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的生成机制

2018-01-28李轩航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8年9期
关键词:机制思政心理

李轩航

(辽宁装备制造职业技术学院,辽宁 沈阳 110161)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提出“让人民群众拥有更多的获得感”,此后,获得感成了学者们关心的热门话题,学者们就“获得感”这一话题进行了许多研究。思政教育获得感是学生在思政教育实践中所产生的收获体验或正向感受,包括心理、思想、行为等方面的获得感。思政教育获得感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中生成的,是“期望——参与——满足”的内生机制和“期望——整合——共建”的外生机制相互交织的产物。思政教育获得感拓展了思政教育研究的问题区域,为思政教育研究提供了新视角,因此应当从获得感视角研究思政教育问题,探索思政教育获得感的生成机制。

一、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的表现形式

首先,思政教育的心理获得感。心理活动是个体思想品德形成的内在依据,也是思政教育活动的重要前提。思政教育的目的是为了改变个体的思想认识、道德心理、道德情感等。通常情况下,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能将思政教育内容内化为学生的道德认知、道德情感等,使学生形成善恶、美丑、对错等价值观念,产生一种心理获得感。比如,在思政教育实践中,学生会产生心理冲突、情感变化、认知改变等,这些都会影响学生的政治观、道德观、价值观等,使学生产生思政教育获得感。其次,思政教育的思想获得感。思想认识和实践活动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只有当个体的感性认识、实践经验等积累到一定程度后,才可能形成理性认识和思想观念。同样,在思政教育实践中,当学生拥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思想感悟之后,就会产生思想获得感。比如,在学生经常参加思政教育实践后,就会产生“人生的意义是什么?”“世界的本质是什么?”“自己应当拥有什么样的道德?”等生活思考,进而形成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产生一种思想满足感。最后,思政教育的行为获得感。思政教育能够满足学生的行为需要,使学生形成履行道德规范的行为方式和习惯,将学生的心理获得感和思想获得感以行为模式的方式固定下来。比如,在思政教育实践中,学生会产生改造自我、战胜自我的满足感和成就感,进而改变自己的认知结构、行为模式等。

二、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生成机制的构成要素

从唯物辩证法视角看,思政教育获得感是思政教育实践活动和个体的心理体验、思想认识、行为方式等相互作用的结果,是内生和外生两种机制相互作用中生成的。因此,应当从内外两方面分析思政教育获得感的生成机制,把握思政教育获得感的内在本质和构成要素。

(一)思政教育获得感的内生机制

思政教育获得感是在“期望——参与——认同”中生成的,学生接触和体验思政教育内容时往往会产生某种预期,这种预期往往带有某种情感色彩和非理性因素,表达了“自己是什么样的”“应当成为什么样”等心理预期。比如,在思政教育实践中,学生往往会根据自己的心理预期参加思政教育活动,并在实践活动中获得某种感受和体验,以自己的亲身感受验证自己的心理预期是否能够实现,如果学生能够实现自己的心理预期,就能够产生某种心理获得感。从总体上看,学生的思政教育获得感是学生对思政教育的内容、活动方式、实践效果的主观感受,也是个体对从自身需要出发形成的预期,有什么样的自我需要就有什么样的期望。从时间维度上看,思政教育获得感包括过程获得感和结果获得感两种形式。其中,过程获得感是学生在思政教育实践中产生的满足感和愉悦感,这种获得感能够增加学生对思政教育实践活动的兴趣爱好;结果获得感是学生对思政教育实践结果的满足感与获得感,当学生对思政教育的需要和期望之间的差异越小,学生的结果获得感就越强烈,就越能够从思政教育中获得价值体验和心理愉悦,并将思想政治教育观念内化为自己的思想意识、情感体验和价值信仰。从本质上看,思政教育获得感源于学生思政教育需要的满足,马克思曾说过:“人总是从自己的需要而做事的,否则他就什么也不做,思想离开人的需要,就会让自己出丑”。思政教育是以学生的实际利益需要、思政教育诉求为出发点的,只有将思政教育目标与个体的利益诉求、思想需求等结合起来,才能使学生产生思政教育获得感,产生思政教育“对我有用”的价值判断和思想情怀。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客观获得、需求满足与主观感受、价值认同等融合在一起,就会形成“获得”“感”的有机统一。

