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就业指导工作中开展风险教育的意义及途径研究

2018-01-28王璐琨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8年9期
关键词:就业指导用人单位大学生

吴 浩,王璐琨

(1.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建筑设计与装饰学院,江苏 徐州 221116;2.九州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徐州 221116)

目前,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整个社会的诸多风险正在逐步显现,给整个社会带来更多的不确定因素,加之就业市场的日益多元化,就业压力持续增加,使社会阅历较浅的大学生在求职过程更容易遇到各种风险,对他们的风险意识、风险分析及处置能力都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增强学生在就业过程中的抗风险能力,在就业指导工作中增加风险意识教育意义重大。

一、就业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风险

(一)失业或创业失败的风险

随着产业升级,企业对大学毕业生的要求也在逐步提升,就业竞争压力不断增加,与拥有工作经验的老员工相比,应届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中缺乏职场竞争力。加之目前高校的专业设置与就业市场脱节,甚至出现“毕业即失业”的极端现象。尤其是部分综合素质不高、求职能力不强的学生,更加难以找到理想的工作,加之部分学生在就业过程中不能够进行准确定位,这些都使学生失业的风险增加,使家庭承受教育投入与产出不匹配的后果,增加家庭负担。

此外,在就业过程中,除了直接就业之外,在国家“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号召下,部分学生在未掌握基本的创业知识、技能,不了解创业项目的情况下,盲目跟风,增加创业失败的风险,浪费创业资源,甚至影响社会对大学生创业的态度和观感。

(二)求职过程中被骗的风险

现有的高等教育体系与基础教育之间的衔接非常紧密,导致大学生在就业之前都是在校园中度过,没有任何社会阅历,缺乏足够的社会经验,面对纷繁复杂的就业市场,其掌握的辨别能力就非常有限。虽然大学生在知识储备方面处于较高的水平,但心智大多仍未成熟,思想比较单纯,加之就业形势严峻,求职心切往往使其放松警惕。同时,社会上的各种传销组织恰恰利用了大学生的这种心态,以高薪、迅速致富等为诱饵,通过精心设计的骗局,诱骗找工作的大学生陷入传销陷阱,使不少大学生不仅没有找到工作,反而被其洗脑,轻则损失钱财,重则继续骗取周围同学、亲人、朋友进入组织,甚至出现生命危险,产生了各种各样的社会问题,对家庭、学校、社会都产生了诸多不利影响。而且一旦陷入传销组织,很难重新走出。除了传销这种比较极端的就业风险之外,大学生还容易在就业过程中遇到诸如钱色被骗、个人信息被骗、个人成果被骗等多种被骗的情况。

(三)就业权益受损的风险

落入传销组织、被中介和网络诈骗在整个就业过程所遇风险中所占的比例相对较小,在就业过程中遇到最多的风险类型是就业权益受到侵害。在就业市场中,用人单位掌握更多的就业信息,与大学毕业生之间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没有太多社会经验和劳动法律知识的大学生明显处于劣势,在寻找工作的过程中很难辨别用人单位提供岗位所包含的薪酬、福利、劳动保障等信息的真实性。一些招聘动机不纯的用人单位就会利用大学生对劳动法律知识不熟悉的情况,采用不签订、拖延签订劳动合同或者签订不对等劳动合同等方式,规避企业的责任,增加大学生就业中的权益保障风险。如在合同中只规定求职者违约责任,而不提用人单位责任;或者设置不合理的工作要求约束,达到延长试用期或者试用期后直接辞退的目的;或者在入职后无薪酬加班,不缴纳或少缴纳“五险一金”等,这些行为都严重侵害了大学生的就业权益,加剧了学生对融入社会的恐惧和不信任。这些都与大学生就业风险教育有密切关系。

二、就业指导中开展风险教育的意义和作用

(一)有利于学生提升规避就业风险的能力

在风险社会背景下,大学生面临就业的各种不确定因素和各种各样的就业风险和陷阱,通过各种途径和手段,对大学生开展风险教育,帮助其正确认识到就业过程中可能遭遇的各种风险,对可能面临的就业风险保持一定的警惕性。这样做有利于大学生提高规避相关风险的能力。例如,在就业指导工作中,加大对就业形势和创业风险的分析,有利于学生正确认识就业的难点和创业可能遇到的障碍,可以在进行就业和创业之前对后续的工作有所了解,提高自身分析风险的能力;加入针对传销辨识方面的知识传授,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识别招聘中的骗局,避免落入传销组织。总之,通过教育培养学生的风险意识,促使学生形成在行为选择之前先进行风险预测和决策的习惯,使他们通过预测尽可能降低对事物及其未来发展趋势的无知程度,这是进行风险教育的基本预防作用。

(二)有利于学生降低就业风险维权成本

除了有利于提升学生辨识就业风险的能力和培养风险思维的习惯之外,开展风险教育还有利于学生能够更好地保护自己的权益,更快融入职场中去,也可以降低学生在权益受到侵害时的风险成本。目前,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系列的财产损失、人身伤害等风险,如果能够在学校接受到比较专业的风险教育,帮助其正确认识就业风险,在与用人单位进行交流、沟通时形成保留维权证据的习惯,做到防范于未然,降低解决后续就业风险的维权成本,同时帮助其树立良好的心态,勇敢地面对就业风险,即使在风险出现时也不要紧张,能够以较小的代价化解风险,逐步提升学生面临风险的处置能力。例如,在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时,如果接受过相关风险和法律教育,就能够认真、仔细地审核相关文件,避免对自身不利条款的加入,使后续出现违约等情况时无需承担超出自身能力的代价。

