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本真理念下多支点有效教学探究与实践

2018-01-25李香

新课程·上旬 2017年11期

李香

摘 要:结合在贯彻本真理念实践中执教的《广玉兰》(第二课时)的教学实际,认为语文教学应该给学生支起思考、交流、倾听、想象的平台,让学生在文学的殿堂里自由翱翔、个性解读,最终收获快乐,使得文化的精华被高效地传承。

关键词:多支点教学;学习语文;能力语文

新课标指出:课堂教学应以儿童发展为基点,全面提高儿童的基本素养。课堂教学“扎实、个性化”成为大家追求的目标。使儿童在语文教学的平台上理性地回归教育的原生态原点,全方位地致力于儿童的健康成长与可持续发展是语文教学的归宿。所以,语文课堂教学基于如此教学理念构建了本真教学理念下的多支点教学,以期全方位为儿童语文素养的提高与能力发展服务。此对笔者很有启示:所谓本真,从笔者各角度审视,即:从儿童的成长过程来看,就是保持童心,养成善心,坚持真理,释放潜能,合乎规范而自由健康地成长。追求本真,从教师的教育精神来说,就是希冀通过保留、引导、升华儿童善良、率真、多问、乐学、好动等本性,为儿童发展打好基础。追求本真,师生平等交流,心灵对话,引起思想的交换,人性的碰撞,价值观的共鸣,从而达到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目的。为了能够更好地将本真理念践行于语文教学,全面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笔者认为教师应该在教学的环节给予学生支点学习。

古希腊学者阿基米德曾经说过:“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起地球。”那么,首先我们要明确有效支点是什么呢?给学生支点要注意什么?下面,笔者以《广玉兰》(第二课时)的教学为例,谈谈自己的几点启示。

一、多支点教学注重语文教学的根本传承

语文教学的词语教学是每一个语文教师上课所必须涉及的环节,可是怎样才能够让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对词语不仅仅停留在理解本义的简单记忆上。笔者认为语文教学是一种语言文字,教师要能够引领学生在理解、感悟、积累的基础上学会运用语言文字,从而激发学生热爱语言文字的兴趣,这才是语文教学根本追求的目标。

案例:

片段一:

师:罗曼·罗兰曾经说过:生活中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人。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广玉兰》的第一课时,广玉兰那淡淡的幽香始终让人无法释怀,今天我们再度走近广玉兰,走进他的世界。

准备性学习:

1.首先我们来听写几个上节课的生字词

幽香、绽放、花蕊、铁锈、荡漾、内涵、婴儿

(同桌互批,多媒体出示正确词语,集体纠错)

2.请同学们再读这些词语,想想陈荒煤先生笔下的广玉兰,你还能用书中哪些词语或句子说说他给你留下的印象?(要求不能重复)

生:幽香清丽、洁净高雅。

生:她玉琢冰雕、生生不息、含羞待放。

生:挺立枝头、终年不败。

生:始终透着生气,透着活泼。

师:同学们找得很好,对广玉兰的每一处美似乎都想要赞美。老师把同学们刚才提到的词语放在一首诗里,一起读一读。

她幽香清丽、洁净高雅;

她玉琢冰雕、生生不息;

她的美,無法用文字准确形容。

含羞待放是她的甜柔,

挺立枝头是她的刚劲,

终年不败是她的豪放,

她,

始终透着生气,透着活泼,

向世人展示着,

无比旺盛的生命力,

……

启示:语文教学要使词语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生根就需要教师引领学生学会结合语言环境理解词面义、词中义、词境义、词引申义。片段一的教学,教师给予学生在多支点教学的准备学习环节一个支点——要学生学会怎样学习词语,怎样运用词语而避免流于形式。此片段体现出以下信息:(1)教师简约有效地引导了学生要落实字词的基础训练;(2)将静态的词语变得动态,变得灵动,富有生气,使学生在从对静态、抽象词语的简单理解记忆的过程中学会了连句,在连句中加深对文本的理解,有效地完成了对词语的理解、感悟、揣摩、运用,由此可见,简单的词语教学也能使学生激发思维的火花,引起学生对美的追寻,积极地培养了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热爱之情。

