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方农业高校特色发展的实践探索与经验启示
——安徽农业大学办学90年的历史回顾与理性思考

2018-01-26江春程备久

中国农业教育 2018年4期
关键词:安徽办学特色

江春,程备久

(安徽农业大学,安徽 合肥 230036)

在刚刚闭幕的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为新时代高等农业教育发展指明了方向。2018年10月20日,是安徽农大办学90周年纪念日。在这一重要时刻,我们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伟大旗帜,全面总结90年办学历程、办学经验,对照初心和使命,深刻思考从哪里来、到哪里去、路在何方,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抢抓乡村振兴战略、“双一流”建设等重大机遇,凝心聚智、深化改革,加快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农业大学。

一、安徽农业大学90年办学历程

安徽是农业大省,是我国农业农村改革策源地,也是粮食主产省。与安徽农业农村发展进程息息相关的安徽农业大学,是安徽省建校最早的高等学府,是农业人才摇篮、科技创新高地、“三农”政策“智库”。安徽农大办学90年,是与祖国和民族命运紧紧相连的90年,是改革创新、薪火传承的90年,是科技兴农、科教兴皖的90年。

(一)安徽农大应时而立,几经波折,栉风沐雨

安徽农大自成立之时,就与国家、与时代的命运紧紧联在一起。二十世纪初的中国,新旧交替、风起云涌。受西方思想的影响,一些有识之士掀起了办新学、走新路的热潮。1928年,一批先进知识分子怀抱教育救国的梦想,在当时的省府安庆创办了学校的前身——省立安徽大学,拉开了安徽近现代高等教育的序幕。省立安徽大学先后多次筹建农学院,因种种原因,直至1935年6月才正式宣告成立。1937年日本发动侵华战争,给中国教育带来了灾难性影响。省立安徽大学农学院亦未能幸免,于1939年夏停办。1946年,安徽大学得以恢复,并改“省立”为“国立”。1949年4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军事管制委员会派员接管安徽大学。同年7月,迁往芜湖。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安徽大学改设师范、农学两院。复旦大学茶叶专修科以及南京大学、金陵大学的蚕桑专业部分师生并入农学院。1953年10月,为适应安徽农业发展需要,高等教育部决定农学院独立建院,成立安徽农学院。1954年4月,安徽农学院由芜湖迁至合肥。“文革”爆发后,学校被迫停课。1968年,省革命委员会决定学校下迁农村,一分为三,分散办学。在困难的条件下,安农人白手起家、艰辛创业,用坚韧与执着延续了安徽农业教育的火种。1978年,学校7名党员上书中央,请求回迁合肥,获得小平同志亲批的“同意”两字,结束了分散办学的历史[1]。1995年3月27日,原国家教育委员会批复同意安徽农学院更名为安徽农业大学。2011年和2013年,学校先后成为安徽省政府与农业农村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共建高校。

回顾办学历程,安徽农大在民族危亡、风雨如晦的时期萌芽,在外敌侵略的炮火中坚持,在“文革”的下迁办学时期坚守,在改革开放的春风中茁壮成长,几番筹建、几经分合、几迁校址、几易校名,风雨兼程,弦歌不辍,根深叶茂。

(二)安徽农大因变而强,改革创新,春风化雨

改革是安徽农大发展历程中最鲜明的特征,改革的步伐迈得早、走得快、行得稳。早在1985年,学校与革命老区金寨县联合创办“金寨大专班”,首开高校与地方政府联办高等教育之先河。早在2004年,学校提出“双创型”人才培养目标,探索学分制改革,配套实施主辅修制、小学期制、创新实验班以及“卓越计划”,凝练出“农林高校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的研究与实践”等4项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012年,学校在全国率先提出并实施“现代青年农场主培养计划”,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重要批示。这一改革催生了国家三部委联合实施的“万名青年农场主培养计划”,衍生了农业职业教育领域的“农场生产与经营管理专业”[2]。

