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活引导,强化理解
——生活化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

2018-01-26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张集实验小学杨启响

数学大世界 2018年32期
关键词:圆环生活化教学模式

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张集实验小学 杨启响

数学在生活中无处不在,自新课改以来,小学数学越来越推崇生活化的教育模式,它能够使学生深刻地领悟要髓,培养学生积极独立思考的能力。

一、观察学生的学习生活,掌握关键问题

大多数小学生的自控能力还是比较差的,思维能力也没有得到一定的指导,对于数学这种比较抽象的学科处在比较懵懂的阶段,长此以往便会对数学这门功课产生抵触、厌恶心理。爱玩是所有小学生的天性,但许多教师在课堂上耳提面命地要求学生进行机械式学习,许多自控能力、理解能力比较差的学生便会跟不上进度,在这个以教师为指导的课堂上,学生面对教师严肃的面孔感到惶恐心惊,不能有效学习。如果教师能够以生活为开头,针对学生的日常生活习惯、生活兴趣等引人深入,那么这个课堂必定是充满活力的。有了共同的生活语言,才能使得学生在更加轻松的状态下学习。数学的灵感有很多是来自平常的生活,也有很多的生活难题可以用数学的知识去解决。只要平时能够用数学的眼光来衡量,就一定会有所收获,因此,教师要能够掌握学生的数学学习心理,在课堂上让学生的学习得轻松自主,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使其可以运用自己掌握的知识解决一些基础性的问题,所以将一些复杂烦琐的数学问题简化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基本问题,可以让学生学得更加随心所欲。

二、巧用课堂提问,缓解学生紧张情绪

课堂提问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是一种常用的教学手段,教师常常要学生直接说出题目的答案,往往许多学生只会蒙混过关、敷衍了事,不能达到有效的教学效果。为了增进师生的交流,打开学生的心扉,让学生把注意力集中,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阔逻辑思路,教师要适当导入学生感兴趣的话题,例如从生活琐事出发,在生活琐事中巧用数学原理,达到启迪学生思维,获得信息反馈的效果,对于提高教学质量有很大的帮助。例如教师在教授图形知识的时候,可以提问学生相关的图形实物,让学生有效地发现与生活息息相关的数学知识,从而提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更加有兴趣地去探索,开拓学生的思维能力。比如:圆形、三角形之间的区别是什么?生活中是圆形的东西有什么?是三角形的有什么?这些问题可以活跃课堂的气氛,待学生的兴致一来便可以深入指导:为什么汽车的轮胎是圆形的而不是三角形的?为什么衣架是三角形的而不是圆形的?这时教师要先让学生自己独立思考一会再开始提问,倘若学生一时半会回答不出来,那么教师就要悉心引导,一步一步为学生解答,从中激发学生的积极性,随后再引入新课。

三、导入生活元素,让学生理解透彻

要让学生对抽象复杂的数学问题理解得更加通透,增强学生对教师教学的好感,让学生把注意力集中起来,从而激发起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冲动,导入生活元素是一个不二之选。例如在学习分数这个知识时,相信许多小学生定是理解不了这些文绉绉的字眼,这时教师就要导入生活元素了,把抽象思维问题简化,比如:在分数里面,分子在上面,分母在下面。大家有没有骑在妈妈的肩上叫妈妈举高高?分数就是儿子骑在妈妈肩上的意思,随后教师再一步步深入引导,把问题一一解决,定会取得不错的教学效果。

四、创造学生实践的机会,在实践中收获果实

在教学课堂上加强学生的实践活动,是非常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的,而且会让学生在操作的过程中加深记忆,帮助学生把一些抽象性的数学问题掌握得更加通透,解放局限性思维,同时又能增添课堂的积极性。例如在讲圆周率这个知识的时候,相信有不少同学会被这种高度抽象的图形知识所局限,为了使得学生能够掌握理解,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实践,先让学生拿出一个圆环和一条绳子,把绳子绕着圆环的周长转一圈,剪掉多余的,然后在圆环上面找一个点,再沿这个圆环的直径拉直3次,这时会发现这条绳子在沿直径拉直3次以后还会剩下一点点,之后再告诉学生圆周率就是圆的周长除以圆的直径,约等于3.14……,无论用多大或多小的圆进行测量,都是这个结果,以此引起学生对事物的好奇追求心理,更可以让学生深刻记住圆周率的公式。

小学数学的生活化教学模式有利于加深小学生对小学阶段抽象性知识的学习和理解,课本上的内容有很多是来源于生活的,因此教师能够利用生活化教学模式进行教学。

猜你喜欢

圆环生活化教学模式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猪圆环病毒病的发生、诊断和防治
如何让数学教学生活化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初探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五环填数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巧剪圆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