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利用app软件提高学生计算能力

2018-01-25褚燕青

甘肃教育 2018年22期
关键词:小学数学

褚燕青

【关键词】 小学数学;app软件;計算能力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8)22—0110—01

在信息化水平不断提升的背景下,合理利用app软件来开展数学教学工作既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计算能力,同时也有助于提高教学有效性。为此,从学生计算能力入手深入探究app软件利用范围与利用特点是很有必要的。

一、利用app软件为学生呈现例题,激发学生做题兴趣

学生做题兴趣是影响学生做题认真程度的重要因素,而只有学生能够认真进行数学计算,其计算能力与计算精准程度才会得到提升,基于此,笔者建议小学数学教师就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合理使用相关app软件为学生呈现出动态化的例题,此时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氛围更加活跃,学生会快速融入到课堂教学之中,在教师的激发与带动下产生做题兴趣,为其计算能力的提升打下基础。

例如,小学数学教师在为学生讲授《100以内的加法》一课后,为了有效激发学生做题兴趣,让小学生能够利用自己在本节课学习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小学数学教师就可以利用VUE视频相机这一软件事先为学生录制两组苹果,第一组苹果为19个,第二组苹果为17个,让学生在观看动态视频的基础上,完成“19+17=?”这个100以内的加法练习。

二、利用app软件为学生展示做题过程,提高学生对比能力

基于对小学生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虽然大部分小学生观察能力相对较强,但是很多小学生在做题过程中也会出现毛躁的不良情况,此时小学生无法有效发挥出自身的能力,其做题准确程度会受到不良影响。基于此,要想让学生拥有更强的计算能力,促使学生计算准确率更高,小学数学教师就需要利用相关app软件为学生展示正确完整的做题过程,这样既有助于让学生在观看正确规范的做题过程后,形成良好的做题顺序与计算习惯,规范自身解题程序。当学生在不断观看做题准确过程、对比自身做题情况时,学生不仅会有更强的对比能力,细致与全面地发现自己在做题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同时学生也能够在后期做题出现失误时,通过分析详细的做题过程,快速准确地找出做题失误,提高学生检查效率、效果,最终使学生拥有更强的计算能力。

三、利用app软件核对学生计算情况,分析学生计算错误

笔者通过对小学生做题现状的详细分析,发现大部分小学生在做题过程中都会出现过度重视自身做题结果,而忽视整个做题过程的不良情况。此时学生虽然能够明确每一题的最终答案为多少,但是学生无法掌握自己的错误原因以及如何纠正自己的错误,这就导致学生在后期做题过程中仍然会出现类似的错误,其学习效果以及计算精准程度受到不良影响。为了积极改正小学生计算现状,笔者建议小学数学教师利用相应app软件获得学生计算情况,通过让学生规范地写出自己解题思路以及解题过程,既可以起到规范学生解题过程的作用,使得学生形成良好解题习惯,为自身后期检查提供支持;又可以起到帮助学生分析计算错误原因的作用,让学生在自身对比能力以及教师的引导下,更加细致地找出自己做题失误,进而通过教师所呈现出的正确做题过程,形成正确解题思路,避免自身之后的计算过程中仍会发生类似问题。

例如,讲授《万以内的加法与减法》一课后,由于部分学生在进位与退位计算时常常会出现计算失误,因而小学数学计算就可以利用微信、QQ等软件核对每一位学生做题结果是否正确,针对学生做题中出现错误的情况,教师需要与该名学生进行沟通,明确其做题失误原因,并为其讲授相应的计算要点,促使学生计算精准程度能够得到提升。

四、利用app软件呈现计算要点,提高学生计算精准程度

学生计算精准程度是判断学生计算能力的一项重要指标,为此,要想促使学生计算能力得到提升,小学数学教师就需要通过合理的方式让学生提高自身计算精准程度,由于现阶段app软件不仅能够核对学生计算情况、为学生展示相关例题,同时也能够在采用不同颜色、不同字体呈现出计算要点的基础上,使得学生对计算要点更加重视,进而在后期做题过程中形成严密的解题思路、分析每一个计算细节,进而提升做题细致度与精准度。建议在利用app软件重新计算要点时,教师应该采用更加鲜艳、学生更加喜欢的颜色来呈现计算要点,保证学生对计算要点有更深刻的印象。

例如,小学数学教师在为学生讲授完《两位数乘两位数》一课后,虽然大部分学生做题速度相对较快,准确率也较高,但是班级中仍然存在着计算精准程度较低的学生,为了让学生能够拥有更强的计算能力、提高自身计算准确度,小学数学教师就可以利用app软件为学生展示“13×15”的计算过程,让学生能够总结出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做题规律,进而提高学生计算精准程度。

猜你喜欢

小学数学
小学数学“反思型” 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生活化教学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影响探析
小学数学课堂选择生活情境的误区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