变则通,通则久。学校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引领”相结合、顶层设计和基层智慧相结合、重点突破与全面推进相结合,全面推进综合改革。校院两级管理坚持“宏观调控保稳定,微观放权激活力,服务评价促绩效”的思路,充分下放人事、评聘、考核、二次分配等职权,赋予学院更多的办学自主权,构建了责权明晰、运行顺畅的管理运行体系。人事分配制度、考核评价机制改革,建立了合同聘用、动态管理、岗位转换、进退有序的选人用人机制,形成了分类指导、分型考核、多元发展的评价体系,有效激发了各类人才活力。同时,积极完善现代大学制度,推进内部治理体系改革,突出党委管党治党、办学治校的主体责任,正确处理党委、行政、学术以及民主监督之间的关系。

回顾改革历程,安徽农大的过去得益于改革,未来发展更加依赖改革。面对发展中的新挑战、新问题,深化改革是安徽农大坚定不移的选择。

(三)安徽农大兴农而荣,科教报国,“最接地气”

服务社会是安徽农大矢志不渝的追求。从成立的那一刻起,学校就自觉地肩负起兴农强农的社会责任。首任校长李顺卿先生在拟就的《筹备安徽大学农学院计划草案》中指出,农学院之使命目标是“造就人才、改良农业、救济农村”。20世纪80年代初,安农人积极响应国家科技开发大别山的号召,带着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义无反顾地走进大山深处。1991年,国务院扶贫办公室和国家科委把学校“立足山区资源,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支柱,以智力开发为核心,以脱贫致富为目的,帮助大别山区的人民大力发展适度规模的区域性支柱产业,走产加销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的开放、开发式的扶贫道路”概括为“大别山道路”[3]。1995年,时任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布赫撰写《深化教学改革为农村经济发展服务——对安徽农业大学的调查》,充分肯定了学校做法。在30多年的“大别山道路”实践中,学校累计培养培训各类农业人才300多万人,研发推广新技术新成果200多项,为地方产生直接经济效益100多亿元。“大别山道路”由最初的自觉行动,上升为服务“三农”的办学理念和特色办学之路,其内涵充实为“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开拓创新、献身‘三农’,统筹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推动教育科技与社会经济互动发展”。2012年,学校获批全国首批十所新农村发展研究院之一,是对“大别山道路”的最好褒奖。

回顾社会服务历程,源于使命责任、源于价值追求,学校与安徽农业农村发展同呼吸、共命运,始终站在服务“三农”的最前沿,对“未来谁来种地、如何种地”给出了明确回答,不愧为“安徽省最接地气的大学”。

二、地方农业高校特色发展的实践探索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引导高校合理定位,克服同质化倾向,形成各自的办学理念和风格,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办出特色,争创一流。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安徽农大立足高等教育和现代农业发展的大局,走出了以“大别山道路”为主要内涵的特色发展之路。

(一)坚持服务“三农”,树牢特色办学理念

办学理念,从根本上回答一所大学存在理由、前进动力、发展期望。理念领先才能发展争先,理念创新才能实践创新。在不同社会时期、不同办学阶段,安徽农大都在思考和回答“办什么样的农大、怎样办好农大”,牢固树立“服务‘三农’”的办学理念和方向,逐步明确“高层次农业农村人才培养基地、农业农村科技创新和推广应用基地、农业农村发展战略研究和规划基地”的办学目标,奋力追求高水平大学梦想。

基于对社会发展尤其是农业农村改革形势的把握,安徽农大主动适应农业农村发展的新特点,突出一二三产融合、种养加结合以及城乡统筹发展的新要求,高举“农字”招牌,打造了人才培养、学科发展、专业建设以及社会服务等方面的比较优势,避免了“同质化”;筑牢地方根基,坚持以服务求生存、以贡献谋发展,构建了学校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命运“共同体”,“大别山道路”得以拓展延伸,不断焕发“新芽”;坚定“高水平”目标,从确立创校目标到2014年第六次党代会提出“建成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农业大学”的“百年愿景”,安农人从未停下追求卓越、争创一流的步伐,接力建设能够与安徽农业在全国地位和水平相称的、特色鲜明的农业大学。

(二)坚持立德树人,构建特色育人体系

人才培养是大学的核心使命和本质要求。学校紧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断强化“质量生命线”意识,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完善协同育人机制,构建了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

