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影配乐中的管弦乐同期录音

2018-01-27李岳松

演艺科技 2017年12期
关键词:管弦乐

【摘 要】 通过电影配乐中的管弦乐队环绕声录音实例分析,探讨管弦樂队同期录音时主传声器、环绕声传声器、声部传 声器和点传声器的应用与传统交响乐录音的区别以及后期使用的意义,并介绍同期录音过程中的一些细节处理 方式。

【关键词】 电影配乐;管弦乐;同期录音;串音控制;加倍录音

文章编号: 10.3969/j.issn.1674-8239.2017.12.004

从20世纪30~40年代开始逐渐形成的好莱坞经典模式的电影配乐创作手法,受到像理查·施特劳斯、瓦格纳、马勒、斯特拉文斯基等浪漫主义后期音乐创作的影响,又融合了爵士乐的和声以及电声乐器的音色。这些电影配乐作曲家大部分是接受过传统古典音乐教育的,因而他们的创作从一开始就是采用全编制的管弦乐队同期演奏的方式录制。目前,即使普通的电影配乐作曲家没有管弦乐队配器的基础,也会请专门的配器(Orchestrator)进行管弦乐队部分的写作。这种专门为电影而做的音乐在录制上与通常的传统古典管弦乐并不相同,对录音环境、录音设备等提出了新要求。

1 对大型录音棚(Scoring Stage)的需求

由于要满足大编制管弦乐队同期录制的需求,录音棚面积通常不能小于400 m2。现在典型的好莱坞电影配乐录音棚面积往往都在600 m2以上(如20世纪福克斯公司、TODD AO等),棚内高度通常在10 m以上。在欧洲,录音时会使用带200人左右观众席的小型音乐厅(如布拉格广播电台)或经改造的小教堂(伦敦Air Lyndhurst Hall)。之所以选择这样的空间录音,是因为其除了可以满足大型乐队在全奏时大声压级声音扩散的需求,同时也能有比较清晰的乐队层次和不混浊的声音质感,便于后期混音的再加工和变化处理。

在这里还要指出的是,电影配乐录音通常不适宜在大型音乐厅进行,是由于大型音乐厅(特别是在空场的情况时)的声场状况更接近古典音乐传统的聆听习惯,过多的反射声和过长的混响一旦被主传声器记录下来,后期难以去除和改变,这会造成音乐与画面的声音(对白、动效)会有严重的空间脱节,无法使音乐随故事情节与画面空间的变化而自如改变。

2 对拾音传声器的选配及设置

在能满足乐队人数规模的同时,录音棚也需要有足够多的传声器与输入通路。录制电影配乐与传统交响乐的相同之处,是需要一定数量的主传声器与环绕声空间传声器,从而获得足够多的空间反射声与混响声信息(复杂的早期反射声信息,在后期混音处理时很难通过延时或混响等技术手段来重建)。不同之处则是还要对铜管、木管、打击乐各种特色乐器和独奏乐器,以及每个声部组加点传声器和声部主传声器,从而满足当配乐结构发生变化时,任一声部组或乐器也可以在后期混音时充满音乐场景的需求。这通常要求录音棚有40路以上的传声器输入,以便记录足够后期混音用的乐器演奏信息。

图1展示了电影《美力台湾》配乐录制现场的情况。配乐的整体风格比较统一,以中等规模的管弦乐队为主,配合钢琴、少量电子音色和民乐器独奏。钢琴和电子音色事先由MIDI制作完成,管弦乐队和独奏的部分事先做了小样,配合录音使用。录音采用管弦乐团同期录制的方法,录音棚是德国电影股份有限公司位于波茨坦(Potsdam)电影城的Studio Babelsberg。录音团队也是该电影公司下属的管弦乐团(Deutsches Filmorchester Babelsberg)。

2.1 Babelsberg Studio录音室的声学状况

Studio Babelsberg是位于德国波茨坦的历史悠久的电影公司,建于1912年,占地25 000 m2,有包括前期摄影棚、录音棚以及全面的后期制作部门。经历二战后比较完好地保留下来,柏林墙倒塌后由Deutsche Film AG完成私有化,是德国最大的电影制作基地。

