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产教融合的“三位一体”高职院校创业实践教育体系研究

2018-01-28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8年9期
关键词:三位一体产教体系

高 阳

(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淮安 223003)

在整个创业教育中,教育活动的有效开展扮演着极其重要角色。创业实践教育期望将学生放到真实创业环境亲身体验创业实践活动内涵,并在此过程中保证学生能够通过活动强化创业实践能力和素质。现阶段,摆在高职院校创业实践教育改革进程面前棘手的问题较多,其中人才培养的“瓶颈性”难题则使创业实践教育有效开展。高职创业实践教育需要面对缺乏针对性、系统性、全员性等难题的困扰,而这些难题都已经成为学生创业实践项目可持续性发展的制约因素。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进一步加深校企合作和产教融合的深度,高等教育应最大力度培养复合型、技能型等专业人才,让经济发展拥有充足人才支撑,主动适应经济社会转型发展新常态,充分发挥企业主体在技能型人才培养中的作用,是高职院校生存、发展的内在需要,是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层次,强化大学生创业实践素质和能力的必要环节。目前,各高校的创业实践教育体系内容不一,侧重点也不尽相同。本文通过分析产教深度融合是高职院校进行创业实践教育的必然选择以及在开展此类教育时实现政、校、社“三位一体”互动机制,以产教融合为核心凝聚“三位一体”共同作用的高职院校创业实践教育体系,以期为我国高职院校创业实践教育体系的构建提供参考,推进我国高职院校创业实践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一、高职院校现阶段创业实践教育面临的问题与障碍

虽然国内创业实践教育在新的教育时期内阶段性成果斐然,部分高校也在整个课程体系内纳入了创业实践教育,但客观情况是,此类教育才刚刚出现在我国教育体系中,大部分问题和障碍亟待人们着手解决。集中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创业实践教育体制尚未完全形成

一些高校在纳入创业实践教育课程后,都开始将精力放到相关课程开发上,同时构建部分可行性项目用来支持学生实践。但现实情况不尽如人意,创业实践教育一直处在初级的零散分布状态,学生参与感薄弱,且受益面覆盖范围小,系统性创业导向教育实践体系尚处于研发阶段。

1.创业实践教育课程缺失。由于纳入时间较晚,此类课程大部分以选修课出现在高校课堂。虽然高校学生在大学课程中会接触到部分同创业相关的教材内容,较为典型的就是企业管理、营销策划等,但创业实践教育仍然处在大学课程的边缘。作为综合课程中的一员,创业实践教育缺乏渗透和交叉性,致使学生从中所学较为零散。一些学生在学习完成后仍然不熟悉公司政策法规,对“合伙人”团队中各个责任主体间利益划分较为模糊。

2.高水平创业实践教育团队建设力度较弱。部分高校的创业实践教育师资仍然侧重于理论,自身并不具备扎实的实践素质,专业水平足够基础上,其创业、投资实践经验无法满足创业实践教育的综合性特征。

3.师生交流机制流于表面。大学生对刚刚兴起的创业实践课程没有太高热情,参与到该课程的主动性较弱,对教师教授的理论知识理解不够。

4.创业实践教育指导老师多为专任教师,日常教学任务繁重,无法深入到创业团队中进行指导,长期扮演着旁观者角色,既浪费创业学生时间和精力,又容易耗费导致教学资源的浪费。

(二)缺乏创业实践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深度融合

成功的创业项目必须要保证创业方向和专业知识形成合力。但是,受限于国内招生政策和模式,高校创业实践教育出现的高校课堂上时多表现为第二课堂。专业教育在同创业实践教育对接上存在很多疏漏之处,一些学生参与活动仅仅是为了完成“创业任务”,无法接触自己的专业。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创业实践教育在实施中缺少专业教育。我国在教育事业中开展创业实践教育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在与专业教育融合的方面还存在许多的问题。专业教育作为发展创业实践教育的基础,必须做好专业教育的改革,将创业实践教育带入高校教育中。

第二,专业教育与创业实践教育偏离。在专业教育与创业实践教育的融合中,专业教育仅是在教材中添加几篇关于创业实践的教育课程,并没有与专业教育构建联系,还是独立的两种教育机制,没有发挥良好的教学作用。有些构建专业教育与创业实践教育理念关联的高校,也只是在教学理念中列举一系列的创业实践例子,而这样的举例教学在教育中并没有起到什么作用,对专业教育也没有什么帮助。对大学生来讲,这些创业实践教育理念对未来并没有起到任何帮助作用。在专业教育中融入大量的创业实践的理念,没有将理念带入实际,造成了理念与实际脱节的情况,使专业教育与创业实践教育偏离。