1.贴近地方需求,建设特色专业。按照“全校办专业、灵活转专业,适时调专业,共享建专业,学科强专业”的思路,用生物技术、信息科学改造提升传统专业,大力发展社会亟需专业,形成了与优势特色学科相匹配、与安徽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专业体系。健全完善了专业准入、预警和退出机制。现有19个国家级特色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项目),9个国家级人才培养实践基地与平台。

2.贴近学生成长需求,构建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主动适应学生多样化发展需要,推动协同育人,建立多元培养模式。在科研型、科研教学型学院成立“创新实验班”,培养创新型人才;实行“小学期制”,推进主辅修制、双学位制,培养复合型人才;实施“现代青年农场主创新创业试验班”“农场主海外计划”以及“未来企业家精英培养班”,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开展国际合作办学,与美国科罗拉多州立大学、湖首大学等合作,实施“2+2”整班招生,探索国际合作型培养模式。同时,大力推进本科-硕士-博士贯通培养,设立“大学农业推广专硕创新班”,实行研究生分类培养以及跨学科、多单位联合培养。

3.贴近人才培养规律,强化实践育人。实践是育人的重要环节、重要手段。农林学科应用性、操作性、实践性强,必须强化实践教育教学。坚持实践育人,依托教学、科研资源,构建了“三大平台”——以合肥国家高新技术农业园、综合试验站为主的综合实践教学平台,以教学实验室和省部级科研平台为主的科技创新训练平台,以大学生创业服务中心、大学生创客空间为主的创新创业项目孵化平台。坚持“训赛结合,择优孵化”,每年拿出60多万元用于学生各类项目培训,设立120万元专项经费用于“大创”项目,并结合学科专业特点,开展“爱农杯”“兴农杯”系列学术科技活动。近三年,学校被评为“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实施高校”“教育部科技部高校学生科技创业实习基地”“安徽省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示范学校”“安徽省大学生创业模拟实训基地”等;共获国家级“大创”项目近百项,国家级、省级大学生A类学科竞赛奖350多项,其中,在第七届全国大学生“三创赛”总决赛中一举获得特等奖、最佳创意奖、最佳创业奖、最佳创新奖。

(三)坚持学科引领,提升特色竞争力

学科建设是引领学校发展的龙头,学科发展水平是彰显学校办学实力、办学特色的重要标志。创建一流学科,要以崭新的理念凝练学科方向,要以超常的举措打造学科平台,要以足够的勇气与魄力汇集学科人才,要以攻坚的意识寻求重点突破[4]。学校坚持学科、平台、人才“三位一体”,围绕优势学科精准引人才、围绕核心人才搭平台组团队,提升特色竞争力,实现“三大突破”。

1.聚力打造,突破重点学科。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大力实施拔尖学科攀登计划,举全校之力精准打造高峰和高原学科,整体提升学科海拔。把国家重点(培育)学科茶学作为突破方向,聚焦用力,“茶生物学与资源利用”成功入选安徽省世界一流学科奖补资金项目。对接产业需求,大力发展农林、生命等优势学科,植物与动物学科、农业科学2个学科先后进入ESI学科排名全球前1%,“林学”入选安徽省国内一流学科奖补资金项目。围绕农业提质增效、优质安全、绿色发展,凝炼学科方向、彰显学科特色,有力支撑农业主导产业、特色产业和战略新兴产业转型升级、做大做强。

2.聚力引培,引进国家级人才。坚持人才强校战略,按照“强优势、显特色、补短板”的思路,强化“引培并举、以用为先、管用评结合”,千方百计引才、育才、聚才。不断修订完善《引进高层次人才(团队)实施办法》,设立“人才引进特别贡献奖”,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先后引进国家级人才10人,引进外国专家领衔的高层次人才团队1个。高度重视现有人才培养,实施“优秀人才计划”和“神农学者”计划,精心“选苗”“育苗”、培养“壮苗”,涌现了以国家级和省级人才为代表的一批中青年骨干。

