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制定团体标准的刍议

2018-01-27周兆驹刘运智

演艺科技 2017年12期

周兆驹+刘运智

【摘 要】 就制定团体标准的制定主体、选题原则、内容制定原则、编制单位、编制人员、编制经费、编制周期等问题进 行探讨,并以实例说明制定团体标准的紧迫性、可行性及发展空间。

【关键词】 团体标准;改革举措;标准选题;内容制定

文章編号: 10.3969/j.issn.1674-8239.2017.12.013

标准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成果,对于国家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习近平在致第39届国际标准化组织大会贺词中指出“标准助推创新发展,标准引领世界进步”。

1 推进团体标准是标准制定的重大改革举措

新中国成立以来制定了约十万项技术标准,成果丰硕,但总体来说还不能满足国民经济建设的需要,特别是当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支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中国主导制定的国际标准仅占国际标准的0.5%左右,与中国的国际地位极不相称;没有话语权,限制中国在国际市场上的发展。正是由于这些问题的存在,国务院和有关部门近年来出台了多项改革标准制定的政策,其中最值得注意的是,关于制定团体标准的有关指导意见。

制定团体标准是中国深化标准化工作的重大改革举措。2015年3月国务院颁发了《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方案》,文件指出:“通过改革,把政府单一供给的现行标准体系,转变为由政府主导制定的标准和市场自主制定的标准共同构成的新型标准体系。政府主导制定的标准由6类整合精简为4类,分别是强制性国家标准和推荐性国家标准、推荐性行业标准、推荐性地方标准;市场自主制定的标准分为团体标准和企业标准”。“市场自主制定的标准分为团体标准和企业标准。培育发展团体标准。在标准制定主体上,鼓励具有相应能力的学会、协会、商会、联合会等社会组织和产业技术联盟协调相关市场主体共同制定满足市场要求和创新需要的标准,供市场自由选用,增加标准的有效供给。在标准管理上,对团体标准不设行政许可,由社会组织和产业技术联盟自主制定发布,通过市场竞争优胜劣汰。”

方案明确了团体标准的地位,进一步完善了标准体系,无疑对推动技术创新和经济发展有历史性意义。

2 团体标准制定中若干问题的探讨

依据国家政策和参考一些已颁布的团体标准制定过程,提出下列问题进行探讨。

2.1 标准制定主体

标准制定主体应为具有相应能力的学会、协会、商会、联合会等社会组织和产业技术联盟。根据目前已开展团体标准制定的主体来看,这些主体在全国或全行业具有公认的影响力。

团体标准不需要经过行政许可,由制定主体直接向社会发布,供市场自由选用。为了保证团体标准编制质量,制定主体应成立相关管理机构,统筹标准的立项、审查和批准;应建立专家委员会,负责标准的技术审查工作。专家委员会应具有权威性,应包括有制定主体管理范围外的行业专家。

2.2 标准选题原则

团体标准选题应紧紧围绕本行业的实际需要。如演艺行业可涉及:设备制造工艺、质量评价与管控;工程设计、施工工艺、质量管理、竣工验收;相关的基础标准、防火、环保标准等专业领域。

基于选题还应优先考虑下述因素:

1)快速响应创新和市场需求的标准;

2)响应先进国际标准的标准;

3)严于现行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标准;

4)填补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空白的标准。

标准选题既可由编制主体提出,也可由企事业单位申报。编制主体的选题可通过征询专家委员会意见、行业标准政府主管部门意见或社会公开征集获得。

团体标准选题应进行“科技查新”,防止重复工作。

2.3 标准内容制定原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第22条规定:制定标准应当有利于科学合理利用资源,推广科学技术成果、增强产品的安全性、通用性、可替换性,提高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做到技术上先进、经济上合理。

依据上述规定,在标准内容制定和编写上应注意:

1)不得大范围重复已有国家标准和规范的内容,可在团体标准条文上指明执行的国家标准和规范,写法为“应符合……的规定”或“应按……执行”;

2)各条文应有充足的科学依据,并具有可操作性;

3)应重点列入能够反映所拟定标准特色的内容;

4)应优先列入响应行业创新的内容;

5)技术要求应不低于现行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

6)应符合环境保护、绿色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7)表述明确,不得模棱两可,不得使用“可能”“供参考”“一般情况”等词汇。

2.4 标准编制单位

原则上,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咨询机构、设计院均可申请团体标准编制,除主编单位外,应广为接纳参编单位。据对中国建筑装饰协会立项的团体标准统计,参编单位超过10家的占80%,超过15家的占47%,超过20家的占27%,最多的达30家。多接纳参编单位,不仅有助于集思广益,而且有利于标准的广泛适用性和应用推广。

团体标准应容许中国境内注册的外商投资企业参与标准编制。

一些编制主体特别重视高等院校的参与,充分利用高校的科研资源与成果,使标准在理论体系的支撑下更加科学、合理;对学校而言,在教学中掺入团体标准有利于教学内容与实践的结合、更新,可以更好适应经济建设的需要,有一举双赢的功效。

由编制主体提出的团体标准,可采取招标形式确定主编单位。针对行业特点,应鼓励设备制造商、工程商领衔主编标准,形成“三流企业做产品、二流企业做品牌、一流企业做标准”的共识,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同时,鼓励企业将企业标准转化为团体标准。