(二)思政教育获得感的外生机制

外生机制是思政教育获得感的外在动力源泉,是在“期望——整合——共建”的实践活动中生成的,这些外生因素包括教师的期望、教育内容、教育情境等。首先,教师的教学期望。学生在组织、开展思政教育实践中,往往对教育实践效果产生某种心理预期,这种预期往往是思政教育获得感生成的外生变量。教师对思政教育活动“应当成为什么样”“学到什么程度”的心理期待,它直接决定着教师对教育内容、方法、载体、路径的选择和使用,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思政教育获得感。其次,思政教育资源整合情况。在思政教育实践中,教育资源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思政教育体验,充分的思政教育资源往往能够带给学生良好的思政教育体验,激发学生的思政教育兴趣。在思政教育活动中优化各种资源配置,往往能够改善学生的思政教育实践体验,促进思政教育效果最大化。比如,在参观革命纪念馆、烈士陵园等思政教育活动中,生动形象的解说、形象逼真的事例等,往往能够强化学生对中国革命史、党的革命历程的直观体验和思想认识,强化学生的思政教育获得感。最后,思政教育实践环境改造。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特定的外部环境,特别是外在的社会环境往往会影响个体的思想观念、情感体验、价值信仰等。对思政教育而言,良好的教育环境往往会是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情感体验、价值信仰、政治意识等;反之,则会使学生形成不良的情绪体验、价值信仰、政治意识等。特别是在互联网时代境遇下,网络平台、社交媒体等成了学生生存与发展的重要方式,也是学生的思政教育获得感产生的重要源泉。

三、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生成机制的培育路径

(一)实现思政教育的供给和需求的无缝衔接

思政教育活动是以学生和教师的双向互动为主要特征的教育活动。在这个教育活动中,只有不断地向学生推送优质的教育内容,才能更好地满足学生的思政教育需要,使学生产生思政教育获得感。马克思曾说过:“理论的实现程度,直接取决于理论满足人们需要的程度”。所以,在思政教育活动中,教育者应当以学生的思政教育需要为出发点,优化思政教育内容,培养学生的思政教育获得感,将思政教育内容转化为学生的思想认识、情感体验、价值信仰、政治观念等。比如,应当摸清学生的心理特征、学习需要、真实需求等,将教师的“所期”、学生的“所期”结合起来,针对性地理路子、开药方,化解思政教育活动中的“水土不服”“消化不良”等问题。再如,应当将教师的“所给”和学生的“所获”结合起来,将枯燥乏味的思政教育理论转化为生动具体、丰富多彩、情感饱满的思政教育案例、情境、活动等,以便更好地满足学生的感官体验和情感诉求,强化学生的思政教育满足感。

(二)发挥思政教育的纵向和横向的整合效应

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学生获得信息和知识的途径越来越多,许多学生都面临着信息过剩、知识爆炸的烦恼。在这种情况下,枯燥乏味、空洞无物的思政教育活动必然会引起学生的排斥和反感,这就要求教师不断优化思政教育内容、方式、载体、活动等,以高质量、高预期的思政教育活动培育学生的思政教育获得感。所以,应当充分整合思政教育资源,将思政教育的横向整合和纵向统筹统一起来,为思政教育注入强大而持久的发展动力。在宏观层面,应当加强思政教育的顶层设计,打破思政教育管理中的条块分割、区域阻隔等问题,将思政教育融入学校教育的各个层面和领域,建构“大思政”的育人格局。在微观层面,应当充分将各个思政教育部门的关系理顺,化解思政教育中的越位、缺位、错位等问题,解决教师或部门在思政教育活动中的相互摩擦、管理不畅等问题。

(三)促进思政教育的认识和行动的同向互动

思政教育获得感涉及学生的主观感受、实际获得两方面内容,也是在学生的主观感受和实际获得的交互作用中生成的。所以,在思政教育活动中,应当正确审视思政教育获得感的内容及形式,将学生的主观感受、情感体验、思想认识、行为习惯等获得感结合起来,通过高质量的思政教育活动提高思政教育的有效性,培育学生积极向上的思政教育获得感。比如,在思政教育活动中,应当以高质量的内容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增强学生的思政教育获得感,而不能以八卦新闻、戏虐反讽、搞笑段子等方式迎合学生。应当坚决反对在思政教育课堂上兜售西方普世价值观、自由主义思想、享乐主义观念等不良思想文化,因为这些东西往往会带给学生瞬间的获得体验,但却不能给学生的成长带来任何帮助,甚至还会给学生的成长带来负面影响。

思政教育获得感是学生在思政教育活动中生成的心理感受、情感体验、思想认知、行为改变等。它是思政教育效果的重要表现形式,对于培养学生对思政教育的兴趣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在思政教育活动中,应当正确看待思政教育获得感的生成机制,在内生机制和外生机制相结合中培育学生的思政教育获得感。

猜你喜欢

机制思政心理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心理小测试
心理感受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自制力是一种很好的筛选机制
破除旧机制要分步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