二、多支点教学要注重学生对文本的个性和深度解读

追求本真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是在教学时有意识地支起给学生思考、思维迸发的平台,使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合作探究、反复朗读体悟,在理解中感悟,在感悟中想象、思考、个性解读、情感得到升华,最终达到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目的。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能始终以一个主人公的角色享受这个快乐的旅行,最终获得属于自己的解读,进而找到一种归宿感,一种成功的自信,这些都会促使学生真正地爱上语文课堂。那么教师给予学生的这个思维打开的支点就显得尤为重要,但是给予支点的同时要注意课堂的层次性,这样才能在这个指点下理性地打开思维而不是一盘散沙或者浮光掠影,不仅能主动参与到学习中,而且能追求有效、感性和理性的回归,自然学习兴趣高,学习效率高。

片段二:

针对性学习:

师:作者说:我爱广玉兰的幽香与纯洁,更爱广玉兰那无比旺盛的生命力。但比起它的幽香、纯洁,作者更爱广玉兰旺盛的生命力。在课文哪些地方能够读出来,请大家快速阅读课文,找出相关语句,写出自己的解读,小组交流,选择一处进行深度解读。

(生自读课文,思考后做批注、小组交流、班级交流、教师相机点拨朗读、多媒体课件辅助)

小组汇报:(一)

生:从广玉兰开花的各种形态以及热热闹闹的开放中看到了生命的竞相开放。

生:花瓣虽然凋谢了,花蕊却依然挺立枝头,已长成近两寸长的圆茎……这就是孕育着新生命的种子。这颗粒就是新生命的种子。

师:请用你的语言说出这是一种什么之美?(教师相机点拨学生朗读)

生:我读出了让生命绽放到底的一种绝美,让生命不留遗憾。endprint

生:其实里面蕴含着一种美。生命之美、希望之美、力量之美。

生:我读出了……

(二)

生:一株就像一个数世同堂、生生不息的大家族。有的花凋谢了,旁边又盛开着。这一朵刚开,那一朵含羞待放。不断有花谢,不断也有花开着。这就叫——生生不息。

师:从这句话中你又读出了一种怎样的美?(教师相机点拨学生朗读)

生:我读出了一种合作,一种包容他人,一种共创生命之美的合作之美。

生:我读出了生命的竞争之美,和各种姿态的广玉兰在一起比美,才能看出你的人生到底还有多少需要前进。人生需要竞争,只有在竞争中才能看到自己的潜能是否发挥到极致?

生:我读出了……

(三)

生:密集油亮的绿叶终年不败,始终透着生气,透着活泼。

生:秋冬时节,许多树的叶子凋落了,广玉兰却披着一身绿叶,与松柏为伍,装点着自然。

教师点拨:春天,万物复苏,广玉兰的叶片早已……

夏天,树木葱盛,广玉兰的叶片还是……

秋天,落叶纷飞,广玉兰的叶片依旧……

冬天,树木凋零,广玉兰的叶片仍然……

师:你从中读出了怎样的生命力?(教师相机要求学生读出这种美)

生:坚强之美、顽强之美。与梅花和松柏一般的精神。

生:一种朴素之美。没有梅花和松柏般被诗人推崇,但却依然能够守住本色。

生:我读出了……

师:小结(回放教师朗读录音和多媒体图片结合的视频效果)

