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传统记者”的一些思考

2018-01-27郝海鹰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7年35期

郝海鹰

摘 要 在“人人都是采访者”“人人都是自媒体”的当今社会,传统记者将如何在激烈的舆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发挥传统媒体的公信力呢?文章首先分析了舆论现状,并阐述了传统记者要做“勤奋”和“责任”的实践者,唱响主旋律,弘扬正能量,讲好中国故事。

关键词 媒体主导权 传统记者 勤奋与责任

中图分类号:G214.2 文献标识码:A

据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统计,截至2015年底,全国共有在册记者20多万名,同时每年都会有大量的新闻专业毕业生涌向社会,行业内部的竞争愈发激烈。与此同时,随着网络的发展,信息传播速度大大加快,传播方式也变得繁复多样。民众得知信息的方式不再仅仅是传统记者的新闻报道,更多的是借助网络的“民众势力”。民众“传播”势力的迅速崛起使得媒体主导权开始呈现出被民众渐渐消解的趋势。独家新闻的来源更成为了众多媒体竞相关注的焦点。面对来自“民众传播”势力与行业内部的压力,传统记者该何去何从呢?

有人认为,传统记者既然“四面楚歌”,倒不如“另辟蹊径”“剑走偏锋”——“炒材料”:因为有价值的新闻虽有意义,然而这些新闻却是有限的。所谓“炒材料”即对材料进行夸大修饰,以达到吸引受众眼球的目的。新闻内容无所谓,关键是记者炒作本事。在“炒材料”的过程中,用一支“妙笔”将不具价值的新闻点石成金,以达到增加关注的目的。

殊不知这看似“避其锋芒”的办法却成为了“浮皮潦草”恶性循环的源头,无价值的新闻素材在包装过程中,价值渐渐丧失,新闻不再是新闻,已转变为靠强烈视觉冲击的字眼来应付民众好奇心理的手段。新闻报道将越来越不真实,最终成为了一则则让人忍俊不禁的笑话。

到底怎样在这不见硝烟的战争中取胜呢?我认为,传统记者在竞争中要想处于不败之地,定当做一名“勤奋”和“责任”的实践者。

1勤动笔,勤走访

如今很多人有这样的想法:时代发展了,在社会这台快速转动的机器中,网络为我们提供了便捷的资料来源,所以很多材料不再需要亲力亲为地找,只需在网络上轻松点击即可。至于新闻报道的观点,也只需多关注一些大的论坛,就可以很轻松的得到,那种跑基层、找新聞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记者需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领导喊,我们自己也在喊。难道说将精力全部投在“寻找网络资源”就是所谓的“三贴近”?真的可以做到“记者不出门,便报天下事”?那种一味将论坛言论照搬照抄的人云亦云真的就是这个时代赋予记者的使命吗?新闻的真实性靠谁保障?记者的公信力靠谁提升?记者又能凭借什么在社会上立足呢?

这难道就是时代进步带给我们的便捷吗?当然不是!

新闻的精髓来源于事件背后的故事,来自于生活背后的思考。我们只有行走在新闻事件的最前沿,才能记录下最为鲜活的区别于网络的新闻,区别于“其他人”的新闻。在行走中感悟,在书写中明辨,在思考中成长。

2勤学习,勤思考

一篇好的新闻报道如何才能真正吸引民众,在无穷的新闻报道中脱颖而出,在民众中更加具有说服力,真正做到引导社会舆论呢?我认为,除新闻报道本身的真实性以及记者本身的文字功底之外,同时还在于记者看问题的深度及前瞻性。

人们总在说一句话:活到老,学到老。在构建学习型社会的过程中,一名合格的记者更应该对自己加强要求,努力地学习,提高自己对事件的报道能力,用发生在身边的故事来引发大家对情与理的思考。

像发生在校园的“药家鑫案”,作为新闻的报道者该用怎样的心情去码出这段新闻报道呢?违背道德,却逍遥法外;触犯法律,却在情理层面,着实情有可原。作为社会舆论的引导者,我们既要做到对弱者的同情与帮助,又要理性地用法律角度去透析事件背后的东西。这就要求记者在平日中除了要贴近生活、透析生活之外,学习法律知识,提升法规意识。真正的站在一个客观公正的角度去评价报道一件事情。一名记者,不仅是民生的喉舌,同时也是时代舆论的引导者。只有洞察社会现象的视角独特,新闻报道才更具深度,言论引导才更具公信力,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3责任

一位新闻前辈曾经说过:一名记者如果心中没有“责任”二字,是干不好这一行的。

近些年,由于网络的急速发展,出现了“人人都是采访者”“人人都是自媒体”的现象,传播媒介不再局限于电视报纸,更多的是网络。我们都知道,科技的进步就是一把双刃剑:网络在给我们提供丰富的讯息资源的同时,也会给我们带来了很大的弊端。如果传统记者将很大一部分精力投于网络的很多论坛或网站,会妨碍传统记者对事件客观的思考力,最终导致传统记者思维、视野与网络记者无异,其舆论引导地位会被削弱,媒体的公信力也将大打折扣。到时候,社会真真假假,民众不知道应该去相信谁,记者的使命将不复存在,只剩下一张张疯狂的记者证。记者的公正与权威就是“责任”所在。

一名合格的记者应该具有——“勤奋”和“责任”的品质。我们用话筒和镜头记录着一种职业的态度,我们用笔在字里行间书写着一种职业的幸福。记者不仅是一种职业、更是一种理想,记者是真善美的守护者,更是老百姓最真实声音的传递者,让我们用手中的笔和肩上的镜头,发挥传统记者的公信力优势,唱响主旋律,弘扬正能量,讲好中国故事,凝聚起同心共筑中国梦的磅礴力量!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