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思政”是推进文化自信的重要抓手

2018-01-28李慕堂罗海燕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 2018年1期
关键词:大思大思政育人

李慕堂,罗海燕

(甘肃省畜牧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甘肃 武威 733006)

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并就如何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提出具体要求。[1]十九大报告单辟专章、浓墨重彩地阐述文化自信,无不体现了中国领导人深刻的文化战略思想。如何全面提升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如何推动文化自信迈入历史新起点?

人才培养始终是高校的首要职能,理应承担教育引导大学生提升人文素养和人文精神、培育大学生文化自信的重要使命。文化自信又可以反作用于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故高校“大思政”应当以提升大学生的文化自信为宗旨,发挥更积极有效的作用。

一、构建“大思政”格局,推进文化自信培育

(一)树立“大思政”育人观

高校大思想政治教育观(“大思政”观)主张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取向人本化、教育主体全员化、目标定位层次化、教育方法系统化;它是“以人为本、尊重人的发展”的人本哲学思想、“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工作理念以及“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方法论的有机统一体。[2]

大思政治观作为高等教育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相对传统的狭隘的思想政治教育观而言的,指从全局上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总的看法和根本上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总的方法。”[3]大思政教育观工作体系是从全球视野和国家高等教育大众化、现代化的角度来审视高校人才培养工作,它将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看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横向涉及高校工作的各个方面,纵向涉及大学生成长的全部过程,是以思政课教学为中心整体推进高校思政工作的大系统教学观工作体系。

(二)基于“大思政”观下的文化自信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层、更持久的力量。中华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精神之根和文化之魂,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卓然屹立的坚实根基。

文化传承与创新是高校的全新使命,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拓宽渠道,创新方式,综合运用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政策保障、制度规范、文化熏陶、实践养成、宣传创新等方式,重点在“融入和提升”上下功夫,切实加强文化自信教育,全方位推进文化自信与思政育人、实践育人、文化育人、专业育人的紧密结合。

二、“大思政”与文化自信的关系

深刻认识和把握“大思政”与文化自信的辩证统一关系和逻辑旨归,是加强和改进新形势思想政治工作和坚定文化自信的时代课题。

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有机结合的,具着不可分割的天然联系,二者在价值、内容、目标上都是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具有内在的契合性。文化本身就是一种思想政治教育,而思想政治教育同样也是一种文化活动。文化的化人和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有同曲异工之妙,文化是一种“教育场”,“教育是一种文化”。文化是一种“软实力”,本质在于“精神构建”,文化是思想的载体,以精神、观念等因素塑造人的精神世界和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隐功效”,归根结底是文化教化人的过程,要实现“人格塑造”的基础,需要在文化因素和文化环境下将思想政治教育放入整个文化系统进行思考。

其一,文化中蕴藏着宝贵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不断丰富和深化着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形式,有助于开辟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新领域,有效拓展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为新形势下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起到了积极作用。

其二,思想政治教育是培育文化自信的重要载体。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项思想教育、心智启迪、人格塑造、素养培育和能力提升的系统性工作,是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提升的主渠道。

高校是思想交流、文化传承、价值引领、人才培养的重镇,是坚定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前沿阵地,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以“大思政”为抓手,把坚定文化自信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

三、以“大思政”为抓手推进文化自信

增强文化自信,凸显了新形势下党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要求、新期待和新嘱托。坚定文化自信,需要以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为依托和支撑。探索运用“大思政”为抓手增强文化自信的有效形式和长效机制,是中国特色思想政治教育事业的必然选择,也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和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课题和使命担当。大力推进“大思政”和文化自信双向建构,具体途径和有效举措如下:

(一)发挥党委领导核心作用,加强顶层设计和统筹规划,建构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分类管理、协调运行的工作体系

党委要切实履行管党治党办学治校的主体责任,切实加强党对思想政治工作的领导,搭建思想政治工作平台建设,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宣传思想和舆论引导工作,形成思政教育和思想宣传新理念、新格局。

在高层次宽领域上谋划与构建时,真正把文化工作摆在高校工作的首位,将文化建设纳入高校人才培养和文化传承创新的办学功能中去,围绕以文化育人这条主线,旨在寻求文化与大思政的契合点,重点就文化思政育人模式探索有效途径与创新模式,推动“大思政”向学校文化自信聚焦,彰显文化育人内涵。