3.聚力整合,打造国家级科研平台。坚持“顶天要高、立地要实”,以“学科平台人才一体化协同创新工程”为抓手,大力推动平台实体化建设,着力完善重大需求导向的协同创新机制,实现了科研平台的重大突破。本着资源集聚、共享的原则,构建了生命科学集群、工程技术集群两大创新平台,重点建设了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等4个国家级,以及43个省部级科研平台、省级重点智库、人文社科基地。近3年,获批国家级、省部级项目285项,其中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3项、课题24项、国家基金148项;主持或参与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3项、省部级一等奖8项;获省级以上审定(鉴定)动植物品种100个,其中大宗作物品种12个、林木良种6个;申请发明专利757项、授权248项。去年以来,以第一或共一作者在Nature、PNAS、Nature Communications等刊发高水平论文6篇。

(四)扎根江淮大地,创新特色服务机制

安徽农大始终以服务社会、服务“三农”为己任,积极探索、不断创新社会服务机制,实现了办学实力与社会服务能力的同步提升。

1.构建新型大学农业推广模式。学校将人才科技优势与地方农业推广体系有效“嫁接”,形成了“一站一盟一中心”的校县共建模式、“四体融合”的新型农业推广模式。“站”是新农村发展研究院综合试验站,是人才培养、科技创新、项目孵化、社会服务“四能统一”的综合平台;“盟”是校县共建的产业联盟,肩负“智囊团”作用;“中心”是校县共同派员组建的、具有事业单位性质的现代农业技术合作推广服务中心,负责校地沟通联系和项目组织实施。“四体融合”,是学校研发主体与县域行政主体、推广主体、N个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联合起来,组建的政产学研推紧密结合的推广联盟,重点解决推广中“效”的问题。学校在安徽主要农区布局建设了8个永久性的综合试验站、76个县域农业主导产业联盟,打造了驻点式的“技术库”“孵化器”和“动力源”。这一模式得到了各级政府的一致认可,获批财政资金5.2亿元,并获评国家示范型国际科技合作基地。这一模式也得到了国内外高校的认同,与美国科罗拉多州立大学联合成立了“农业推广与经济发展联合研究院”,牵头成立中美大学农业推广联盟。

2.完善产学研合作机制。坚持人才、技术与地方资源、产业全面对接、深度融合。在人才支撑上,围绕“乡土人才”培养,大力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培养工程”“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农技人员素质提升工程”。2013年以来,累计培养了6500余名“乡土大学生”,培训各级各类人员5万余人次,教育培养现代青年农场主400多人。在技术支撑上,先后与50多个县区签订产学研合作协议,联合申报科技富民强县项目72项;与全省900多家省级以上农业企业、1200多家农业小微企业、60多个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每年集成、推广农业科技成果200多项、先进技术800多项。近3年,产学研合作经费年均到账7500多万元。建成了安徽省农业领域唯一的国家级技术转移机构,并在国家技术转移服务机构绩效考评中,成为全国农业领域唯一的优秀机构。

3.探索产业精准扶贫模式。县域特色产业是具有发展潜力和竞争力的“土特产”,是农民增收致富的“金钥匙”。学校充分发挥人才科技优势,把特色产业打造成“扶贫产业”,形成了“学校扶产业,产业聚企业,企业联大户,大户带农户”的精准扶贫模式。积极发挥产业联盟作用,重点扶持发展夏秋茶、高山有机稻、瓜果蔬菜、中草药、草牧业、生态养殖、农产品深加工等地方特色产业,有效带动贫困农民脱贫致富。学校对口帮扶的2个村,顺利实现整村脱贫,其中一个村成为全省产业扶贫典型。

4.创新校地协同发展机制。依托新农村发展研究院探索新型大学推广服务模式,既服务了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也形成了“1288”开放、共享、协同的办学格局。在8000多亩办学用地上,建设了1个主校区、2个国家级农业园区、8个综合试验站。以校区、园区、站点“三级联动”促进育人链、创新链、产业链“三链对接”,更好地开门办学、开放办学。依托“1288”扎根江淮大地,打通了科技创新与成果落地的“最初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体现了“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教育方针,完善了协同育人、协同创新、协同发展的体制机制。

(五)突出文化育人,打造特色校园文化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体现了大学对“人”的思想、品格塑造的意义,体现了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学校坚持文化育人,充分挖掘精神文化的引领作用、学术文化的主导作用、环境文化的熏陶作用、行为文化的示范作用,营造了格调高雅、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

