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促进城乡学前教育均衡发展的措施

2018-01-26伍玉华

教师博览 2018年9期
关键词:幼儿教师城乡机构

伍玉华

(南康区幼儿园,江西赣州 341400)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也日渐提高,在这种形势和背景下,人们对优质教育的需求也愈发迫切。随着教育教学改革工作的不断推进,国家对农村学前教育也愈加重视,并提出要贯彻落实城乡结对帮扶模式,意在促进教育公平和均衡发展,提高农村学前教育的质量和水平,从而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学前教育的落后局面。

一、城乡学前教育现状

由于经济发展水平不均衡,我国城市和农村的教育资源和教育环境存在很大差异,农村社会经济发展明显落后于城市,农村学前教育也很落后,城乡学前教育落差明显。随着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农村居民对学前教育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因此亟须改变目前学前教育的落后状况。近年来,教育部针对学前教育现状,提出要采取城乡结对帮扶模式。因此,教育工作者要根据城乡学前教育的现状,在城乡结对帮扶的基础上制定合理的策略,为提高农村学前教育质量做出努力。

(一)孩子素质有明显差异

由于城市和农村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因而城市孩子和农村孩子的成长环境和生活条件普遍有较大的差异。相对而言,城市孩子的成长环境更为优良,他们的父母大多有着较高的文化水平,而且城市的教育资源更丰富,因此,城市孩子通常能接受到更好的教育,综合素质相对较高。而农村孩子的生活环境则相对较差,生活水平相对落后,尤其是大部分农村孩子的父母通常都在外地打工,致使他们成为留守儿童,与文化水平不高的祖父母在一起生活。再加上农村的教育资源缺乏,这就直接影响了农村孩子受教育的程度,使他们的综合素质相对较低。

(二)教学质量差距较大

学前教育越来越受到广大农村孩子家长的重视,而当前公办学前教育机构不足,这就导致农村学前教育机构大多为民办幼儿园,基本上以营利为目的,其管理水平、教育理念等都比较落后。

在城市的学前教育机构中,教师大都是具有丰富学前教育经验的资深教师,或者是具备较高学历水平的专业青年教师。而在农村的学前教育机构中,尤其是经济发展水平落后地区的农村学前教育机构里,教师大都是初中毕业生,基本上没有接受过专业的学习和培训,所以,整体师资水平比城市低很多。

在课程体系方面,农村幼儿园在课程设置上大多照搬网上的教材,其中许多课程目标、内容与农村幼儿发展的实际水平及农村人文环境等严重不符。此外,绝大部分的农村学前机构的教育内容存在严重的小学化倾向,幼儿从小班就开始学习写字、数学等小学里的知识,严重违背了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学前教育发展规律。

(三)教学资源有差异

学前教育阶段是孩子接受教育的一个关键时期。但是由于学前教育阶段的孩子年龄较小,且爱玩好动,很容易被新奇的事物所吸引,注意力很难集中。因此,学前教育工作者要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和个性特征,甄选适合的教学方式和授课模式,最大限度地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激发孩子学习的欲望。学前教育工作者不仅需要精心编写教案,还要利用先进的教学设备演示,激发孩子的兴趣,让孩子爱上幼儿园。毫无疑问,城市的学前机构在这些方面做得比较好,而农村学前教育机构大多无法做到差异化教学,在硬件设施方面也落后很多。所以,城乡教学资源的这些明显差异,直接影响了农村学前教育的质量和发展。

二、促进城乡学前教育均衡发展的措施

(一)加大对农村幼儿教师培训力度

目前,农村地区幼教人员匮乏是短时期内较难改变的现状,因此对于在岗的农村幼教人员,应该为他们提供继续教育及培训的机会,这才是提高农村幼儿教师素质的有效措施。对农村幼教人员的培训主要涉及幼儿教育理论、教育技能技巧等方面。政府机构或者其他相关教育管理部门应该采取灵活的方式,多提供一些带有学历提升的培训,并根据幼儿特点及农村幼儿教育现状,提供符合农村幼儿的教育内容及方法。

(二)创新农村幼儿教师招聘机制

由于农村条件差,经济落后,且大多交通不便,很多幼儿教师都不愿意到农村幼儿园教学。而且有很多农村幼儿园,教师工资待遇低,所以很多幼儿教师都优先选择到城市的幼儿园进行教学——哪怕做一个代课教师。因此,要不断创新农村幼儿教师招聘机制,为农村学前教育机构甄选优秀的教师,不断优化农村学前教育师资队伍。

(三)明确政府职责职能

各级政府部门应该明确自身在农村学前教育发展中的职责,不可以出现推诿现象。县级人民政府应该抓好本行政区域内农村学前教育的规划及建设、幼教师资队伍的稳定、园长的培训等工作;乡镇人民政府应该尽力筹措经费,并指导各行政村改善办园条件;各行政村负责好本区域的幼儿入学工作,组织家长积极参加一些早期教育活动。只有各级职责明确了,职能认真履行了,才能真正承担起推动农村学前教育发展的任务。

(四)构建城乡结对帮扶机制

相较而言,城市学前教育机构比农村学前教育机构的教育教学水平高出很多,因此可以采取城乡结对帮扶的模式,促进城乡学前教育均衡发展。比如可以在区域内成立结对帮扶领导小组,组织并领导城乡双方帮扶活动的开展与实施。为使帮扶取得切实成效,帮扶领导小组可以和城乡学前教育机构共同制定帮扶计划,真正做到“精准帮扶”。围绕教育科学和谐发展的总目标,采取多样化的方式组织教师下乡示范、交流及指导,促进协作,共同发展。

在城乡结对帮扶过程中,通过各城市幼儿园与农村幼儿园园长与园长之间、教师与教师之间的交流,农村幼儿园可结合实际情况,完善园内各项规章制度,更新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提升农村幼教队伍素质,在教育、教研、资源共享、教师专业化发展等方面达到城乡学前教育均衡化。

总而言之,结对帮扶是一种促进城乡学前教育均衡发展的手段,也是一种载体。农村学前教育的均衡发展与城乡结对帮扶模式的建构密切相关,为此,各级各地教育部门要加大城乡学前教育机构结对帮扶的力度,在经常性的交流、学习与帮助之下,让农村学前教育机构的管理和教学不断完善,教师不断提高专业素养、积累经验,掌握更多有效的教学方式,从而让城乡幼儿园携手结对共发展,让蓝天下的孩子们共享学前教育的春天。

猜你喜欢

幼儿教师城乡机构
幼儿教师能力提升策略
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三个维度
城乡涌动创业潮
关于城乡一体化问题的几点思考
一周机构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机构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机构净增仓股前20名
一周机构净减仓股前20名
缩小急救城乡差距应入“法”
城乡一体化走出的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