通过落实党委主体责任,凝聚各方力量形成合力,“构建党委统一领导、党委宣传部门牵头协调,相关部门多方参与、各级党组织上下联动、党政齐抓共管多方参与、共同推动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高校‘大思政’工作体系。动员各条战线、各个部门,协同演奏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大乐章。”[4]

(二)协同推进各类课程与思政课同向同行

坚持围绕思政课教学为中心,调动高校各方面力量共创共建,以搭建生动活泼、效果明显、集思政课和各类课程于一体的立体课程体系。

1.发挥好高校思政课主渠道、主阵地作用

高校思政课覆盖所有专业、面向全体学生,承载着学生坚定文化自信和成长成才的思想文化和价值引领作用。所以,思政课是增强大学生文化自信的重要平台和主要渠道,主动对接文化自信并将其融入教育教学中,这就需要在教学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方面进行探索与实践。

(1)建立立体化课程教学体系。对于思政课来说,我们应该重点突破思政课的课程体系,构建一个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基础、以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为主要内容、相关学科为补充的重点突出、载体丰富、协同创新的思政课建设体系。从课程体系来看,立德树人工作需要良好的育人生态,需要全方位施策、全过程推进,这不单单是思政课的“独角戏”,而是全课程的“大合唱”。对文化进行系统梳理和研究,深度发掘和运用各学科蕴含的宝贵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围绕培养大学生政治信仰、价值取向、理想信念、社会责任、伦理道德的题材,在深厚的文化积淀、丰厚的文化遗产中去“找”,去“搜”,去“寻”,转化为教育教学内容,形成多方参与、齐心协力、互相配合的“大思政”教育体系。

(2)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高校思政工作是教育人的工作,要把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教书育人规律、学生成长规律统筹起来把握。“大学生群体具有感受时代精神的敏锐性、参与社会生活的积极性、群体成员的互动性和内部结构层次的复杂性等诸多特点。”[3]简单理论灌输方式已远不能适应受众多元化、多变化、多选择的接受方式的改变,不能适应当前思政工作发展的需要。选择和运用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教育方式或者教育手段是至关重要的。

坚持以学生为本,思想政治教育者要针对教育目的的设定、教育内容的要求、教育对象的特点、教育环境的实际,来选择恰当的文化载体形式,对客体进行教育并进行主客体双边互动活动。改进教学方法,把传统教学方式与现代教学方式、课堂理论教学与社会实践教学有机统一起来。积极将专题讲授与研讨、网络平台教学、情景模拟与实景教学、社会调研实践教学等多种教学方式融入到思政课教育教学中,加快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运用大学生比较喜闻乐见的方式,扩展大学生的文化视野。如利用社会调查、班团活动、参观考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青年志愿者等活动,实现内容与形式的统一。不仅能发挥受教育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还有助于受教育者的人格与性情得到陶冶,提升思想觉悟和道德修养,涵养文化自信。

2.发挥好其他课程协同育人功能

高校每门课程都具有育德育才的功能,每位教师都要承担立德树人的职责。“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各类课程必须要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推行“大思政”教育模式,能够挖掘新资源、寻求新契机、建设新阵地、搭建新平台,建立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的新机制,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课教师和专业课教师育人的重要职责。这就要求教育管理者、专兼职教师队伍相结合、教辅人员为主体的协同互促的“教育共同体”,在管理、教学、服务中,把学科文化知识和培养学生的良好职业道德、巩固学生的专业思想结合起来,不同学科从各自实际出发把文化自信有机地渗透到学科教学中。

(三)培育大学文化和大学精神,构建校园文化体系,展现文化自信

1.大学文化和大学精神培育与建设

大学是以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为理念,具有文化、思想、学术的积淀与传承,精神的传递与坚守,创造新文化、新思想、新学术的独特的社会组织。大学文化是大学在长期办学实践的基础上由历史沉淀、人文积累和外部环境的影响逐步形成的价值取向、理想信念、思维方式、精神风尚和行为准则,可以分为大学的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环境文化。

大学精神是一所大学发展的精髓和灵魂所在,是大学文化的核心,也是学校独特的精神气质与精神风貌的集中体现。大学精神是大学的生命力、凝聚力、向心力的体现,是推动大学发展壮大的内在动力,也是引导大学全面发展的文化力量。

