引导职业教育正从能力本位走向人格本位,真正有效贯彻全人教育的理念。

参考文献

[1]徐文杰.全人教育与高职教育的有机结合[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4(12):36-39.

[2]小原国芳.小原国芳教育论著选(下卷)[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

[3]谢安邦,张东海.全人教育的缘起与思想理路[J].全球教育展望,2007(11):49-52.

[4]文辅相.文化素质教育应确立全人教育理念[J].高等教育研究,2002(1):27-30.

[5]赵珲,张云.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反思与重构——基于“全人教育”的视角[J].职业技术教育,2008(19),26-28.

[6]李小娟.高职院校高技能人才培养的理性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12(6):94-97.

作者简介:马瑞阳,女,汉族,河南郑州人,武汉职业技术学院,430070。

猜你喜欢

全人教育路径探析人才培养
基层检察院检委会规范化建设路径探析
新课标下的小学生数学自主学习路径探析
全人教育视野下的班级教育小组改革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