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建绿色铁路建设保障体系研究

2018-01-26王风洪陈怡陆

铁路节能环保与安全卫生 2018年5期
关键词:水土保持建设项目环境保护

王风洪,陈怡陆,郭 刚

(1.中国铁路沈阳局集团有限公司 计划统计处,辽宁 沈阳 110001;2.中国铁路沈阳局集团有限公司 沈阳枢纽工程建设指挥部,辽宁 沈阳 110013)

绿色铁路是指在规划、设计、施工、运营等阶段都要重视绿色技术,在环境保护、节能降耗、水土保持、生态平衡等方面达到人与自然、社会和谐,具有良好的可持续发展的铁路。绿色铁路建设对推动建成绿色交通体系,促进自然资源合理利用,保护生态环境,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建设和发展好绿色铁路,有利于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有利于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的发展,对提高铁路在建设绿色交通体系中的地位具有深远意义。

1 绿色铁路建设保障体系的构建

1.1 法律法规保证体系

“十三五”规划纲要强调“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是我国“十三五”乃至更长时期的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的集中体现,并且必须贯穿于“十三五”经济发展的各领域、各环节。铁路建设应严格遵守国家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若干要求,确保工程建设符合生态文明。

1.1.1 国家有关法律、法规

我国非常重视环境问题,近年来颁布和修订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及规范性文件,主要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4]、《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5]、《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6]、《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环境保护部令第44号)、《关于发布<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暂行办法>的公告》(国环规环评[2017]4号)、《关于加强事中事后监管规范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设施自主验收的通知》(水保[2017]365号)、《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审查办法》(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令第44号)等。

1.1.2 铁路相关管理文件

为了进一步落实绿色铁路建设目标,中国铁路总公司出台了相关文件,如《铁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管理办法》[7]、《铁路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工作管理办法》[8]、《铁路建设项目节能评审工作管理办法》《关于发布高速铁路竣工验收办法的通知》《高速铁路工程静态验收技术规范》《关于做好2018年开通铁路建设项目环水保验收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等文件,为建设和发展好绿色铁路提供政策保证。

1.2 工程规划设计保证

在铁路建设前期阶段,建设单位应严格执行环境影响报告书、水土保持方案、节能评估的编制及报批程序,将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水土保持方案、节能评估结论要求纳入工程设计文件,使节能减排和生态环境保护措施纳入施工图设计,使工程投资得到保障。

规划阶段绿色铁路评价重点考虑综合经济、社会发展,以及生态、环境等因素。在新线建设规划时,考虑沿线地区的城镇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境功能区划、生态环境保护规划、自然资源保护规划、能源指导性专项规划及其他交通运输方式规划,铁路站场的设置应处理好铁路建设与所在城市总体规划的关系。经过旅游资源丰富地区时,还应考虑铁路建设与当地旅游发展规划的关系。铁路建设遵照“绿色选线”原则,即

(1)必须绕避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和缓冲区、风景名胜区的核心景区、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地、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饮用水水源二级保护区不得设置排放污染物的生产设施。自然保护区实验区不得设置污染环境、破坏资源或景观的生产设施。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划定的崩塌和滑坡危险区、泥石流易发区内,河道、湖泊管理范围内不得设置取土(石、料)场。

(2)宜绕避自然保护区的实验区、风景名胜区核心景区外的其他景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重要湿地、天然林、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天然集中分布区、重要水生生物的自然产卵场、索饵场、越冬场和洄游通道、天然渔场,以及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外的其他等级保护区。

(3)无法绕避上述(1)(2)规定的环境敏感区时,应综合比选,设计环保零影响方案,合理确定最终建设方案,并采取相应的环境保护和生态恢复措施。

(4)应与城镇规划和环境保护规划相协调。

(5)应绕避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和重点治理区、泥石流易发区、崩塌滑坡危险区、易引起严重水土流失和生态恶化的地区,以及全国水土保持监测网络中的水土保持监测站点、重点试验区。