该录音棚的控制室采用嵌入录音室的设计,去除掉两侧的回廊,可有效利用的面积约360 m2,棚内高度为11 m,面积很适合中型的管弦乐团录音使用。棚内除了地面采用了实木地板外,所有墙面和房顶都是做了表面漫反射处理的实体墙(做了利于声扩散反射的造型处理)。控制室上方成为乐队主传声器后方的扩散反射区,为后环绕传声器提供了有效的后方反射扩散区。录音棚房顶的有效面积已经超过了500 m2。在两侧回廊的立柱之间各有4道很厚的大窗帘,当所有窗帘都打开时,录音棚的中频混响时间可以达到2.3 s以上。当所有窗帘都关闭时,可以有效地控制住侧墙反射声,混响时间可以控制到1.6 s以内。录制管弦乐队同期时,如果打开大窗帘会使声场接近音乐厅效果,造成声场的可分辨度降低、音乐细节不清;而关闭窗帘后,既可以保留足够的声场丰满度,也提高了可分辨度,为后期混音留出了更多混响可调节的空间。

乐队的后方墙面上有一块白墙可以用作录音时播放电影参考画面。乐队的木管、铜管和打击乐声部都由木制的矮台逐层垫高,这样可以使前排的乐手不会过多地阻挡后排乐手的声音辐射,使主传声器中的声部纵深层次更好。但是,为了避免铜管和打击乐声部在演奏时对其他声部近距离点传声器的串音干扰,对铜管和打击乐声部使用了高度为1.2 m的矮屏风进行隔离,从而减少主传声器过多地拾取铜管和打击乐的直达声。

2.2 乐队的安排

乐队的座位排法:前半区从指挥的左手到右手依次为第一小提琴(8人)、中提琴(4人)、大提琴(4人)、第二小提琴(6人)、贝司(2人)位于大提琴后方。乐队中区由左至右分别是:稍微靠后的圆号(4人),木管分为两排(前排是短笛、长笛、双簧管,后排是单簧管、大管、低音大管),小号(2人)、长号、低音长号,处于乐队最后一排的是一字排开的打击乐声部,从左至右是马林巴、钢片琴、小军鼓、大军鼓和定音鼓。从图2中可以看出,弦乐组、木管组、铜管组的坐法并不像传统交响乐队那么紧凑,除了可以使声部间间隔较大,方便布置传声器并控制声部间串音,还可以使乐队的声场中间部分乐器能量不那么集中,为台词部分让出空间。endprint

2.3 主传声器的设置

乐队的主传声器(如图3)设置與交响乐队设置方式相似,主传声器使用了5支全指向性的M150组成的Decca Tree,其中,中间的3支组成“T”字形的L、C、R,高约3.4 m,分别指向一提琴、乐队中部和二提琴;展宽的2支主传声器(Outrigger)分别距离L、R的传声器4 m,高度也是3.4 m,位于一、二提琴的上方。后方环绕声传声器(Ls、Rs)设置在主传声器后方4 m处,宽度为3 m、高度约9 m,采用了全指向MK2S传声器。因为不像音乐厅那样拥有后排观众席的纵深空间,所以,后环绕传声器只要在拾取的混响声和直达声比例上明显大于Decca Tree主传声器即可。

2.4 弦乐组传声器设置

另一个与传统管弦乐队录音的不同之处,是为了满足后期混音时音乐场景的创造再现,还为各个声部和乐器增加了分组的传声器和点传声器。弦乐声部使用两组音色质感不同的声部传声器(如图4),一组是位于指挥台前左、中、右的3支心形指向的MKH40传声器,组成了一个小“T”字形,高度2 m,分别指向一提琴、中提琴与大提琴中部和二提琴。另一组是2支“8”字形指向的Coles 4038铝带传声器,位于指挥台的左前方和右前方,高1.6 m。铝带传声器由于其独特的频率响应(丰满的中频和15 kHz以上的高频截止)可以给弦乐声部提供更温暖的不同的音色选择,并为配合画面的不同音乐段落记录下多样的音色信息。声部组的分组传声器,也为弦乐部分单独演奏时增加了声场中的直达声密度。

除此之外,一、二提琴声部每个谱台上方都加了1支心形指向的KM184作为点传声器。中提琴每个谱台上方加了1支电子管的心形指向U47传声器,大提琴每个谱台和低音提琴每个演奏员的下方琴码高度处也增加了1支电子管的U47作为点传声器。

点传声器的设置主要是为了捕捉每个声部或每个乐器演奏的细节质感(如弓子擦弦的声音或手指拨弦的瞬态响应)和音乐中偶尔出现的乐器或声部独奏,补充主传声器中音色缺少的细节。小提琴、中提琴由于是把乐器夹在肩上演奏,乐器的主要声辐射方向也是向前上方的,因此,点传声器通常放置在上方。而大提琴和低音提琴由于乐器放在两腿前演奏,发声位置比较低,演奏音区中高音部分偏少(容易被其他高频乐器淹没),点传声器的位置一般也较低。较低的点传声器还会因为乐手身体的阻挡而减少很多高频乐器(特别是铜、木管和打击乐器)的直达声串扰。

