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罗马政治文明史研究的拓展和深化
——评《公元3世纪罗马政治与体制变革研究》

2018-01-28

泰山学院学报 2018年2期
关键词:行省罗马帝国帝国

李 慧

(泰山学院 学报编辑部,山东 泰安 271000)

罗马帝国从早期向晚期的转型是罗马历史乃至古代世界史上的一个重大问题。其间,罗马社会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诸多领域都发生了一系列的深刻变革,是各种力量对比的结果。曲阜师范大学王振霞《公元3世纪罗马政治与体制变革研究》一书,着眼于研究公元3世纪罗马政治与体制变革,对罗马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以及社会风尚等诸多方面进行了全面阐述,比较客观地揭示了罗马历史巨变时期的社会全貌。

具体来说该书有以下创新点:

1.从宏观视野阐明罗马元首制向君主专制转变期间的继承关系与改造过程。

罗马行省制度、城市发展问题是中国古代罗马史研究领域的薄弱环节, 作者对其展开探索,并取得一定的突破。作者认为,罗马行省制度在帝国时期不断完善与发展,成为罗马统治地中海世界行之有效的统治机制。行省地位提高,“长达两个世纪的‘罗马和平’保证了行省的发展与繁荣,公元193—284年,行省无论在经济、政治领域还是在军事、社会领域,都已经摆脱了被统治的境地,取得与罗马、意大利等同的地位。”公元3世纪罗马帝国的统治不再以罗马和意大利为中心,而是以整个地中海周边地区为活动舞台。行省管理统一是公元3世纪罗马行省制度的一个很重要的特征,“在公元3世纪,意大利的特殊地位也不复存在,元首省与元老院省的划分变得毫无意义,帝国的管理趋向统一。”这种管理上的统一为日后的戴克里先行省改革奠定了基础。城市是行省的基层行政组织,城市充当了行省罗马化的载体和推进者,“行省罗马化的外部表现和标志是某些行省城市数量的增加和城市生活的发展,可以认为,城市化是罗马化的同义语。”

该书对罗马国家转型时期的行省制度、军事制度、社会结构的调整、政体形式的变化和宗教思想的演变等问题均做了细致而又深入的研究,强调罗马的统治体制在元首频繁更替、奴隶大起义的冲击和内战的残酷整合中得到根本调整,使读者对罗马君主专制取代元首制的历史必然性具有一个清晰的理性认识,得出“君主制是帝国统治体制演化的结果,是元首制发展的必然产物。”

2.将城市库里亚等级列入罗马历史发展大潮之中进行考察。

该书将库里亚等级在历史巨变时期的生存状态和社会地位的变化,作为罗马历史中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加以分析,比较完整地反映了罗马帝国早期向帝国晚期转型时期的历史全貌。作者认为,城市库里亚等级曾是令人尊敬的社会精英,作为当地社会与罗马征服者之间交往的媒体,库里亚等级在罗马化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到公元3世纪库里亚等级衰落,其衰落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他们不再进行自愿的捐赠;其次是他们开始逃避公职。为什么会发生如此颠覆性的变化,是值得学者探讨和研究的。作者在书中就专门写道,“库里亚等级积极捐助公益事业,这是希腊城邦传统的延续,体现了公民的自豪感,同时也是贵族展示其财富与地位以及在自治市官员选举中获得公众支持的一种手段。”但这种由富人捐赠来发展公益事业的制度,根本无法得到长期的维持和发展,直接导致库里亚等级不愿充当公职并将此看作一种负担,这和公元2世纪以后的城市财政困难是分不开的。而现实更加的残酷,在库里亚等级失去财产后,也会相应地丧失自身的人身保障。所以库里亚等级的衰落有其自身的必然性。

库里亚等级的衰落所带来的影响不容小觑,“从微观的角度看,库里亚等级的衰落直接影响到贵族文化和城市的生活方式,标志着古典城市的逐渐消失;从宏观角度看,它反映了元首制时期城市政治职能的逐渐消失和帝国集权管理模式的形成。”这些论述无疑有助于读者对城市罗马库里亚等级现实状况与社会地位的变化有一个准确的定位。

