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年人体质与常见慢性疾病症状相关性

2018-01-25梁百慧朱正刚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8年14期
关键词:阳虚阴虚体质

梁百慧 方 森 林 静 朱正刚 陈 燕

(湖南中医药大学,湖南 长沙 410208)

目前,我国拥有世界最大的老年人口群体,老年人占全球老年总人数26.6%,2015年末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数为2.22亿〔1〕,是世界上唯一一个老年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且每年正以3%以上的速度快速增长〔2〕。此外,老年人为慢性疾病高发群体,其健康问题成社会关注的焦点。《中国自我保健蓝皮书(2015-1016)》指出目前中国确诊的慢性病患者已超过3亿,我国老年人口慢性疾病患病率高达70%〔3〕,若控制不当,在今后的10~20年,慢性疾病将成倍增长,成为社会的严重负担〔4〕。近年来,中医健康管理在我国不断发展,全国各地陆续成立“治未病”中心,其中,最基础的即体质辨识中心,通过体质辨识从而为老年人提供有针对性的健康干预,达到预防疾病的目的。老年人体质与慢性疾病及其症状有着密切的关系,探讨其对应特点,对老年人自我体质辨识有助于其健康管理。

1 老年人常见体质及其特点

1.1老年人常见的体质 王艳荣等〔5〕对北京朝阳区三里屯社区老年人群进行中医体质辨识调查,结果显示老年人偏颇质占绝大多数,占总人数的86.2%。而阴虚质、阳虚质居于偏颇质前二位,占39.1%,显示老年人群多虚的体质特点,其结果与吴清流等〔6〕调查结果一致。张华等〔7〕对1 107位西长安街社区老年居民进行体质判定、分析,发现该社区老年人阴虚质、阳虚质多见,在偏颇体质中占25.37%。王琦〔8〕指出,老年人脏腑功能衰退,阴阳气血俱虚,尤其是肾精亏虚是老年体质的基本特点,以虚为主。因此可知,老年人以偏颇体质为主,体质多虚。

1.2阳虚、阴虚体质的特点 左春红等〔9〕提出阳虚质是指阳气不足,以畏寒怕冷、手足不温等表现为主要特征的体质状态。临床表现:肌肉松软不实。精神不振,舌质淡嫩、舌体胖、脉象沉迟;性格内向、多沉静;易患痹证、 咳喘、泄泻等病。主要表现为手脚发凉,胃脘部、背部或腰膝部怕冷,耐受不了寒冷(冬天的寒冷或冷空调、电扇等),吃(喝)凉的东西会感到不舒服,大便稀溏。

阴虚质是指阴液亏少,以口燥咽干、手足心热等表现为主要特征的体质状态。临床表现主要为体型偏瘦,饮食偏好冷饮,手脚心发热,眼睛干涩、口干咽燥、 鼻微干,皮肤干燥、脱屑,大便干燥,舌质红、少津,舌苔少苔,脉象细数。

2 体质辨识及老年人自我体质辨识简易评价表

中医健康管理以其独特的优势获得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作为中医健康管理的基础,体质辨识在中医健康管理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彭莉丽等〔10〕应用中医体质辨识对社区老年人进行健康干预,结果显示其干预效果与常规的健康干预相比有了明显的提高。目前,我国的体质辨识多以《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标准为指导〔8〕,在全国范围得到推广。但是此量表适用范围较大,并无很强的针对性。随着医学的专业化发展,分科越来越细,具有专科特征的体质辨识量表亟需制定。国内目前已有学者对此进行研究,赵红梅等〔11〕建立一套新生儿中医体质辨识表,结果显示可为新生儿中医体质辨识提供依据。叶黎黎〔12〕、王晓鸣等〔13〕分别对孕妇、健康儿童进行中医体质辨识,仍采用的是《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表》,并未针对其辨识对象制定有针对性的量表。柳璇〔14〕也提出并着手制定了专门面向老年人群的《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量表,该量表较之前的简单但仍存在老年人无法进行自评的问题。董建新等〔15〕釆用《中医体质分类》量表研究城市社区中老年人群体质类型后提出,单纯采用《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标准判定的结果是否真实反映了被调査对象的实际情况,尚需进一步的综合性实证研究。可知目前我国尚缺乏针对性强且与老年人密切相关的体质量表,老年人自我体质辨识简易评价表是指利用疾病症状与体质特征的关系来进行简单的体质辨识,老年人可结合自己的症状来简单判断自己的体质类型,便于老年人掌握与运用,了解自己的健康状况。故明确老年人常见疾病症状与体质特点之间的关系,制定老年人简易体质辨识表有其现实意义。