在传声器的选择上,小提琴由于音区较高,常常作为乐队的高音声部,因此,通常选择高频响应较好的小膜片传声器,而中提琴、大提琴和低音提琴在音乐中承担着中低音区的演奏,甚至是低音的支持声部,具有温暖的中低频率响应的大膜片电子管传声器就成为更好的选择。有时,为了获得低音提琴特殊的低音效果,也可以采用把5英寸低音扬声器单元改造后的特殊低音拾音器(如图5,扬声器的工作原理与动圈传声器的拾取原理正好相反)。受到扬声器单元尺寸的影响,该拾音器基本只对150 Hz以下的低频信号有反应,因此,可以拾取干净而特殊的低音反应。

弦乐组每个声部点传声器在最终混音时的功能相同,都是为了补充声部乐器的细节,虽然多支点传声器在位置上有差异,但并不用在乐器组声像的定位,所以,对每个声部的多支点传声器记录到Protools时进行了并轨处理。在并轨处理时,由于多支传声器相加,有些频率部分会因为传声器串音等产生相位干扰,且低频部分也会过于浑浊,因此,对点传声器100 Hz以下进行了3 dB~5 dB的衰减,400 Hz左右进行了小Q值的3 dB~5 dB衰减,2 kHz左右进行了2 dB左右的衰减。各声部的点传声器调整略有差异,并轨后各声部只记录了一轨点传声器信息。

2.5 木管组传声器设置

木管组的声部传声器(如图6)用的是一对心形指向的Brauner Valvet,在两排乐手中部的上方2.5 m高处,位于木管组左右的各四分之一处。这种位于木管中部上方的位置可以获得木管组演奏时的声部平衡,这是在前方设置传声器很难获得的,这组传声器在乐队全奏时使用的很少。Valvet是大膜片的电容传声器,但高频比较明亮,很适合乐队中最有特色的木管组的音质。

木管乐器在乐队中经常以独奏乐器出现,因此,每一件乐器都单独加了1支点传声器。第一排的短笛、长笛和双簧管作为木管组中通常的高声部演奏者,使用了心形指向的KM184,第二排的单簧管、大管和低音大管作为木管组中通常的中低音声部演奏者,各使用了1支心形指向的TLM103。

木管组声部传声器和点传声器基本都是在上方,膜片向下指向地面方向的,因此,在地板上铺了小面积的薄地毯,用以减少和控制地面的近次声反射。

2.6 铜管组传声器设置

铜管组的圆号声部前方1 m处放置了两支间距为1 m的M147心形指向电子管传声器,作为声部组的传声器(如图7),高约2.3 m,用来拾取圆号组齐奏时声部平衡。由于圆号的喇叭口演奏时是向后方的,因此,在一、三圆号和二、四圆号的后方各放置了一支处于较低位置的TLM103,用来拾取圆号演奏时喇叭口的金属质感。因为圆号组后1 m~2 m处就是回廊的侧墙,有足够的声反射支持,所以不需要再放置声反射屏风板(如果圆号组后空间过大,距离有效反射面过远,通常会在圆号组后1.5 m~2 m的位置放置声反射板,来加强前方传声器拾取的直达声的强度)。

音乐中当圆号与弦乐共同演奏和声织体时,通常主传声器组中的圆号直达声比例是不够的。这时,圆号组前面的这对电子管传声器就可以提供足够而温暖的直达声平衡。

位于中部偏右的小号和长号声部前方使用了两支心形指向的U87作为声部传声器,高约1.8 m(如图8)。为适当减少对弦乐点传声器的影响,前方用一排1.2 m高的吸音屏风做了隔挡,与侧面的木管声部的隔挡则采用了2.2 m高的吸音屏风。因为垂直于乐队方向的屏风不会对主传声器的拾音造成过多影响,反而可以使木管与铜管组点传声器之间减少直达声的串扰。两只小号各使用了1支心形指向的U87传声器,因为U87有足够高的耐受声压级,即使近距离(小于1 m)拾音也不会造成传声器失真。长号和低音长号也各使用了1支近距离(小于1 m)的TLM130。这种靠近铜管乐器喇叭口位置的点传声器拾取方式,可以补充主传声器中所缺失的铜管明亮的金属质感,特别是在有独奏或者强奏时。铜管组为了控制地面的近次反射声,也在每个乐手脚下放置了小地毯。endprint