1.培育精神文化,塑造“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开拓创新、献身‘三农’”的“安农精神”。风雨相伴的创校兴校历程,砥砺出安农人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吃苦耐劳、勇于创新的优秀品质,凝练出“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开拓创新、献身‘三农’”的“安农精神”,形成了以“献身‘三农’”为追求的“安农价值”。学校坚持把爱国主义教育、社会责任教育、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作为核心内容,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以农耕文化节、神农大讲堂、青禾讲坛等品牌活动为载体,大力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三进”工作,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时,从团结、勤奋、求实、创新的校训中,提炼出“诚勤实创”的校风,教育引导广大师生以诚立身、以勤求进、以实为要、以创兴业,在“三农”一线建功立业。

2.培育学术文化,构建“鼓励创新、潜心科研”的学术生态。遵循人才成长和科研规律,大力营造“崇尚学术、鼓励创新,尊重个性、宽容失败”的学术氛围,为创新人才提供平台、机会和宽松环境。注重科研质量、产出和原创研究、实际贡献,不断完善科研评价与奖励制度,鼓励合作、激励创新。健全学术道德标准和学术规范,严肃惩处学术失信行为,突出加强学术诚信教育。

3.培育环境文化,营造和谐、文明、温馨的学习生活环境。制定并不断完善校园整体规划,严格功能布局,建设校园景观,推进道路改造,开展综合治理,提升校园环境。建立和规范使用学校视觉识别系统,统一楼宇、门牌、道路等标识,建设文化主题广场,提高校园品位。

4.培育行为文化,形成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和干部作风。研究制定各类人员行为规范,强化道德约束。聚焦忠诚、干净、担当的要求,加强干部作风建设,形成了“锐意改革、勇于担当、真抓实干、勤政廉政”的干部作风。以责任意识、服务意识、质量意识为重点,加强后勤服务人员作风建设,推动服务育人。以弘扬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重点,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引导教师争当“四有好老师”。以勤奋学习、诚信考试为重点,大力开展“学风浓、考风诚、班风正”的学生“三风建设”活动,引导学生争做“六有”大学生。

三、地方农业高校特色发展的经验启示

安徽农大改革发展历程是我国农业高等教育改革以及农业农村发展的缩影。回顾90年办学历程,总结90年特色发展经验,就是为了更好地认清地方农业高校从哪里来、往哪里去,更加清楚要办什么样的农大、怎样办好农大。

新时代,地方农业高校改革发展面临新要求、新挑战和新的竞争压力,更面临前所未有的重大机遇、重大需求。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真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统筹谋划“四方”,即办学方向、目标方位、发展方式、措施方法,做到办学方向正确、目标定位合理、发展模式得当、改革措施高效,在“办出特色、差别化发展”上出实招高招,奋力建设有特色、高水平的农业大学。

(一)强化育人导向,确保社会主义办学方向

立德树人,是高校的根本任务。一要坚持党的领导,践行“四个服务”。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的高校是党领导下的高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是社会主义大学最本质、最鲜明的特色。必须全面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强化“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努力践行“四个服务”。二要坚持立德树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要牢牢把握人才培养这一根本,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着力在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加强品德修养、增长知识见识、培养奋斗精神、增强综合素质等六个方面下功夫,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要强化“以本为本”,推进“四个回归”,切实提高本科教育水平和人才培养能力,造就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三要坚持“一懂两爱”要求,培养“青年农场主”和新型职业农民。地方农业高校要主动对接乡村振兴的人才需要,积极参与农业科研杰出人才计划和杰出青年农业科学家项目、乡土人才培育计划、乡村财会管理“双基”提升计划、“三区”人才支撑计划,着力培养“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农业农村人才。

(二)强化目标导向,制定“一流”的“蓝图”与“施工图”