第三,创业实践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理念与实践脱节。拥有创业实践能力的高水平专业人才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很多高校教育在理念上重视两者的融合,但在具体实践中还没有相应的措施和手段。高职院校在专业教育中融入创业实践教育理论的同时,需要开展一系列实践活动,将理念与实践结合起来,为大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增强大学生的创业实践能力的同时,使大学生对专业知识学习的兴趣也有所提高。

(三)创业实践教育与社会需求相脱节

很多高校都希望能够借助创业来完成快速就业的教学目标。依靠学生创办的公司来解决部分就业问题。但是这种流露出功利性的探索同学生创业精神背道而驰。部分学生开展创业项目时,往往会借助家族资源和人脉或者是教师的科研成果。在学校政策优惠扶持下,这些创业项目初期会获得短暂的快速发展,但从项目长期发展来看,孵化期过后,真正在社会上存活下来创业项目极少,会极大程度地影响到创业项目的可持续性。

(四)创业实践教育缺少与政府、社会良性互动的机制

部分高职院校并未过多重视“三位一体”配套服务体系建设,导致学生的创业项目直接脱离于政府和企业,向前发展举步维艰。一方面,高职院校在创业实践教育上师资配备水平低,严重缺少市场推广和实践经验,并未针对创业实践开展针对性调研、实战,而且无法提供校企联合构建对接平台,对学生创业实践指导能力颇弱。另一方面,高校解读政府优惠政策不够深入,忽视政府平台作用,即使学生饱含满腔创业热情,但受限于资金和技术,最终导致一些创业项目职能夭折。这些问题集中表现为,创业实践教育在针对性、全员性和整体性上水平低,拖慢了创业实践项目可持续发展脚步。

二、产教深度融合是高职院校进行创业实践教育的必然选择

未来30年,新零售、新制造、新技术、新能源、新金融将在中国乃至世界经济、政治圈当中影响力飙升。新零售,就是对新时期内零售业的重新解读,早期卖商品,未来销售服务;新制造,是对早期生产中的规模化、标准化、流水线等概念的重新定义,未来生产中会出现更多定制化生产,大数据出现后,传统制造业所经受的冲击力已超过电商对零售业的冲击力;新金融,过去金融是“二八理论”,未来是“八二理论”,必须建立各种各样以数据为基础的信用体系上;新技术,早期我们印象中的强大技术可能在未来变为普通技术,甚至淘汰技术。在很多人对IT的真实内涵不够清楚的今天,我们已经迈步进入DT时代;新能源,第一次工业革命,在煤炭推动下形成了工厂的商业模式,第二次工业革命,在石油推动下形成公司的商业模式,未来能源将会变为数据,在数据支持下创新才具有可能。产业的“重新定义”必然导致职业教育的迭代升级。高职院校传统的专业,如市场营销、电子商务、计算机技术、机械制造、金融会计等,在大数据时代必将面临“脱胎换骨”“新换代”的变革。由于这些专业的院校覆盖面广,招收学生数量多,高职院校创业实践教育的成功于否,在一定意义上取决于高职教育能否真正实现“产教深度融合”。基本上不研究产业变化,不紧跟产业发展,不适时调整课程结构以对接产业需求,不会有真正的产教融合,不会有成功的创业实践教育。

第一,基于“产教融合”的创业实践教育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校企合作,它对接的不是某个企业的标准,而是强调技术的社会性,教学采用社会(产业、行业、团体)标准。由此,提出了制定社会(产业、行业、团体)标准的紧迫性,在此之前奢谈“产教融合”是十分困难,甚至是不切实际的。不少院校的“订单培养”“现代学徒制”等立足于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最终都由于仅仅对接某个企业,其教学标准的适用范围过于狭窄,而企业又无法每年接受规模性的毕业生,因而无法持续。此外,大部分三、四线城市的高职院校根本找不到能够开展长期合作的大型企业,但这并不等于说这些院校无法实现“产教融合”,无法进行创业实践教育,其关键是要制定符合行业企业需求的教学标准。