2.7 打击乐组传声器设置

在最后一排打击乐前方紧贴乐器的位置放置了一排1.2 m高的吸音屏风,作为打击乐器的隔挡,从而减少打击乐对前方铜木管点传声器的串扰影响。打击乐声部并不用设置声部组的传声器,只是对每一件乐器加了1支单独的点传声器(如图9)。

马林巴、钢片琴和小军鼓上方1.5 m处各使用了1支KM184,大军鼓上方0.5 m处使用的1支TLM103,定音鼓在演奏员头顶的1 m处使用了1支心形指向的TLM170。当乐队全奏时,大军鼓鼓槌敲击鼓皮的瞬态细节在主传声器中更不易听清,往往只剩下“轰轰”的低频部分,所以,大军鼓的点传声器距离会比其他打击乐更近一些。为了拾取到4只鼓较为平衡的演奏音量,定音鼓的点传声器放置在演奏员的头顶,而不是某一两只鼓的上方。TLM170具有较U87、TLM103更温暖的中低频,也具有很好的瞬态反应。

3 录音中指挥的作用

与传统交响乐速度全由指挥来把控有所不同,对于参照作曲家提前预录好的Click track进行录音的电影配乐来说,节奏是要严格按照Click track来演奏的,因为这个速度要和电影画面严格对齐。但关于乐队的平衡、音乐情绪变化的把握,则要像演奏交响乐那样按照指挥的要求去做。在每段音乐开始正式录音前,指挥都要带领乐队进行2~3次的排练,并在录音中和作曲家沟通对音乐演奏处理的变化,并传达到乐队的每一位演奏员。只有录音师会向全体演奏员告知准备开始录音,作曲家并不直接和演奏员沟通。指挥会有一支单独的对讲传声器,并且在更换录音曲目的间隔中,通过安置在控制室中后部的一对小扬声器和作曲家进行交流。

4 录音过程中的一些细节处理

对于管弦乐队为主的同期配乐录音(尤其是中型或中小型乐队),当乐队全奏或铜管组大力度演奏时,弦乐组的音量平衡往往不够(尤其是弦乐有拨弦的段落时),这时就可以在全体乐队演奏完一遍后,对弦乐组单独进行加倍录音。当有的段落可能会由于铜管组和打击乐组在声音终混时影响到其他动效时,还可以为保险起见,把木管组、铜管组都单独再录一遍,为后期混音备用。有时个别特色打击乐器(如钢片琴等)会因为音色太突出或后期有可能会被舍弃,也可以放在最后单独补录。但需要注意的是,在每组乐器补录时,要把所有传声器信號都同时记录,这样可以准确地找到每组乐器的统一声场状态。

对于一些严格按照画面动作来写作的音乐,在录音前可以把画面导入到Protools工作站,这样可以在关键段落,参照画面检查关键的同步点是否对准。

对于音乐持续比较长的段落,最好把音乐分割成3~4分钟长的小段落,在混音完成后再进行编辑剪接。这样既可以使曲谱页数不会太多而在录音中产生翻页的杂音,也比较好安排和控制录音进度。

5 小结

在电影配乐的管弦乐队同期录音中,乐队的整体信息和各声部甚至是各个独奏乐器的演奏信息和细节都是同等重要的。在随着影片情节发展变化的过程中,配乐也需要不断的变化比例平衡甚至是声场状态,前期录音中记录下丰富的传声器信息,可以使后期混音制作更为灵活多变,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音乐在影片中的作用,更好地配合台词和动效,以构建影片的声音场景。

作者简介:

李岳松,就职于中国人口宣传教育中心,国家二级录音师。录制了大量不同风格的专辑、音乐剧、舞剧、实景演出的音乐和影视剧配乐,其中电影音乐作品有《芳华》、《罗曼蒂克消亡史》、《老炮儿》、《满城尽带黄金甲》等。endprint

猜你喜欢

管弦乐
尹明五《交响音画·韵》管弦乐配器的艺术特色
乡音俚曲里的三晋——析民族管弦乐组曲《山西印象》的艺术特色
用音乐描绘人文与地理 《秘境中国》管弦乐作品集
“民乐之美 壮丽篇章”——2020年中国-东盟音乐周闭幕式民族管弦乐作品音乐会述评
虚拟管弦乐的技术实现和审美变化
“失控”乎?“掌控”是也!——鲁肯斯《失控》管弦乐配器技法拾趣
高等院校艺术类学生中管弦乐的选修教学
粤情风语织新梦——评“新梦·房晓敏民族管弦乐作品音乐会”
青少年民族管弦乐作品展演在北京举办
对管弦乐《玄梦》的音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