目标是方向,是动力。坚持目标导向,就是要在明确“一流”目标的前提下,反思目前所处的发展阶段、历史方位、发展现状,谋划未来发展举措。一要定准目标,制定“蓝图”。建成世界一流、国家一流大学,不是地方高校跳起来就能摘到的桃子。区域一流、同类一流、个别学科一流,是经过努力有可能实现的目标。《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办法(暂行)》制定的一流学科条件和动态调整机制,为地方高校留了理论上的“门”。要抢抓“双一流”建设机遇,树立争创一流大学、一流学科的雄心壮志,明确突破方向,制定宏伟蓝图。二要认清差距,补齐“短板”。要对标时代新要求、新使命,对标“双一流”条件,对标自身发展目标,找准存在的突出问题、主要矛盾。人才培养质量尤其是社会适应度、支撑度、满意度有待提高,高层次人才、团队、学科、平台不足,高水平科研项目、论文、成果以及新品种、新农机、型材料、新工艺不多,资源严重匮乏,等等,是突出的“短板”。三要对照“施工图”,强化执行。“蓝图”要通过系统的实践才能转变为现实。要制定科学合理、操作性强、效果明显的“施工图”,强化执行抓落实、强化担当抓落实、强化问责抓落实,把握“施工”进度、盯准“施工”环节、确保“施工”质量,以钉钉子精神推动“一流”建设。

(三)强化质量导向,推动特色发展

地方农业高校争创一流的方式和路径是特色化办学、差别化发展。要聚焦质量这个核心,在谋、干、扬上下功夫,树立特色办学思想,制定特色发展举措。要“谋”好特色办学思想。要站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农业现代化的高度,审视学校发展、谋划学校未来,更加牢固树立服务“三农”、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特色办学理念,做到“人才培养上水平,科教兴农当先锋”;更加主动适应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出现的新产业、新业态,优化学科专业结构、改造学科专业内涵、彰显学科专业特色,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要“干”出特色发展的实绩。“干”字当头,抓牢发展第一要务,在广聚人才“第一资源”、激发创新“第一动力”上求实、求新、求效。要处理好“引”与“培”的关系,坚持以用为要,创新选人用人以及管理人、服务人的体制机制,释放人才红利。对待能够体现学科特色与优势的高人、能人以及“怪才”,要有敢用、能容的胆量与肚量。要处理好改革创新与传承特色的关系,坚持深化改革不动摇,以改革探新路、解难题、铸特色,构建具有浓郁校本特色的人才培养体系、管理运行体制和五大职能融合机制。要“扬”起地方农业院校风格。地方农业高校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行业特色以及国际合作特色。要借助地方资源,联合申报国家级、区域性的重大科研平台与项目,联合培养地方需要的专业化、特色化人才。要强化农业行业特色,唱响农业科技创新的时代主旋律,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端在自己的手里、装自己的粮食。要主动服务“一带一路”倡议和农业“走出去”战略,拓展国际交流合作,在特色专业上互认互学、在特色研究平台上共建共享、在社会服务机制研究上互鉴创新、在大学文化建设上互动交融。

(四)强化需求导向,扎根中国大地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才培养体系必须立足于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来建设,可以借鉴国外有益做法,但必须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这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也是方法论。学校只有扎根中国大地、融入时代大局,把论文写在中国大地,让人才植根中国大地,才能有中国品味、中国风格、中国情怀。

高校更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既是使命所在,也是自身发展的源头活水[5]。地方农业高校争创一流最有效、最直接的方法,就是扎根祖国大地,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在服务中赢得资源、提高水平、打造特色。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是农业院校办学方向、社会职责的本质体现,是办学特色、优势所在,也是推动发展、深化改革的内生动力。要强化农业大学与农业农村发展“命运共同体”意识,主动对照国家战略的目标要求,针对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等“五大振兴”,找准学校对接服务的切入点、关键点,明确方法、步骤与措施,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科研水平、社会服务能力以及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影响力。

农业的根本出路在科技、在教育,农科院校既是科技的创新源头,又是教育的龙头,具有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6]。站在新时代的起点上,回望90年走过的路,比较别人的路,远眺前行的路,安徽农大更加坚定扎根大地、服务“三农”的办学理念,更加坚定“大别山道路”的特色办学模式,更加坚定“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农业大学”的奋斗目标。安徽农大愿同全国农业高校一起,并肩携手、共创“一流”,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进程中,发出农业高校的强音,贡献农业高校的力量,展示农业高校的风采。

猜你喜欢

安徽办学特色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特色种植促增收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安徽医改自我完善主动纠错
安徽药采如何“三步走”
安徽 诸多方面走在前列
安徽为什么选择带量采购
特色睡床满足孩子们的童年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