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生党支部主导的高职院校创业教育途径探究

2018-01-28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8年9期
关键词:党员院校高职

郑 琦

(福建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福建 福州 350007)

据统计,2018年全国高校应届毕业生更是高达820万人,比2017年增加了25万人,被称为“世上最难就业季”,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愈加严峻。创新有效的推广在校学生的创业教育、培养高素质创业型人才,提高毕业生综合竞争能力势在必行。

一、高职院校学生党支部实施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教学研究不深入

目前,创业教育在我国各高职院校起步晚、起点低、研究浅、模式散,还没有形成完善的教育模式、教育氛围和教育体系。诸多高职院校对创业教育未落到实处,造成了“学校重学业、老师轻创业、公司挑职业、学生难就业”的现象。从基层党支部建设中探索特色创业教育,主要结合支部的项目化活动开展,由党员带动,开设典型示范的创业教育“新课堂”,解决或一定程度上缓解高专学生创业问题的实际效果。

(二)教师团队缺少经验

在发达国家,主讲学生创业教育课程的教师队伍基本上都有创业、投资或者企业管理的经历,并将实际经验融入到教育教学当中,更具有指导、教育意义。反之,纵观国内高职院校,大多数的高校都缺乏有创业经验的专职教师团队。对于基层党支部,在不能迅速改变教师力量的客观困难下,注重以党支部支委为主的教师队伍培养。抓好素质高、思想过硬的思政辅导员这一年轻队伍,以务实不务虚、扎实不虚浮的态度认真对待创业教育。

(三)课程体系不健全

高职院校目前关于创业教育的教材还未完善,社会实践活动少,学生要想从创业教育中达到实际能力的提升还很有限。作为职业化特点明显、就业途径明晰、学生意向明确的高职院校来说,需要把创业教育理念在教育教学及实践等方面渗透。从基层党支部工作看,重视“横向拓思路、纵向培能力”的系统教学理念,把理论学习和实践活动培育相结合,积极探索和主动营造适合学生创业的环境氛围与实践场所,探索形成一套既符合党支部工作性质,又满足广大学生需求的创业教育教学体系。

二、高职院校学生党支部实施创业教育的可行性分析

(一)对党组织建设的巨大促进

党支部的“项目活动”是开展党建工作的重要载体,是推进党建工作的有效途径。高职院校学生党支部需要紧紧围绕新形势下创业教育的要求,结合学校办学特色和学生的特点,找准“活动”的切入点。通过积极引导学生党员在活动中“强能力、创事业”,充分调动广大在校学生党员创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最终达到帮助学生完成好创业项目。与此同时,实现创新党的组织生活形式,焕发学生党支部建设活力。

(二)对学生能力素质的锻炼培养

党的十九大强调,要“提供全方位公共就业服务,促进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农民工多渠道就业创业”。通过在党支部开展学生创业项目,由党员教师进行指导,使支部成为创业教育的核心,促进党建和人才培养实现有机融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竞争实力。活动的设置应充分考虑高职院校学生学制短、重技能、理论弱等的特点,切入学生的专业学习和实践活动。

(三)对创业教育的实际影响

通过对党员创业能力的培养,将进一步完善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创业教育体系,提高党员培养教育的生动性,使基于高职院校党支部“项目活动”的创业教育载体更加丰富。通过改善和增添高职院校内扎根校园的理论学习室、创业专题板块、创业技能训练,加上深入企业、深入社会的创业实践活动,使学生具备创业意识,创造就业机会,在实践活动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提升专业能力,激发参与热情,提高创业教育的生动性。

三、高职院校学生党支部实施创业教育的途径探究

(一)注重创业教育的“三个重点”

1.要重点开展好创业知识教育

学生党支部在课程的设置上借鉴有关国际教育的成熟经验,明确培养目标,根据高职学生理论弱、技能强的特点,注重对创业知识的系统培训。借助学校力量逐步加大投入,实现校内外创业孵化基地的建立,通过加强实践,增强高职院校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能力和创业知识的灌输,进一步提高高职院校学生适应市场竞争能力。