3.开拓性分析比较了元首制与君主专制的差异。

开展重大历史问题的比较研究无疑是史学工作者应该肩负的重任。该书从元老院、人民地位以及君主与元首权力等几个方面,对元首制与君主专制进行比较考察。元老院在这两种统治体制中的地位和作用的不同,“相比之下,奥古斯都时期的元老院是帝国政府的内在组成部分,但戴克里先时期的元老院已经名存实亡了。”而对于人民来说,“在帝国初期,元首与人民是平等的,他们的关系密切;在君主制时期,君主高高在上,君主与人民日益疏远。”早期帝国的元首与晚期帝国的君主虽然实行个人统治,但他们的权力来源与权力的行使则有所不同。

作者开拓性地将元首制与君主专制进行比较考察,是特别难能可贵的,极大地增加了该书的学术价值。这一比较研究,使人们能够从更广阔的视野、更新颖的角度来审视罗马政体演变的进程,体现了作者较为扎实的学术功底与勇于求真的创新精神。

4.花费大量篇幅系统地分析了戴克里先改革。

3世纪危机暴露了元首制的弱点,罗马帝国面临着解体和随时被周边强大势力吞并的危险。那么, 罗马帝国的出路在哪里?罗马国家采取什么样的方法与策略使罗马帝国经受危机的考验?针对这些问题,作者对政权组织与帝国的恢复,行政改革,军事改革,税收改革,币制改革等等进行了重点分析,认为戴克里先改革是帝国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它不但结束了“3世纪危机”,使帝国维持了20多年的稳定统治,而且奠定了罗马帝国统治体制的基本框架,从而开启了晚期帝国的时代。

该书用较大的篇幅对帝国晚期戴克里先建立和实施的中央对地方的监控机制,行省改革政策,军队政策,宗教政策等这些中国古代罗马史研究领域中相对薄弱的问题展开了比较深入的分析。作者列举了很多鲜为人知的历史事件,剖析了历史人物在历史转折关头的重要作用,同时提出了自己颇具创新的见解。例如,君权神授是元首崇拜的进一步发展。戴克里先改革具有标本兼治、远近结合的特点,既是渡过危机、确保稳定和加强君权的应急之举,也是推动古罗马实现社会转型和体制变革的长远之策。“四帝共治”是对公元3世纪分权、共治统治形式的创造性发展,虽然“四帝共治制”存在严重的缺陷,但它对稳定帝国局面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此后共治这种政治模式逐渐成为罗马帝国的一项统治原则。这些观点为中国古代罗马史研究领域注入了一股新鲜的活力。戴克里先时期逐步形成了集权式的行省管理模式,加强了对行省的经济控制,行政管辖,司法管辖以及军事控制。

该书参考的中、英文的相关资料达150余项,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该书文字简洁流畅、语言通俗易懂,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在怀揣极大的兴致读完全书后,收益颇丰。但在赞叹之余尚有少许缺憾。该书如能适当介绍一下国内外史学界对于罗马从元首制向君主专制转变这一问题的研究现状和学术动态,对于开阔读者视野、激发读者探究精神会产生一定的启迪作用;另外书中还存在着一些诸如译名、注释体例不统一和错别字校勘等问题。

《公元3世纪罗马政治与体制变革研究》一书是作者多年来在世界古代史学术领域里勤奋耕耘的成果之一。该书深化了对罗马帝国统治体制的认识,尤其是对元首制与君主制分析与概括具有一定的创建性。其学术价值和作者的开拓创新精神是值得肯定的。该书具有宏观史学的研究意识和视野,涵盖内容也比较丰富,因此该书无论在史料推介、学术价值,还是在语言表述上,都是值得一读的佳作。

猜你喜欢

行省罗马帝国帝国
恐龙帝国(6)
恐龙帝国(5)
恐龙帝国(4)
罗马帝国行省政府的免役士兵探析
拉丁语在东罗马帝国消退缘于实际使用需求的减少
罗马帝国时期埃及地方审判管辖浅析
时空大转盘·罗马帝国
西夏遗民也儿吉尼与元末广西行省的设置与维持
《新罗马帝国衰亡史》
乌尔第三王朝行省制度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