工程设计是建设项目的落实源头,充分发挥环境影响评价、水土保持、节能评估对设计的指导作用,突出节能减排要求,降低铁路对沿线生态环境的影响,实现铁路与环境的协调可持续发展。所谓环境最优方案,是指引发的环境问题最少、影响最小的方案或虽然环境问题多、影响大,但在采取了多项环保措施后环境影响最小的方案[9]。在工程设计阶段,对工程无法绕避的保护区或人文景观采取与自然保护区、景观风貌相协调的保护措施;优化工程用地、尽量少占农田;优先采用清洁生产工艺和技术;做好高填方地段的路桥方案和深开挖地段的隧道、深路堑方案比选,体现、贯彻地质选线和环境选线的思想。设计阶段绿色铁路评价重点考虑取土场、弃土、渣场的合理优化设计,边坡绿化设计,隧道洞口景观设计,车站景观设计及噪声防治设计等。工程设计文件重点包括土地利用、水土保持、生态保护、环境污染治理、节能降耗(能源消耗)等内容。

1.3 专业人员参与保证

铁路建设属于综合性工程,涉及线路、桥梁隧道、机务、车辆、土地、房产等多个专业,要求各专业人员全过程参与,专业管理部门及设备使用单位应从生产力布局调整、生产工艺设置、装备设备升级改造等方面着手,重点梳理出生产工艺中产污环节,本着“以新带老”原则解决既有环境污染问题,提出节能减排的具体措施。各专业管理部门应围绕以下重点开展工作。

1.3.1 机务车辆部门

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合理进行生产力布局,采用能源利用高、污染物少的生产工艺,在段部及车间设置上充分考虑“水、气、声、固”等产物环节,提出污染排放防治措施,满足达标排放。在能源利用上优先采用清洁能源,推广绿色照明,配备完善水电表计量装置,实施精细管理,便于运营期逐级进行考核。机务部门应加强机车限鸣管理,减少机车鸣笛对周边居民的影响。车辆部门在新造客车和部分改造客车中逐步加装真空保持式集便器,解决沿途遗撒问题,节约列车上有限的水资源。

1.3.2 土地房产部门

一是绿化工作应结合新改扩项目的建设,对安全限界以外地段结合土壤气候条件,宜林则林、宜灌则灌、宜草则草,杜绝栽植速生高大树木,增加彩叶观赏类树种比例,形成线点结合、层次多样、结构合理、功能完备的铁路绿色长廊。

二是发展绿色供热,保障铁路生产冬季供暖,落实大气污染治理要求,坚持宜电则电、宜气则气,使供热、制冷有机结合,逐步取消燃煤锅炉,提高清洁供热比重。

三是做好建筑节能工作,将绿色设计理念贯穿于生产办公建筑的建设过程中,使生产办公房屋达到低碳环保、节约能源的要求。

1.3.3 工务供电部门

合理布置检修工区和检修基地,采用能源利用高、污染物少的检修工艺,确定污染物处理工艺。在提高机械化程度的同时,推广使用节能型装备机具;配备完善水电表计量装置,便于运营期逐级进行考核。

1.3.4 客货运部门

货车洗刷所、客运洗涤废水、客运站旅客垃圾转运处置进行合理布设,确定污染物处理工艺。大型客运站配备完善水电表计量装置,推广能源管控系统和绿色照明,有效控制照明、电梯、空调等设备运行时间,便于运营期逐级进行考核,节约能源。

1.4 绿色施工保证

施工阶段是铁路建设项目落实绿色要求的关键阶段,环水保及节能减排措施能否按照“三同时”要求落实,关系到绿色铁路建设达标、工程专项验收、运营投产的效果。施工阶段绿色铁路施工重点考虑生态破坏、诱发地质灾害情况、景观影响、环境污染等因素,相应指标包括:水土流失、植被破坏、对动物的影响、诱发地质灾害数量及规模、景观、施工噪声与振动、水污染、大气污染、固体废物污染等。因此,施工阶段重点工作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4.1 建立项目管理制度