3 老年人高血压、糖尿病与体质的关系

据调查老年人有44%的时间用于疾病的诊疗〔16〕,针对我国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率高的现状,通过查阅《中国的医疗卫生事业》白皮书〔17〕得知我国主要的慢性病为心脑血管病、恶性肿瘤、糖尿病等,白皮书还指出2009年国家将高血压、糖尿病、老年人健康管理纳入医改项目中。此外,中华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中国医师协会高血压专业委员会〔18〕于2014年提出我国>60岁老年人的高血压患病率将近50%。在65岁以上的老年人中患有糖尿病的有20%,糖尿病已成为老年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是世界上老年人病死率最高的三大疾病之一。丁菊梅等〔19〕调查结果显示603 位老年人中患有各类慢性病者占79.1%,且提出社区患病率从高到低依次是高血压、骨关节疾病、冠心病、糖尿病。孙少艾等〔20〕也提出慢性病影响了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周育松等〔21,22〕研究结果显示,老年人高血压、高血糖的检出率较高,这与古雅珏等〔23〕的调查结果一致。由此可知我国老年人慢性疾病主要为高血压、糖尿病。了解我国老年人目前的健康状态及其慢性疾病患病情况,有利于为慢性病的早期预防提供依据,为健康教育工作提供帮助。

3.1我国老年人高血压症状与体质的关系 西医中高血压的主要症状为血压升高,主要通过血压测量来发现。《中国高血压患者教育指南》中提出有头晕、头痛、眼花、耳鸣等症状时,提示可能血压高,需要尽快就诊。中医病名里并无“高血压”,根据高血压表现的症状、证候、病因、发病机制,将其归属为“眩晕、头痛”等范畴。潘立敏〔24〕提及,老年性高血压常见的表现为畏寒肢冷、面色恍白、神疲乏力、头晕、头痛、目眩、耳鸣、背紧痛。

中医认为老年高血压的病因很多,《素问·上古天真论》指出,“年过半百,而阴气自半”即老年人脏腑功能衰败,阴虚不能制阳,阳虚不能温化水湿及年老之人血脉失柔,弹性减退,导致气血的运行障碍,从而形成此病。高血压患者有畏寒肢冷、面色恍白、神疲乏力、头晕、头痛、目眩、耳鸣、背紧痛等症状,而阳虚质是则表现为阳气不足,以畏寒怕冷、手足不温、精神不振。通过两者对比可发现老年人高血压的症状与阳虚体质特点有相似之处,都有畏寒肢冷、神疲乏力等特征。高血压与体质密切相关,因此,从疾病症状确定大概的体质,十分简便,符合老年人认知功能减退、记忆力下降、视力下降等生理特点,为学习精力不足的老年人提供了便利,为有针对性的健康干预奠定了基础。

有研究对当地高血压患者的中医体质调查结果显示阴虚质、阳虚质的人患高血压概率较高〔25〕。安娟娟〔26〕通过研究得出结论,有高血压病史者阴虚证的发生概率与无高血压病史患者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2老年糖尿病的主要症状与体质的关系 老年糖尿病患者是指大于60岁的糖尿病患者〔27〕。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高,常常没有所谓的多尿、多饮、多食、消瘦的典型症状群,可以完全无症状,极易误诊,可造成严重后果。

在祖国医学中,一般认为现代糖尿病属于“消渴”范畴。鲁万强〔4〕提出老年糖尿病主症是乏力,多表现为患者饮食如常或饮食有增。中医上糖尿病早期表现为肥胖,以身倦乏力,体虚多汗,腹部肥满,口中黏腻,舌淡胖,有齿痕,苔腻脉滑,患者食欲旺盛,貌似健壮,精力体力有所减退。中期患者多有神疲倦怠,多汗、消瘦,口燥咽干,手足心热,舌红少津,苔薄黄,脉细数。晚期患者多有乏力,四肢厥冷、微寒喜暖、腰膝酸软、手足麻木、下肢及颜面浮肿淡脉沉迟等症状。

《灵枢·五变》说“五脏皆柔弱者善病消瘅”其中尤以阴虚体质最易患。中医认为禀赋不足、脏腑虚弱是消渴发生的前提,老年人脏腑功能减退,体质偏虚,易患此病。王元珍〔28〕指出,老年糖尿病患者早期表现主要为气虚挟湿型,中期表现主要为阴虚型,晩期表现主要为阳虚型。对糖尿病症状及阴虚阳虚体质特点的比较可知,老年人糖尿病与阴虚阳虚体质有密切的关系,与老年人高血压一样,可通过其疾病症状评估量表来判断其大致的体质类型,从而对其进行相应的中医健康干预。

总之,老年人常见体质与常见慢性疾病症状之间的关系研究有其重要性和必要性,老年人阴虚、阳虚体质特点与老年人高血压、糖尿病症状之间有密切的联系可进一步设计形成老年人自我体质辨识简易评价表。

猜你喜欢

阳虚阴虚体质
中医“体质”问答
中医“体质”问答
中医“体质”回答
阴虚体质的人炎夏要会调理
基于结构方程模型探讨大学生阳虚体质睡眠质量和抑郁的关系
阳虚质备孕女性针灸调体的古代文献研究
分析益气强心汤治疗慢性心力衰竭阳虚水泛证的效果
28天吃出易瘦体质
阳虚体质遇倒春寒易失眠
滋阴补肾法治疗肝肾阴虚型干眼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