第二,以“产教融合”为核心的创业实践教育同传统实践教育相比,它抛弃了以方针为主或者是单向技能训练为主的教育模式,要求每个学生进入到真实岗位上磨练,而且这还是教学计划一项必不可少的内容。教师需要按照新要求、新目标设置教学活动,并以成功效益和产品质量作为衡量学业水平标准之一。在这种新型模式中学习和工作相融合,做人和做事相一致,通用能力和专业能力合二为一,在教学中让创业能力、素质教育、综合素质教育知识外化于行。我们长期困惑于素质教育、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相融相成,其实,在“产教融合”的环境下,这种“相融相成”并非遥不可及。素质教育不是简单地通过开设一些课程就能够实现的,提高学生职业素质行之有效的主要路径,就是在“产教深度融合”背景下的真实的实战性的项目训练。

第三,基于“产教融合”的创业实践教育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顶岗实习,它需要在系和专业的层面,自觉、自然、有效地融入有关的产业活动,同时把产业理念、产业技术、产业文化、产业力量引入教学活动,参与育人过程,从而导致高职教育的运行和发展模式发生质的变革。

显然,基于“产教融合”的创业实践教育意义深远,要求更高,完全依靠院校自身是很难实现的,需要政府、社会更高级的顶层设计和政策支持,形成政府、社会、学校“三位一体”的互动服务机制,才能深化促进校企合作体制机制改革,从而进行产教深度融合,且符合产业需求的创业实践教育。

三、政府、社会、学校“三位一体”的互动机制

高职院校在开展有效的创业实践教育过程中,当务之急就是构建系统性创业发展机制。笔者在进行本文研究过程中认为,在开展创业实践教育过程中,应该将高职院校、学会、行业组织、政府等多种力量整合到一起,在一致目标引领下让社会能够获得多样化应用型人才。依靠多力量平台和协作机制,在政府、行业组织等力量推动下多头并举,明确各个责任主体在整体力量中的权责,发挥探索精神追求育人新途径。要想提升学校、政府和社会等多股力量的凝聚力和作用力,一方面需要具备相应的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另一方面还需要构建“三位一体”创业实践体系。

在该体系中,发挥主导作用的应当是政府。政府应该在高职院校创业实践教育中做好领导工作,因为该项教育关乎大学生真实利益,关系到改革发展后备力量储备,这是各级政府所应该认真践行的职责。政府在退出多样性创业优惠政策基础上,还要为广大创业大学生提供必要的创业环境,从未来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新格局做好顶层设计。

在该体系中,作为实践主体的企业和社会应当整合资源。高职院校创业实践教育应该通过相应措施强化企业参与性。企业作为该体系建设最直接受益者,在整个创业实践体系中是最重要主体。只有调动企业在该体系中积极性,促成校企构建创业实践教育平台,增强校企联合的目的性和全员性,才可以真正践行高职院校创业实践教育最终目标,也才可以填补社会对高层次专业人才需求的巨大缺口。

在该体系中,学校作为创业实践教育核心应当夯实基础。高职院校是创业实践教育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学校应该紧贴社会和企业需要开展针对性教育,并在市场经济检验下不断提升教育质量。高职教育需要调动每一份智力优势,打造品牌化创业实践教育课程,同企业构建生态性互动机制,让创业实践人才能力贴合社会和企业需求,助推创新驱动战略高速发展。

创业实践教育作为一项系统性教育工程,其作用的发挥离不开成熟教育体系的支撑,这也是提升高职院校主导作用、强化政府政策保障作用、巩固社会支持作用的要求。打造“三位一体”创业教育实践系统,保证创业实践教育体系形成多方互动、开放性特质,保证创业实践教育环境不断优化,依靠系统性教育活动带动大学生创业能力稳步提升,让创业教育真正在高职院校落地生根,成为高职院校培养创业创新人才的一个品牌形象。

四、基于产教融合构建“三位一体”创业实践教育体系的对策建议

基于当前产业的“重新定义”,产教融合的迭代升级,在处理创业实践教育面前的障碍和困难时,应该保证“三位一体”教育体系建设先行。这时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推进:

