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开展国学经典教育对小学生的意义和影响

2018-01-25罗晓维

甘肃教育 2018年23期
关键词:国学经典记忆力美德

罗晓维

【关键词】 国学经典;美德;人格品质;记忆力;学习习惯

【中图分类号】 G62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8)23—0027—01

小学生是祖国的花朵,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是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接班人。国学经典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内容丰富、底蕴深厚,是前人为我们留下的最宝贵的文化遗产。小学生学习国学经典,能使传统美德根植于他们幼小的心灵,为孩子的健康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对小学生进行国学经典教育有着重要深远的意义。但当前,孩子们对古诗文的理解能力差、行为习惯差,对古人的优良品质学习不到位,一提起学习经典著作或作品就望而却步。因此,对小学生开展国学经典教育活动势在必行。

一、小学生学习国学经典的重要意义

1.传承美德,陶冶高尚的情操。国学经典所包含的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内容上概括了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优良的民族精神、崇高的民族气节、高尚的民族情感、修身齐家之道。让小学生学习国学经典是与圣贤为友,与古人对话。在优秀的国学经典中熏陶成长,必将对孩子的一生产生积极的影响。

结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先诵读后学习,循序渐进,涉猎《三字经》、《百家姓》、《弟子规》、《千字文》、《论语》、《孙子兵法》等作为国学经典之经典,可以让少年儿童从中汲取知识,陶冶情操,提高修养。如在《三字经》、《论语》中学习儒家故事,让小学生明白道理,养成美好品质。通过学习优秀国学经典,使孩子拥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胸怀;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德原则;有“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谦逊;有“以天下为己任”的社会理想……小学生在这些优秀国学经典中熏陶,将受益于终身。

2.健全人格,树立崇高理想。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经典作品,是人类社会长期积淀下来的思想、文化、精神的结晶,是民族文化的基石,有着极为深厚的传统美德。小学生自小就熏陶于这些优秀传统文化中,国学经典就会在他们内心深处埋下种子,随着时间的推移,终会发芽、开花、结果。随着社会经济、网络文化的快速发展,一些少年儿童不但在文化素养、思想道德水平等方面出现了严重的“脱水”现象,还在生活中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自私、懒散的不良习惯。小学时代,十分需要理想主义的引导,树立崇高正确的方向。国学经典教育,像一面镜子照其身正,引导他们健康成长。

二、国学经典教育对小学生的影响

1.有助于小学生形成健康向上的人格品质。国学经典中所蕴含的“仁义礼智信”等优秀品质,是我们民族文化中不可放弃的精髓,能净化我们的心灵。更重要的是儿童学习国学经典的同时,不自觉地模仿圣人的一言一行,潜移默化中用圣人的言行来规范自己的言行,在接受传统文化和人文精神熏陶中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懂得做人的道理,正可谓“读千年美文,做少年君子”。

2.有利于小學生记忆力加强,提高阅读及写作能力。“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小学生通过多读多背经典,识字量增加,语言积累丰富,大大提高了记忆能力,更提高了他们的语文素养。写作时,常常能引经据典,凸显深度,极大地提高了写作水平。

3.有利于小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国文化和中华民族精神形成的基本根源。通过组织小学生参加各种经典朗诵,如清明缅怀先烈的诗歌朗诵,国庆爱国诗朗诵等,为他们建立一个自我教育的平台。让小学生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去感受,用自己的情感去体验,用自己的头脑去判断,形成以经典诵读为引领的学习场所,促使学生进行自我教育,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4.能显著提高孩子的记忆能力。小学时段是孩子记忆的黄金时期,如果有效地开发,就会发现这是一个极其丰富的矿藏。从这个层面讲,国学经典诵读开发的是学生一生的潜能。同时,诵读国学经典,也是为孩子一生打点文化底蕴。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对这些经典的理解会越来越深并惠及一生。我校国学经典诵读活动的开展,已经充分地证明了这一点。在上学期,孩子们用了一半的时间学习课本,一半的时间在诵读经典,一学期下来,每个孩子都记诵了接近一百首古诗词,还背下了《笠翁对韵》,因为记忆速度的提高,对孩子们学习语文课本带来了许多方便。   

总之,随着现代社会科技文化事业的快速发展,特别是社会主义迈入了新时期,学习国学经典经已经是社会的必然要求。倡导学习国学经典,从孩子抓起,掀起社会各界人士来温习国学经典。我们继承和发扬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使国学经典真正为我们的学习和生活带来新的进步。

猜你喜欢

国学经典记忆力美德
诚实是美德
你的记忆力好吗
她是自立自强的美德好少年
逝前的美德
助人为乐是美德
超强记忆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