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化教学策略,灵动学生思维

2018-01-26江苏省张家港市塘桥中心小学

数学大世界 2018年32期
关键词:倍数正方体长方体

江苏省张家港市塘桥中心小学 陈 蓉

江苏省特级教师陆丽萍说过:“数学课,思维不能缺席,有益的思考方式和应有的思维习惯应放在数学教育的首位,数学教学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可见,思维能力在学生学习数学过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思维特点,优化教学策略,促进学生思考,实现从“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的转变,让学生参与知识形成和发展的全过程,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让学生的学习有度、有质、有效,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使数学课堂成为发展学生学力和智慧的舞台。

一、巧妙设置疑问,提升思维主动性

“思维自疑问和惊奇开始。”数学知识有很强的抽象性和复杂性,对以形象思维为主的学生来说,难以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年龄特点,巧设疑问,诱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探索新知的内驱力,让学生在积极的状态中学习数学,积极探究,提升他们思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如在教学3的倍数的特征时,新课伊始,教师引导学生猜想3的倍数会有什么特征呢?学生受2、5的倍数特征数的影响,因为这两个数倍数的特征都是从个位入手的,所以学生们认为对3的倍数的研究也是从个位数入手,认为一个数的个位是3、6、9,那么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教师听了学生的猜想后,并没有进行评价,而是让学生动手进行验证。不一会儿,学生们便发现了问题,有的个位上是3、6、9的数,是3的倍数,如33、36、39等;但有的个位上是3、6、9的数,却不是3的倍数,如13、16、19、23等。显然,先前的猜想不完全正确,学生们自然心生疑惑:3的倍数的特征到底是怎样的呢?有了疑问,就会想着解疑、释疑,为学生的学习注入了动力,使学生积极思维,主动思考。

上述案例,教师立足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引导学生进行猜想,诱发了学生的好奇心理,激发学生探索的热情,让学生的思维转入活跃状态,更好地促进了学生的思维发展。

二、注重有效探究,提升思维深刻性

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当前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教师应改变传统课堂教学中“注入式”“满堂灌”的做法,应还生于课堂,搭建探究的有效平台,为学生搭桥、铺路,并为他们提供广阔的思维空间,主动探索,掌握知识的本质,加深他们对所学知识的印象,提升他们思维的深刻性。

如在教学长方体的体积时,长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是学生学习的难点,教师没有直接讲解,而是让学生动手实践进行探索。新课之前,教师让学生准备了棱长1厘米的小正方体。上课时,教师让学生拿出自己准备的小正方体,拼出一个大长方体,拼好以后,看一看自己所拼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是多少厘米,自己一共运用了多少个小正方体,它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听了教师的话后,学生们立即投入到了动手操作中,不一会儿,便拼好了自己满意的长方体,然后教师组织学生们进行了汇报、交流:

生1:拼成的长方体的长是5厘米,宽是3厘米,高是2厘米,一共运用了30个小正方体,所拼长方体的体积是30立方厘米。

生2:拼成的长方体的长是4厘米,宽是2厘米,高是1厘米,一共运用了8个小正方体,所拼长方体的体积是8立方厘米。

生3:拼成的长方体的长是5厘米,宽是4厘米,高是2厘米,一共运用了40个小正方体,所拼长方体的体积是40立方厘米。

……

学生们争相汇报着自己所拼长方体的相关数据,然后教师顺势利导,问学生们:长方体的体积应该怎么求?学生们回顾自己动手操作的过程,联系汇报的数据,自然地总结出了长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长方体体积=长×宽×高。

上述案例,教师联系教学内容的特点,为学生设计了动手操作活动,让学生发挥指尖智慧,为突破难点搭建了平台,加快了新知的内化历程,加深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深刻性。

三、运用开放练习,提升思维创造性

《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数学教学活动,特别是课堂教学应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显然,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是小学数学课堂的重要任务。因此,教师要带领学生“不走寻常路”,大刀阔斧地进行革新,设计开放性的练习,让学生多方面、多角度、多层次地思考问题,在拓展延伸中学会思考、学会创新,更好地提升想象力、思考力和创造力。

如在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知识后,教师给学生设计了这样的练习:有两本完全一样的字典,它们的长都是3分米,宽都是1.5分米,高都是1分米,现在要用包装纸包裹好,至少需要多少平方分米的包装纸?显然这是一道灵活性很强的题目,答案也不唯一。因为两本字典摆放的情况不同,所需要的包装纸数量也不一样。为了更好地探究解决问题的思路,学生们列举了两本字典摆放的情况:①拼成长6分米、宽1.5分米、高1分米的长方体来计算;②拼成长3分米、宽3分米、高1分米的长方体来计算;③拼成长3分米、宽1.5分米、高2分米的长方体来计算。学生们确立了解题思路后,很快算出了结果。

上述案例,教师教学完相关的内容后,为学生设计了开放性的练习,让学生运用课堂上所学的知识灵活地解决生活实际问题,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总之,思维是学习数学的有效支撑,没有了思维,也就没有了数学学习。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将学生置于课堂中央,积极探索,引领他们走向深度学习的境界,提升他们的思维品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构建优质、高效的数学课堂。

猜你喜欢

倍数正方体长方体
同样是倍数,为啥还不同
拆拼长方体
给正方体涂色
拆拼长方体
探究组合长方体的最小表面积
多少个小正方体
数小正方体
拼正方体
倍数魔法
抓不变量巧解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