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农村寄宿生行为习惯的养成

2018-01-25罗仲文

魅力中国 2018年52期
关键词:寄宿生生活习惯班主任

罗仲文

(广西南宁市上林县西燕镇中心学校,广西 上林 530504)

在广西农村,寄宿和走读学生并存是大多数中小学校都存在的办学模式,学校老师身兼数职,既要辅导学生的学习,也肩负着培养寄宿学生良好生活习惯的重要责任。本文针对农村中小学寄宿生的现状,提出了几点培养寄宿生良好生活习惯的建议。

一、安全意识的培养

人身安全是一个人一切其他行为的基础,没有人身安全也就不存在人的其他行为,因此,从小为学生树立良好的安全意识是十分重要而且必要的。作为班主任必须在入学时就给学生们灌输相应的安全知识,这一点不仅仅对于寄宿生,对于走读生来说也至关重要。安全教育的内容主要有以下的几点:

在上学放学的途中注意交通安全及其他安全。

(一)青少年处于一个身体和智力双重快速发展的时期,同时玩耍也是孩子们的天性,班主任尤其需要提醒走读学生在上学放学的途中按时回家,不要贪玩冒险做出十分危险的事情。同时需要教育寄宿生在上学放学的途中不要乘坐“三无车辆”,骑自行车走路都要遵守交通规则,注意交通信号灯指示和交警的指挥。

(二)学校应当经常举办安全教育活动,教育寄宿生们在参加校内校外的各种活动时,要严格按照活动的要求执行。

(三)学校应当加强对寄宿生住宿安全的管理。学校应当教育寄宿生在寝室内不要乱接电线,避免违规用电,不要使用大功率电器或者私自点燃蜡烛等,以免最终酿成火灾。

(四)学校要加强对校内饮食卫生的监管。所谓“病从口入”,过去的几年里,也出现过相当数量的学校内学生集体食物中毒的事件,对于学校来说,加强食品卫生监管,保障住宿生饮食安全十分重要。同时学校也应当教育学生按学校的相关规定在食堂内就餐,不买“三无食品”等。

二、培养学生自理能力

中小学生尚且处在人生中一个相对不成熟的阶段,因此对于他们的生活能力的养成及其教育的内容应当以“温、饱”自理能力的某些指标作为下限,同时以学习独立生活和在一些特定的条件下能够独立生活作为上限。学习生存知识,为突发状况的处理进行知识储备,对于学生们未来的学习和生活都是十分有意义的。

寄宿制的学生生活本来就是对学生的自理能力的一种极大的考验。在家里,由于有家长的各种照料,学生们大多无忧无虑,“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但是在学校里,周围只有同学和朋友这些同龄人,从叠被子到洗衣服,还有进行理财规划,这些都需要自己一个人独立完成,寄宿生活可以在相当大的程度上锻炼学生们的自理能力。学校就像一个小社会,老师和学生同处于这样一个地方,通过班级、寝室这些小集体的联系,学生学会了与人相处以及照顾自己,这些对他们的未来都是有着极大的帮助的。

三、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拥有良好的生活习惯,不仅仅体现出学生们的文明程度,同时也影响着学生们的整体素质。作为班主任,必须教会寄宿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一方面,叠被子、洗漱、打扫宿舍和教室这些事情,是学生们的做事习惯;另一方面,学生们在食堂就餐时,应当学会自觉排队就餐,不浪费粮食,这就是学生们的就餐习惯;同时,在寝室和其他室友相处时,要学会照顾室友情绪和生活习惯,早睡早起,保持安静,不打扰别人;最后,要教会学生时刻注意自己的卫生习惯,勤洗头洗澡,不乱扔垃圾,学会打扫卫生,这是学生们很重要的卫生习惯。

有专家的研究指出,孩子们在成长的过程中十分需要父母的关怀和照顾,而作为寄宿生,他们常常没有太多的时间和父母共处,这个时候,教师尤其是班主任需要格外注意学生们的情绪变化。青少年学生处于一个人生中最为敏感的阶段,情绪往往多变而且心智不够成熟,老师要经常和学生进行交流,了解他们生活上、学习中和心理上的问题,并且积极帮助学生们解决问题,让学生感受到如同家一般的温暖,这样才会让学生们健康成长,这也是每一位教师的光荣使命。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中小学寄宿生由于缺少阅历,他们常常被学习以外的事情吸引和诱惑,导致不能够专心学业。而由于寄宿制学校的学生缺少父母在身边的督促和管教,更容易放松对自己的要求,荒废学业,迷失了自己的人生方向。作为班主任,应当适时培养学生们良好的学习习惯,教会他们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找到正确的学习方法,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

首先,应当注重培养寄宿生的时间管理意识,正确而且科学地安排自己的时间,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每天的时间有限的,如果不能合理安排时间,往往对最后会浪费大量的时间,自己悔不当初。科学的管理时间,首先就需要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并且严格按照计划执行。

其次,寄宿生们应当自觉养成定时定量的学习习惯,保证每天都有充足的时间进行学习,同时要注意学习中必须保证注意力的集中,提高学习效率。对于中小学生来说,课前的预习和课后的复习都是十分有必要的。课堂的认真听讲,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跟随老师的思路,学会记笔记,并且在课后整理笔记,不懂的内容做出记号,课后和同学和老师进行交流讨论,这都是提高学习效率十分有效的方法。

四、培养寄宿生良好的精神面貌

寄宿生在学校中,学校不该仅仅关注学生们的学习成绩,对于他们精神方面尤其需要多加照顾。学生的学习过程是需要精神支撑的,寄宿生远离家人的监督,缺少父母的陪伴,而班主任也不可能完全照顾到每一位学生,这样说来,学生的精神尤为重要。作为班主任,要做的就是引导学生培养一种精神,支撑着他们努力学习,乐观生活。

精神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学校可以通过一些活动让学生们获得一些感性的东西,班主任再通过言语的引导,让学生们进一步领悟这些外在事物的内涵和它们所蕴含的意义,最后学生会自发的模仿和坚持,加上旁人不断的约束和指引,最终他们会自发地产生一系列行为来满足自己的愿望。

寄宿生在学校中远离父母,班主任成了他们接触最多的长辈,因此班主任也就肩负了格外沉重的责任。作为教育工作者,应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他们发现自己、改变自己、完善自己、升华自己,最终实现自我成长和升华,为自身未来进步做好准备。

猜你喜欢

寄宿生生活习惯班主任
如何做好一个班主任
大学生生活习惯对胃病的影响
当心!这些生活习惯 正在摧毁你的听力
初中寄宿生心理问题的预防与疏导
寄宿与非寄宿初中生学业成绩和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比较研究
夸夸我的班主任
农村中学寄宿生课外时间管理初探
提升血液与血管力的10个生活习惯!
高中班主任的自我成长
每天给“小小寄宿生”一个香甜的梦之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