(一)政府层面

政府作为创业政策的唯一制定者,为保证创业实践教育体系建设就应该积极分析当前形势,推动创业政策制定落实,提升大学生创业教育政策在整个教育体系中的保障职能。中央和地方政府应立足当前优惠政策体系,积极梳理当前创业创新条件,尽最大可能扶持和鼓励大学生步入自主创业行列。在政策制定和落实中提升其系统性,保证每个大学生在创业始终都拥可以获得相应的法律和制度保障,以此来强化创业政策在大学生创业项目中的支撑力。整合当前作用于大学生创业部门职责,提升部门协调力,彻底根治政策分散、行动力不足的难题。政府还应该联合金融部门设立大学生创业担保基金,解决大学生在创业初期遭遇到的贷款担保难题。另外,还要定期组织开展专业化创业培训,为大学生带来专业的创业政策咨询、创业指导、跟踪辅导等服务。

(二)社会层面

社会作为创业实践的最重要阵地,它对创业教育的支持力度直接决定了创业教育前行距离,反映了社会支持功能的发挥效果。作为复杂的综合性工程,大学生创业实践教育不能单靠大学和政府,而必须要融入全社会力量,企业家、行业组织、协会、家长等都应该参与其中。首先,集合全社会力量营造重创业、敢创业的舆论氛围,让社会每个个体都意识到创业实践教育的必要性和关键性,尤其是大学生家长,要摒弃“铁饭碗”这种落实思想,让大学生创业能够获得来自家庭的支持。其次,企业作为各项社会资源的使用者和创造者,应该调动自身资金、技术优势,根据需求走进校园,参与到学校的人才培养计划中,同学校一道构建模拟演习基地,组织企业家创业讲座,为大学生创业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然后,创业协会、非盈利组织对大学生创业的支持不容忽视。要在分析全社会人才需求基础上构建多层次创业教育机构,培训师资,同高校教师一同研究教学方法和材料等,更为重要的是,要融入到大学生创业培训项目当中。最后,引导更多社会力量进入大学生创业基金项目中,要构建创业成果转化渠道,利用好校友捐款等,让优秀大学生创业项目得到稳固的资金保障。

(三)学校层面

国内创业实践教育仍然处在积极探索的初级阶段,创业实践教育体系还存在很多需要完善之处。高职院校应该最大程度调动大学生创业实践教育主导力度,并不断在以下几个方面努力:第一,转变教育理念。坚持教学改革深化工作,将创业实践教育当作是全社会创业品质提升的动力源。让当代大学生通过创业实践教育能够将创业知识和品质深化于心,并且作为主阵地更要为大学生创业实践带来优质政策和环境保障。第二,整合当前力量,扩展合作广度,打造系统性、先进化创业实践教育体系。各高校应积极筹建“创业学”学科发展,对当前学科隶属进行梳理,推动高校教材和课程体系整体性建设,保证创业教育课程能够从理论到实践都处在学科前沿。要让整体国情和地方特色内涵实现对接,以此来形成独具特色,且可以使用多样性经济环境的创业实践教育模式。第三,稳固提升创业教育师资队伍水平,高校也应该围绕未来创业实践教育打造一支高素质、产教结合的师资力量。一方面,组织企业家、专家对师资队伍开展专业培训,让教师创业知识体系更为稳固,高校也应该鼓励创业教师融入到创业大潮中,让教师在亲身创业中反哺教学研究;另一方面,高校同企业家、专家、校友企业家保持沟通联系,聘请部分有名望人物担任兼职教师,引导他们融入到产教融合体系建设中来。第四,改革创业教育形式,要在原有的课堂教育基础上,增添创业模拟训练、报告会、讲座、论坛、素质拓展等多种富有趣味的教育形式,让大学生创业实践能力依靠多种途径得到强化。

在未来的高职教育体系中,创业实践教育秉承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发展理念必定会大放异彩。但受制于当前教育制度、社会力量、政府支持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创业实践教育在摸索中不断碰壁。本文旨在依靠建立“三位一体”创业实践教育体系作为解决高职院校创业实践教育“瓶颈”的出路,以此来提升社会创业气息,让更多大学生勇敢地投身到创业大军中来。

猜你喜欢

三位一体产教体系
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产教融合 商以富国
构建体系,举一反三
基于产教结合下的中职电子教学研究
产教融合:时尚产业的蜕变之路
基于“三位一体”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下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途径研究
论“有趣、有用、有效”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在商务礼仪课程中的运用
浅析高职院校三位一体航空服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曲线运动”知识体系和方法指导
“三位一体”德育教育体系评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