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腹腔镜和开腹手术对早期胃癌术后近期生活质量的对比分析

2018-01-27李凤岩朝阳市第二医院辽宁朝阳122000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18年20期
关键词:开腹状况出血量

李凤岩 朝阳市第二医院 (辽宁 朝阳 122000)

内容提要: 目的:探究腹腔镜和开腹手术对早期胃癌术后近期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本次选取研究对象为66例早期胃癌患者,于2016年2月~2018年2月收治,分为两组,即对照组为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为腹腔镜手术治疗,各33例,并对两组早期胃癌患者的临床指标(手术时间、下床时间、进食时间、术中出血量)、生活质量进行观察及评估。结果:观察组33例早期胃癌患者的临床指标与对照组对比存在较大差异,即观察组的手术时间、下床时间、进食时间、术中出血量等数据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33例早期胃癌患者的生活质量与对照组对比存在较大差异,即观察组的生理状况、社会/家庭状况、情感状况、功能状况、总分等数据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胃癌患者应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能够在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的基础上改善术后近期生活质量。

胃癌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同时也是恶性肿瘤疾病之一,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方式及饮食方式的改变,导致发病率呈持续上升趋势,且具有极高的死亡率[1];随着医疗诊断水平提升及人们健康保健意识的不断加强,早期胃癌的诊断病例不断增加。本研究目的为探讨腹腔镜和开腹手术对早期胃癌术后近期生活质量的影响,选取研究对象为66例早期胃癌患者,见正文详细描述。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次选取研究对象为66例早期胃癌患者,于2016年2月~2018年2月收治,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3例。观察组患者年龄41~72岁,平均(61.23±0.12)岁,男16例,女17例;其中腺瘤伴局部癌变10例、髓样癌3例、内分泌癌2例、腺癌18例。对照组年龄38~76岁,平均(61.27±0.17)岁,男19例、女14例;其中腺瘤伴局部癌变14例、髓样癌2例、内分泌癌1例、腺癌16例。文中66例早期胃癌患者对比基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研究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开腹手术治疗,给予全身麻醉,患者取仰卧位,给予消毒,上腹部正中线作一切口,逐层切开皮下组织,且将胃部组织充分暴露,探查腹腔脏器组织,除外远处转移病例,符合标准者行根治性胃切除,并行周围淋巴结清扫至第二站,缝合伤口及常规腹腔引流。其中行远端胃癌根治术为20例,近端胃癌根治术为8例,全胃根治切除术为5例。

观察组给予腹腔镜手术治疗,患者取仰卧人字位,给予全身麻醉,建立气腹位置在于脐下缘处,左侧腋前线肋缘下置12mm穿刺器为主操作孔,左锁骨中线平脐处置5mm穿刺器作辅助孔,右侧对侧位置置5mm穿刺器作为第一助手操作孔。常规探查腹腔组织脏器,除外远处转移病例,行标准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并行周围淋巴结清扫至第二站,最后关闭切口及常规引流。其中行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为22例,近端胃癌根治术为7例,全胃根治切除术为4例。

66例胃癌患者对比的基本资料中,对于行远端、近端及全胃切除部位选择资料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研究可比性。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且评估66例早期胃癌患者的临床指标(手术时间、下床时间、进食时间、术中出血量)、生活质量(生理状况、社会/家庭状况、情感状况、功能状况)。生活质量采用FACTG-V4量表进行评估,分为4个维度,且以4个维度之和做为总评分[2]。

1.4 统计学分析

文中临床指标(手术时间、下床时间、进食时间、术中出血量)、生活质量等数据(计量资料)均应用SPSS20.0版本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t值检验,以P<0.05表示文中66例早期胃癌患者对比的资料存在明显差异。

2.结果

2.1 对比临床指标

观察组手术时间(112.25±3.56)min、下床时间(2.25±0.65)d、进食时间(3.23±0.70)d、术中出血量(105.36±8.45)mL。对照组手术时间(130.30±9.25)min、下床时间(5.58±3.25)d、进食时间(6.33±1.25)d、术中出血量(232.25±15.25)mL。观察组33例早期胃癌患者的临床指标与对照组对比存在较大差异,即观察组数据短于对照组数据,P<0.05。

2.2 对比生活质量

观察组生理状况(19.87±2.36)分、社会/家庭状况(21.25±3.55)分、情感状况(19.78±2.30)分、功能状况(20.11±3.45)分、总分(90.25±7.56)分。对照组生理状况(15.02±1.02)分、社会/家庭状况(14.02±0.98)分、情感状况(12.32±0.65)分、功能状况(13.21±0.78)分、总分(68.21±4.56)分。观察组33例早期胃癌患者的生活质量与对照组对比存在较大差异,即观察组数据高于对照组数据,P<0.05。

3.讨论

胃癌是临床上较为常见恶性肿瘤疾病之一,早期癌组织仅生长于胃黏膜层及胃黏膜下层,其中病灶组织范围较小,故此早期实施有效方法治疗尤为重要,能够在提供生存率的基础上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外科临床上一般选择两种方法进行治疗,即开腹手术及腹腔镜手术[3];前者治疗方法虽然能够切除病灶组织,但是具有手术创伤大、术后切口疼痛重,术后肠功能恢复慢,禁食时间长,肠梗阻等并发症发生率高等缺点,易对术后近期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随着腹腔镜手术技术的不断发展,腹腔镜对早期胃癌手术治疗成为主要选择手术方式之一。腹腔镜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腔镜诊疗技术之一,具有切口小、损伤小、术后恢复快等优势,加上该项技术可以更加清晰的观察病灶组织及解剖结构,继而便于医生进行手术操作[4];曾有学者研究表明:腹腔镜手术治疗早期胃癌疾病优势大于开腹手术,能够有效减少术中出血量及手术治疗时间;而本次研究结果可证实以上说法,即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指标(手术时间、下床时间、进食时间、术中出血量)短于对照组数据,P<0.05,为此在临床上对早期胃癌患者实施腹腔镜手术治疗具有重要意义;与王战红[5]学者的研究结果一致,即腹腔镜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进食时间及下床时间均短于开腹组患者,P<0.05。

总而言之,早期胃癌患者应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能够在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的基础上改善术后近期生活质量。但本结论为小样本回顾性研究,随访时间短,对于远期疗效,还需要大样本前瞻性、随机性的进一步临床研究。

猜你喜欢

开腹状况出血量
声敏感患者的焦虑抑郁状况调查
综合护理对无痛分娩产妇出血量及新生儿评分的影响
2019年中国国际收支状况依然会保持稳健
不同分娩方式在产后出血量估计上的差异
第五节 2015年法学专业就业状况
腹腔镜下肝切除术中转开腹的相关因素初步分析
腹腔镜与开腹术治疗胆囊息肉的对比分析
腹腔镜脾切除术与开腹脾切除术治疗脾脏占位的比较
腹腔镜与开腹右半结肠癌根治术的效果比较
67例脑出血患者超急期中风急症证候与出血部位、出血量的关系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