项目管理机构作为实施主体,按照质量、安全、工期、投资效益、生态环境保护、技术创新 “六位一体”管理模式建立项目管理制度,对项目进行全过程节能环保管理。

1.4.2 加强施工管理

施工企业应将绿色理念运用到施工全过程,采用节能环保的施工工艺,开展绿色施工组织设计,实施科学管理。施工组织设计应包括环境保护、水土保持内容,做好减少土地占用、文明封闭施工、减少噪音扰民、运输扬尘及废水排放等环节的工作外,在确保工程建设质量与安全的同时,对重点环境敏感区实行环境监控,做好水土保持和生态恢复工作。

1.4.3 工程竣工验收

项目管理机构按照《关于发布<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暂行办法>的公告》[10]、《关于加强事中事后监管规范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设施自主验收的通知》[11]组织开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竣工验收工作,满足绿色要求,确保工程依法合规销号,为安全运营提供保障。

2 绿色铁路建设的建议与展望

绿色铁路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与其相关的系统要素可以分为3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宏观层次,即国家层次,包括国家对铁路政策制定及对铁路建设体制改革等;第二层次是中观层次,即铁路管理部门,主要指铁路节能减排法规的制定、绿色发展领导机构设置及节能减排投资保障等;第三层次是微观层次,即建设管理机构,包括创新绿色铁路建设管理模式、执行绿色施工考核体系等[12]。

2.1 绿色铁路建设的建议

(1)完善法规与管理制度。建立健全相关政策法规是实现我国绿色铁路建设的重要保障,目前关于绿色铁路建设的法规不断完善并逐步形成体系。按照精细化管理的要求,加强顶层设计,完善从铁路选线勘察到项目验收等与绿色发展有关的法规规定,并贯穿于建设全过程,进而形成操作性强的管理制度和办法。

(2)加强组织机构建设。加强领导,充分发挥中国铁路总公司、铁路局集团公司的作用,积极协调绿色铁路建设中的相关工作,发挥各单位的工作积极性与创新性,明确建设各阶段的责任主体与工作分工,加大车机工电辆等各专业参与力度,重点抓好建设项目中生态保护措施的落实,为建设绿色铁路提供组织保障。

(3)加大铁路节能减排投资力度。在铁路项目建设过程中,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投入是工程建设不可分割的部分,应加大节能环保科研投入,对投入少、见效快的节能减排改造项目重点投资,规划好各单位的低碳绿色计划,以保证投入资金在不同改造项目上的投资比例,做好低碳绿色项目的推广示范。

(4)开展绿色铁路建设示范项目。选择管理基础较好的项目管理机构,进行绿色铁路建设试点,积累绿色铁路建设相关数据和经验,便于绿色铁路建设保障体系的改进与完善,为建设管理和决策提供实践经验和数据支持。

2.2 绿色铁路建设展望

《关于全面深入推进绿色交通发展的意见》指出,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以交通强国战略为统领,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着力实施交通运输结构优化、组织创新、绿色出行、资源集约、装备升级、污染防治、生态保护等七大工程,把绿色发展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落实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推进交通运输生态文明建设,全面提升交通基础设施、运输装备和运输组织的绿色水平[13]。

铁路要落实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总要求,将生态环保理念贯穿于铁路规划、建设、运营全过程,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节约利用资源,加大技术性、结构性及管理性节能减排力度。推动铁路绿色发展、大力建设绿色铁路将提高铁路运输的竞争能力,为可持续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3 结束语

按照国家绿色发展新形势的要求,通过对铁路建设的全过程分析,着重从法律法规、工程设计、人员参与、施工保证等方面探讨保障体系的构建。铁路应牢固树立建设全过程管理的理念,创新建设发展新机制,用最严格的制度保障节能环保措施的落实,持续提升铁路建设项目节能环保工作水平和成效,促进铁路高质量、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水土保持建设项目环境保护
环境保护
水土保持探新路 三十九年写春秋
环境保护中水污染治理措施探讨
基于环保竣工验收对建设项目环评的分析
风电建设项目全过程造价控制探讨
《水土保持通报》征稿简则
水土保持监测
水土保持
推动工程建设项目“非禁即入”普遍落实
基于环境保护的城市污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