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数据挖掘对中医治疗头痛用药规律分析

2018-01-25崔国宁刘喜平董俊刚曾庆涛

山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7年6期
关键词:川芎偏头痛头痛

崔国宁,刘喜平,董俊刚,曾庆涛

(甘肃中医药大学,甘肃兰州730000)

头痛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患头痛的病人越来越多,运用有效的药物治疗头痛需求迫切[1]。本文通过对临床大量统计数据再次挖掘,分析中医临床治疗头痛用药规律,为用中药治疗头痛提供参考依据。中医将头痛分为外感和内伤两大类[2-3]。头为“诸阳之会”“清阳之府”,髓海,位居人体最高位,是五脏六腑之气血上注之所,若外邪侵袭或者内伤久病,使清窍失养,均可导致头痛。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处方来源于万方、知网中近10年核心期刊中的中医临床治疗头痛的处方,共收集53篇文章,摘录筛选处方53首。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符合十一五教材《中医内科学》中头痛的诊断标准;单纯中医药治疗头痛的报道。排除标准:资料显示不清楚的期刊;与中药联合治疗头痛的报道。

1.3 方 法

①通过数据检索近10年来中医药治疗头痛相关的核心期刊,核心检索词语:头痛,中医治疗;②摘录文章中的处方;③将处方录入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系统。统计分析中医药治疗头痛的常见及潜在的药物配伍规律、用药模式、四气五味归经所占比,并通过数据分析整合治疗头痛的新处方。

2结果

2.1 药物使用的频次统计

频次在20以上的药物如图1。

图1 治疗头痛使用频次大于20的药物

2.2 基于关联规则发现药物的用药规律

2.2.1 治疗头痛方剂中的药对(支持度10,置信度0.8) 结果见表1。

2.2.2 关联规则 结果见表2、表3。

2.2.3 网络展示 结果见图2。

表1 治疗头痛方剂中的药对

表2 药物关联规则

表3 药物关联规则

图2 网络展示

2.3 基于熵聚类发现的潜在配伍规律(相关度8,惩罚度2)

2.3.1 潜在的药对 结果见表4。

表4 潜在药对

2.3.2 基于无监督的熵层次聚类的新处方(13个) 结果见表5。

表5 基于熵层次聚类的新处方

2.3.3 新处方的网络展示 结果见图3。

2.4 四气五味所占比例

结果见表6。

表6 四气五味所占比例

2.5 归经比率

结果见图4。

3 讨论

头痛是现代临床上常见的疾病,有生理和病理的不同,可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因其涉及的致病因素太多,某些头痛的发病机制尚且不清楚,缺乏确定的诊断金标准,现代医学对某些头痛无特殊的治疗方法,临床疗效不尽理想。古人在治疗头痛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本文通过对近15年左右核心期刊中治疗头痛的方剂进行数据挖掘,验证了头痛治疗当中,某些药物确实是不可或缺的,比如川芎、细辛等[4-6]。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应用的方法有改进互信息法、复杂系统熵聚类等无监督数据挖掘法,对药物的关联规则、核心组合、药对等进一步分析。

图3 新处方的网络展示

图4 归经频率

分析结果显示:频次统计中,排列在前面的药物依次是川芎、当归、白芷、半夏、白芍、天麻、细辛、全蝎、红花、柴胡、桃仁、甘草、菊花、钩藤、丹参;验证了中医所说的“头痛不离川芎”的理论,说明治疗头痛,川芎必选。川芎来源于伞形科植物川芎干燥根茎,主产于四川彭州都江堰等地,为四川的道地药材。《金贵要略》中用川芎11方,其与当归配伍者8方。《神农本草经》云主“中风入脑,头痛寒痹,筋挛,缓急,金创,妇人血闭无子”。其化学成分主要为挥发油、生物碱、有机酸和多糖等。其化学部位,单体成分对心脑血管系统、神经系统、呼吸系统等多个系统具有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及冠状动脉血流量,降低血流阻力及其血压的作用,抗氧自由基、抗炎、抗癌、抗血小板凝集、抗血栓等作用,还有保护神经方面的作用[7]。其次是细辛,在基于关联规则方法下,显示的关联规则多是细辛与高频药物的配伍,细辛本身具有通窍止痛作用,其在临床治疗头痛中也受到重视。细辛为马兜铃科植物北细辛或华细辛的全草,根为灰黄色,叶绿色,气芳香,味辛辣而麻舌。《神农本草经》云主“咳逆,头痛脑动,白节拘挛,风湿痹痛,死肌,明目,利九窍”。《伤寒论》入6方次,《金匮要略》入16方次。细辛的主要化学成分是挥发油,有甲基丁香酚、黄樟醚、细辛醚,根部含有去甲乌药碱[8-10]。

潜在的药对为代赭石与石斛、代赭石与木贼、代赭石与苦楝皮、钩藤与桂枝等。

本次数据分析演化的核心处方13个,只是纯粹的数据分析,其最终的价值需要临床验证,但是,其为基础研究提供了有益的线索。

头痛的临床治疗当中,从四气五味考虑,应用最多的是辛,甘,苦,温。辛味药能散、能行,具有发汗、散寒、行气、祛风止痛的功效,在临床上主要用于表证;甘味药能缓、能补、能和,具有补养缓和的作用;苦味药能燥、能泻,泻具有泻下、泻火、降泻、清泻、燥湿的作用,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各种湿热证、寒湿证;在用苦味药的时候可以配伍等比例甘味的药物,在发挥苦味药物功效的同时,不忘记固护中焦,归经多归肝脾心肺等脏。本研究为头痛的治疗主要从肝脾心肺论治理论的提出提供参考[11-12]。

[1]刘明国.钩蝎止痛散治疗偏头痛 96 例[J].四川中医,2002,20(2):42-42.

[2]贾潮英.柴胡疏肝散治疗偏头痛 40 例[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06,20(1):79-79.

[3]耿立梅,成立,马丽.搐鼻散治疗偏头痛 74 例疗效观察[J].河北中医,2004,26(3):176-177.

[4]朱金宏.川芎茶调散加减治疗偏头风 91 例[J].中国民间疗法,2006,14(3):36-36.

[5]杨政.川芎止痛汤治疗偏头痛 58例[J].四川中医,1998,16(10):33-33.

[6]林海,查鹏洲,荣培红,等.川郁解痛汤治疗偏头痛 68 例[J].陕西中医,2004,25(2):138-139.

[7]金玉青,洪远林,李建蕊,等.川芎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中药与临床,2013,4(3):44-48.

[8]刘兴隆,贾波,黄秀深,等.细辛药理研究概况[J].江苏中医药,2005,26(7):59-61.

[9]侯冠宇.丹红四物汤加味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 60例[J].四川中医,2002,20(5):46-46.

[10]刘伟,李忠远,宋昌红.分型辨治偏头痛 70 例体会[J].吉林中医药,2004,24(2):26-28.

[11]杨燕敏,李仁可.活血祛风法治疗偏头痛 76 例[J].上海中医药杂志,2003,37(4):22-23.

[12]孟磊,赵焱.加味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头痛75例疗效观察[J].河南预防医学杂志,2005,16(3):30-32.

猜你喜欢

川芎偏头痛头痛
头痛应该灸哪里?
川芎茶调散治疗耳鼻喉科疾病举隅
川芎外治 止痛功良
川芎总酚酸提取工艺的优化
头痛与口疾
川芎土茯苓鱼汤缓解头痛
远离头痛的困扰
偏头痛与脑卒中关系的研究进展
穴位埋线治疗发作期偏头痛32例
活血散偏汤治疗偏头痛的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