大学文化和大学精神重要的价值和作用不言而喻。然而在大学人文精神日趋式微的今天,不少高校思政教育面临着诸多“文化危机”,例如大学理念的缺失,大学精神的下滑,大学责任的弱化及追求狭隘的功利主义等,将学术殿堂变成了一个职业培训所,因此努力培育和弘扬大学文化和大学精神,把大学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美好的精神家园,具有重要性和紧迫性。

(1)宏观层面。选拔能够适应高等教育发展趋势的,具备先进教育思想、全新办学理念、较高学术水平、人文底蕴以及掌握教育规律的教育家来治校办学。通过梳理办学历史、凝练办学理念、总结办学规律、建设现代大学制度、加强校风、教风和学风建设来进一步培育大学文化和大学精神,为学校的改革发展提供不竭的精神动力。

(2)微观层面。通过建设博物馆、校史展览馆、纪念馆、图书馆等载体举措发挥文化育人的独特魅力;通过建设校门、雕塑、园林建筑、标志性建筑等,提升大学的文化品味,塑造大学的文化品牌;通过编纂校史、庆祝校庆、寻访校友、编排校史题材舞台剧、“明校史、知校情、思校训、传校风”专项教育等蕴含大量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文化活动,将校园文化、大学精神中蕴含的文化精髓植入学生文化基因,成为学生的精神给养和动力源泉。

2.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功能

加强校园文化的探究与实践,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依托丰富多彩、格调高雅、内容健康的文化活动,推进“大思政”工作创新发展。

(1)加强校园物质文化建设,建设整洁美丽的校园环境,保护学校标志性建筑物和历史人文景观,做好学校的绿化和美化工作,打造促进大学生成长和发展的文化环境。

(2)加强校园精神文化建设,通过举办校园文化艺术节、团学活动、体育比赛活动、学术活动等品牌文化活动,成为师生校园文化与精神追求。利用宣传栏、文化牌、黑板报、广播站、学校网站等校园文化载体,创设浓郁的书香外部氛围。

(3)加强校园行为文化建设,大力开展第二课堂、社团活动、课外活动与社会实践教育,丰富大学生校园文化生活。在校园里倡导严谨求真、公正平等、民主法制、诚实守信等光荣传统,制定校园守则和规章制度,规范师生言行,引导广大师生以良好的行为习惯展现高尚的道德风貌。

(四)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平台的建设和管理

构建健康的网络文化载体,倡导绿色的手机文化载体,掌握信息文化发展的主动权。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网络阵地的建设,充分运用网络技术实现与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良好互动,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水平不断提升。

其一,主动建设,构筑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阵地。

高校应通过建立主题鲜明、内容丰富的网络宣传平台,创新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和形式,充分运用信息网络技术广泛开展多种正面教育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构筑起服务师生的立体化、全方位网络思想文化阵地,加强网络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引导作用。

其二,构筑融学术性、思想性、知识性、时代性、服务性、趣味性为一体的校园网络文化平台。用正确、积极、健康的思想文化占领网络阵地,加强和改进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网聚正能量,培育网络生力军。

其三,积极探索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构建集资源、教学、互动、新媒体、实践于一体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平台。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网站建设,利用校园网络开设网上党团校、形势与政策、理论学习、法律知识、心理咨询、校园文化等板块,强化网络文化线上线下的融合互动,成为师生获取信息、丰富知识、学习交流、思想碰撞的重要渠道。加强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是一项紧迫而艰巨的时代任务,以“大视野、大格局、大平台”的理念有效整合工作资源,构建“大宣传、大思政、大文化”的工作格局,推进文化自信,切实提升当代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自信,塑造和提升大学生的精神世界,用青春梦托举中国梦,汇聚起实现中国梦的青春力量。

参考文献:

[1]十九大报告[R].2017.

[2]王国炎,陈爱生.论高校大思想政治教育观[J].思想理论教育,2006,(Z2):22-25.

[3]刘献君.大学德育和社会大系统[J].高等教育研究,1986,(3).

[4]靳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顶层设计和根本依循[J].学习时报,2016,12(15).

猜你喜欢

大思大思政育人
东北师范大学西湖实验学校
——构建大思政课程体系 打造党建工作品牌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成都理工大学:挖掘“攀登精神”内核 构建大思政格局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大思政”视域下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辅联动”育人机制探赜
好的爱情,从来都不需要刻意迎合
高校思想政治教学的“大思政”式探索
“大思政”背景下高职院学生党员教育管理的创新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