启示:针对性的教学环节教师给予学生一个思考的支点,即“旺盛的生命力在课文中哪里能够体现,你怎样解读这种生命之美?”学生在自读感悟、反复朗读的基础上,促进对文本的感悟,写出自己的批注,然后再和小组交流,当一个小组在汇报的过程中其他小组互为补充。整个教学过程中使学生从字面查找到自己的解读,再到小组的交流、班级交流,都积极有效地促使学生的思维被调动。当个人或者小组在汇报的过程中,其他同学不能重复,只能补充、完善,教师的这一要求不仅有效培养了学生的倾听能力,也锻炼了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其次教师及时地点拨朗读、思维牵引也是这个环节的精彩,使学生最终以自己的回答而收获自信,由此也就有效、积极地训练了学生的思维迸发能力,完善了语文教学从文本语文到生活语文的过渡,在此基础上完成学生对语文的层次性、个性和深度解读。

三、多支点教学注重转化知识语文为能力语文

多支点课堂有效教学注重变文本语文为生活语文,变知识语文为能力语文,多方面、多角度地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诗文源于生活,当然就可还原于生活。自然界就是儿童语言的源泉。请敞开教室的门,和孩子们一起走向生动的语言源泉的旅行。”教师有效地引导学生从文本走向生活,使语文变成孩子们自信的起跑线和快乐的终点。

针对性学习

片段三:

师:同学们读得真好,好的让老师都为之感动。不论是花还是什么也都让人忍不住喜爱,同学一定和老师一样,请选择你喜欢的一处,试着背诵。

1.指名背诵。

2.教师点拨:学生交流,总结归纳。

3.方法指导:总分总结构、结尾呼应、并列关系、运用比喻拟人等。生活中处处都有美。只要你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文章谁都能写美,只要你有一颗善于表达的心。让我们今后写作时,也要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使我们写作水平更上一层楼。

延展性学习:

片段四:

如此广玉兰的美已经印在了我们每一个人的心头。广玉兰的幽香与纯洁让我神往,广玉兰无比旺盛的生命力更让我感动,这么美的花我怎么能按捺住激动的心情,于是老师写了一首小诗我们一起吟诵:

《广玉兰赞歌》

幽香荡漾,洁净高雅

宛如夏日里待嫁的新娘

数世同堂,生生不息

筑起丛林中圣洁的殿堂

她的美,无法用文字准确形容

含羞待放是她的端庄

挺立枝头是她的豪放

她始终透着生气,透着活泼

向世人展示着

无比旺盛的生命力……

她,一个永不凋谢的名字——广玉兰

1.广玉兰的美浸润了我们每一个人的心田,在每一个人的心田伫立。广玉兰本身也是一首诗,也是一首歌。同学们用你优美的文字赶快记载下她的美,写成诗歌。

2.广玉兰的生命力是顽强的。自然界中还有许多具有这样顽强生命力的植物。你们知道哪些描写这些植物的古诗?

(学生背诵交流)

启示:不管是针对性学习还是延展性学习,教师都要有效地抓住课堂教学知识牵引学生将语文知识转化为语文能力,即课本上学到的知识之外,及时、即兴地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得以运用和拓展,促学生变文本语文为生活语文,变知识语文为能力语文,多方面、多角度地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片段三中笔者基于学生写作能力的欠缺,及时渗透写作方法的教学,特意让学生自己结合课文总结写作方法。最后本课堂片段四:延展性学习,教师及时地指导学生结合文本的内容及重点进行练笔——将自己的感受运用所学的词语写成一首诗,写出对花的赞美,再一次让学生深入理解了文本的语言和内涵,同时也是学生从理解到运用的过程。片段四中教師还将语文课延伸到课外的学习,搜集同类植物的古诗,不但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而且有效地指引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向,同时积极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学生从知识语文到能力语文的转化在潜移默化中生成。

总之,多支点语文教学注重植根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养成。给学生支起思考、交流、倾听、想象的平台,让学生在文学的殿堂里自由翱翔、个性解读,最终收获快乐,使得文化的精华被高效地传承。在语文教学这条路上,语文教师始终应身体力行,更新观念,优化教学,相信多支点教学模式下的小学语文教学课堂一定能够开创出一片广阔的新天地,使学生以本真的童心和童言书写属于自己的童趣文化人生。

编辑 李琴芳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