2.要重点加强师资力量建设

根据国内高职院校创业师资的现状,改变教师“纸上谈兵”的现象。学生党支部在开展创业教育时,一方面资源整合,加强校企合作,聘请优秀的党员企业家或是校友中成功创业者担当创业导师。另一方面是师资队伍专业化,侧重聘请有创业经验的教师任教,组建科研团队,强化学习与培训。打造一支有丰富实战经验的专兼职创业师资队伍,在实际教学中能现身说法,亲身示范创业案例,交流创业教育经验,有效提高创业教育成效。

3.要重点筹划学科内容和课程

社会要求创业者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不仅需要超前的创业意识,还要有敏锐的市场嗅觉、过硬的创业能力。就目前情况看,高职院校的创业教育在这些方面的教育内容还有较大差距。在党支部活动实施中,开设除了传统的创业课程外,可以通过多次的模拟沙盘练习、案例分析、系统知识教育,将涵盖教育学、市场学、管理学、经济学、法学等多学科的内容和要点融入实践操作,加深学生对知识点学习的印象,加强高职学生的综合素养。

(二)抓好创业教育的“三个结合”

1.创业教育要与党性锻炼相结合

剥离以往的创业教育模式,充分利用支部活动内容的重要媒介,搭建党性修养平台,打造创业教育和党性建设齐头并进的双局面。以学生党员为发起人,在学生党支部中开展“争建创业干事型党组织”“争当创业干事型党员”等以创业为主题的活动。通过申报学生党员创业工作室,开展与创业有关的比赛、交流会、模拟沙盘等实践活动,加强学生党员的创业实战经验,并建立“党员创业金点子展示栏”“党员创业成果示范岗”加以宣传创业成果、鼓励创业热情。在丰富党支部活动内容的基础上,进一步发挥学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并在项目实施中由党员影响辐射身边群众,真正使活动达到教育的效果,提升活动成效。

2.创业教育要与专业优势相结合

创业教育要结合高职高专学生的技能突出的特点,注重引导学生发挥自身专业优势,在设计项目内容时做到学以致用。以福建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设置的专业为例,艺术类专业可以开办专业性的培训机构,学前教育专业开办亲子体验、幼儿托管、早教机构、幼儿教育等实践服务项目,外语专业可以开展社区英语培训、课外辅导或趣味口语等项目。这些创业实践基于党员们的专业特长,将自身掌握的专业技能投放到实际生产,不仅有效提高创业项目成功性,也进一步实现党员自我价值。

3.创业教育要与服务社会相结合

服务社会作为高校三大服务之一,在创业社会实践过程中,党员不仅要培养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还要凭借创业项目去服务社会。例如,福建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可充分结合特色专业,开展早教、幼儿教育、舞蹈、美术、英语等培训,服务幼儿教育市场。本着这一理念,结合市场导向,在创业教育中融入服务社会的意识,激发学生党支部的活力,也促进高职院校面向市场经济和社会需求的功能延伸。

(三)实践创业教育的“三部曲”

1.以人为本,树立新的人才观

高职生与本科生相比而言,前者的应试能力普遍低于后者,但高职生的特点是这一群体的创造性和实用性能力比较好,具有较强的创业潜力。因此,高职院校应坚持以人为本,不断深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树立新型的人才观和教育观,积极开展创业教育,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倡导学生参与创业,提升学生的创业能力,使学生在创业的过程中不断实现个人价值。

2.深化改革,促进创业教育发展

促进创业教育发展,需要对高职院校创业教育进行深化改革。一是制度改革,出台扶持政策、制定激励机制。二是教学改革,调整创业教育内容设置,建立专业化、专兼职相结合、构建“双师型”的创业教育师资队伍。三是机构改革,建立创业教育管理机构,创建创业孵化园。四是文化改革,营造尊师重教、人人乐于参与创业的良好校园文化氛围。

3.有机结合,营造良好的创业氛围

以学生党支部为主导的创业团队,有效弥补了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的缺失,是全校实施创业教育的有效载体。同时,通过学校的舆论宣传,创造更多的机会让其他学生接触和了解创业教育,以现有的校园文化宣传平台为依托,并以各类创业主题比赛、实践活动为契机,举办校内优秀创业项目选拔赛等活动,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增强党员先进性意识,营造良好的创业氛围,丰富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渠道与途径。

猜你喜欢

党员院校高职
我是党员向我看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战“疫”期间基于高职线上教学的分析与思考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如何将微课融入高职钢琴课堂教学
转移党员组织关系的要求
党员标准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