(三)有利于降低学校就业指导工作成本和就业风险事件发生的概率

对学生而言,开展风险教育能够帮助其规避就业、创业过程中的多种风险。对学校而言,开展风险教育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实现顺利就业,还能够降低学校就业指导工作成本和就业意外事件发生的概率。高校是学生从校园走向社会的最后一个教育阶段,这个阶段要实现无缝衔接就需要将就业指导工作做得比较扎实,但目前的状况是各高校就业指导人员短缺,学生在就业中遇到的各种问题、风险不能够及时得到指导,导致了很多与就业相关的意外事件的发生。如由于遇到诈骗导致的心理异常、落入传销组织的身心伤害等,还有一些在校生的创业项目缺乏风险意识的教育,导致盲目创业失败,这些事情在发生之后,学校都要付出更多的人力和物力去解决。如果能够加强风险教育,可以使很多事情杜绝在萌芽状态,也会减轻学校在就业指导方面的负担,减少风险事件的发生。

三、就业指导中开展风险教育的实现途径

各高校就业指导部门都投入了大量的精力来帮助学生联系用人单位、筛选岗位,这是把好了就业的第一关,是降低就业风险的外部手段,而风险教育则是从内在帮助学生形成对就业风险的重视和警惕。具体而言,风险教育可以通过以下几种途径来实现:

(一)加强传统课堂教育

传统课堂教育仍然是学生获得各种知识的主要途径。各高校为了帮助学生顺利就业、创业,都开设了就业和创业指导类课程。在现有的课程内容中,已经涉及了如何防止落入传销组织、如何保障自身的就业权益、如何防止就业过程中的诈骗等等内容,但大多仅做简单介绍,课程的重点还在于如何增加就业技能、如何制作简历以及面试技巧等,尤其是对进入职场后可能遇到的与用人单位、创业合作伙伴等方面可能出现的风险涉及很少。在这方面可以进行适度的增加,尤其是防诈骗的内容需要作为单独的章节来进行讲授,并多增加相关案例,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能够在学校中多了解和学习就业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风险,完成相应理论知识的学习,提高就业中的警惕性。

(二)开展专题、个性化教育

课堂教学是风险教育的基础,其优势是覆盖面广、知识量大,但因为学生对整个就业类课程的关注点主要在就业形势和如何找到工作方面,这就使以课堂形式开展的风险教育效果大打折扣,对部分学生并未起到相应的风险警示作用。这就需要就业指导部门开展更多的专题化、个性化的风险教育对课堂教学进行补充。具体而言,可以充分利用学生的班会、团课、专题讲座等方式开展专题活动,以某个案例或者热点事件为切入点,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把某类风险分析透彻,并结合学生自身特点提出建议;还可以参考心理咨询室的工作模式,搭建就业指导工作室,在工作室咨询工作中将风险教育融入其中,真正做到从课堂到课后的时间都能够让学生接触到就业中可能出现的风险,进一步增强其风险意识,使学生能够真正将其融入到自己的内心。

(三)增加情景式风险教育

课堂教学和专题、个性化教学能够实现风险教育的全覆盖,但由于这两种途径都强调的是知识的灌输,学生参与度比较低,如果能够通过一些情景式教学的方式,让学生对风险教育能够有更深的体会,效果比单纯的理论讲授更好。学校可以通过社团或者在课堂中融入的途径,模拟现实的就业风险,如模拟传销案例,让学生通过资料查询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切身体会传销的危险,还可以进行就业权益维权场景模拟,让学生的理论知识投射到现实中,增加其对就业风险的体验感,留下深刻的印象。此外,针对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个人身份信息被盗用的情况,还可以适当增加部分金融知识的融入,增强个人信息的保护意识。

(四)增加社会、职场实践经历

理论上的学习是增强风险教育的基础,在提升学生风险意识的途径中,还需要增加学生的实际体验才能让学生体会到就业中的各种风险。如在寒暑假社会实践中,让学生能够去尝试就业信息收集,到企业参加面试,与用人单位签订短期用工协议等一系列工作,真正在实践中了解就业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还可以通过短期工作了解企业的基本运行规律,便于今后在就业过程中规避可能导致自身权益受损的风险点,也有利于实现学生身份向职场人的顺利过渡。

我们应将大学生就业风险教育当作一项重点工作常抓不懈,把工作做细、做实。通过各种途径加强大学生关于就业风险的教育,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提高就业过程中的警惕性,树立良好的心态,敢于直面就业中的各种风险并能够知道应对的举措,提升化解风险的能力,也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学校的发展、社会的稳定具有积极意义。

猜你喜欢

就业指导用人单位大学生
案例教学法在翻转课堂中的应用初探——以大学生就业指导课为例
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工作开展对策探讨
性骚扰的用人单位法律责任研究
略谈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的重要性
餐厅经营模式多样 事先分清用人单位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高校辅导员在就业指导工作中作用探究
集体合同纠纷,用人单位“三不能”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