2.5 标准编制人员

主编人应具有高级职称,注意吸纳“行家里手”、青年技术骨干及行业外有关技术专家参与标准编制工作。endprint

编制人员应具有良好科学素质与职业道德, 遵守WTO/TBT协定中关于制定、采用和实施标准的条款。

在标准正式颁布的文本上应标明编制人员姓名,这既是对他们辛勤劳动的回报,也是加强编制人員责任心的需要。编制人员排序应根据贡献大小,不应按照职位高低排序,也不应以所在单位社会地位高低或规模大小排序。同时,可给予标准编制人员一定经济补助。

2.6 标准编制经费

标准编制的经费来源,在保证标准质量、公正性和不损害公共利益的前提下,采用市场化方式筹集。编制经费由主编单位统一收支,专款专用,做到“公开、透明、协商一致”。经费主要用于:调研费、审查专家费、编委专家费、办公费(包括资料、文本印刷费)等。

据中国建筑装饰协会统计,每项标准制定的经费约需60万元。

2.7 标准编制周期

为加强团体标准的时效性,标准编制周期不宜超过一年。对于不能按时完成的标准,编制主体可采取招标或协商方式重新确定主编单位。

3 制定团体标准的空间很大

由于历史原因,中国已经制定的有关国家、行业标准与规范尚不能满足技术进步与行业创新发展的需要。

以演艺设备行业为例,与该专业直接相关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数量不足30项,包括《厅堂扩声系统设计规范》等国家标准;《演出场所扩声系统的声学特性指标》、《剧场等演出场所扩声系统工程导则》、《舞台灯具光学质量测试与评价》、《歌舞厅灯具通用技术条件》、《舞台机械 操作与维修导则》等文化部行业标准;还包括《电影电视用白光LED灯具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等其他部门颁布的行业标准。

纵观该行业现状,可以看到无论是在产品制造、安装、验收;还是在工程设计、施工、验收等方面出现某些环节无标准可依的状态。例如在不同性质的厅堂,扩声系统设计应该是不相同的,但目前国家并没有相关设计指南的标准,因此常常事倍功半,甚至返工。又如扬声器的频响特性标注较为混乱,有以3 dB为标准,有以5 dB为标准标注,还有的干脆不说明;在产品频响特性测试方法上,也没有统一的规定,有的工厂甚至直接在生产线环境下进行测试。在扬声器的功率标注方面也有类似情况。目前,国内扬声器生产厂家很多,产品数量巨大,质量相差很大,尚缺少评价标准,这有碍于产品得到市场的认可或推广。

此外,随着新技术、新产品的不断涌现,也对技术标准的制定提出了新的需求。例如,显色性是电光源主要的光学特性之一,它表示的是物体在测试光源照射下与在参考光源照射下颜色的保真程度。传统的评价方法是采用“显色指数(CRI)”为评价量。但随着LED新型光源的出现,发现用CRI的评价方法与人的主观评价间存在较大差异,重新规定一种新的评价方法成为必需解决的课题。北美照明工程协会(IES)在2015年提出的TM-30-15标准就是一种新的评价方法,与传统显色指数评价方法最明显的不同是同时有两个评价量Rf和Rg,分别称为“保真度指数”和“色域指数”。尽管该标准并不是中国标准,也不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的标准,但国内LED灯具制造商已经在用此标准进行设计与生产控制,发明了“7合1”、“9合1”混光光源,明显提高了LED光源的显色性,产品质量位于世界领先水平。

这个事例既说明中国演艺设备行业制定标准适应行业需求变化及制定标准的周期都存在较大差距,也说明还有许多缺位。

综合上述各方面的因素,演艺设备行业制定团体标准的空间很大,大有可为。

中国演艺设备行业的发展成就令人瞩目,技术人才济济,工业基础雄厚,装备水平世界一流,一些企业还制定了企业标准,已经具备了制定团体标准的良好基础,目前只是缺少有关协会、学会、商会等具有全国性影响力的社会团体的组织、协调和技术指导。

再以室内装饰装修行业为例,尽管中国已批准的有关室内装饰装修行业的标准已有136项,但自2014年中国建筑装饰协会开展团体标准制定以来,已经批准立项68项,其中工程技术标准64项,管理标准4项。工程技术标准中包括房屋装修标准32项、通用技术标准5项、应用技术标准11项、产品标准5项。目前还有大量的标准正在申报中。可见,团体标准制定方面大有可为。

4 结语

加快行业团体标准的制定,可以更好地规范设备的生产制造、工程应用,提高产品和工程质量,响应创新与市场的需求,提升行业国际竞争力。从一定意义上来说,制定团体标准也是在争抢本行业国内和国际的话语权,因此广大的企业、科研院所、设计院、大学等各方面均表现出积极的参与意愿,可以相信,会迎来一个团体标准制定的繁荣期。

作者简介:

周兆驹,教授,中国演艺设备技术协会演艺工程专业第九分会副会长、专家委员会主任。

刘运智,中国演艺设备技术协会演艺工程专业第九分会会长,同力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