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南少数民族原生态舞蹈的艺术探讨

2018-01-25李延浩

北方音乐 2018年18期
关键词:自然性西南原生态

李延浩

(四川大学艺术学院,四川 成都 610225 )

一、西南少数民族原生态舞蹈充满仪式感

仔细研究西南地区少数民族原生态的舞蹈,不难发现舞蹈的主题大部分都是生命,所以它们的舞蹈形式都充满了宗教情感,让人们在舞蹈的过程中感谢神灵的对生命的庇佑。仪式舞蹈在西南少数民族的生活中是由来已久的,已经成为影响人们生活生产以及精神追求的民俗现象。当人们想要支配自然或者是支配自然的时候,当因为各种原因无法实现时,各种盛大的仪式舞蹈就出现了。他们通过各种各样的仪式舞蹈来表达自己,来和神灵进行沟通,从而使得人们能够坚信可以超越现实。比如哈尼族的芒鼓舞,在舞蹈中和天神对哈的道具就是鼓声,将五谷放在鼓里面,以此来起到人丁兴旺。哈尼族在在传统节日昂玛吐节上表演芒鼓舞,是祭祀的一个重要环节。在西双版纳流行一种舞蹈叫钢镣舞,人们将两片钢镣相互碰撞,用发出洪亮的声音和神灵进行沟通。因此,不难看出,西南少数民族原生舞蹈虽然多种多样,但是却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即具有很强的仪式感。

二、西南少数民族原生态舞蹈充满生活化色彩

西南地区少数民族原生态舞蹈的内容主要都是对生产生活的诠释。虽然原始社会早已不复存在,但是其原生态的舞蹈仍然被保留的非常好。西南少数民族原生态舞蹈虽然在动作和形式上发生了一定的改变,但是本质上仍然是在诠释生,在继承的过程中融入了新的生活感悟,对其进行不断的创新,从而使得这些原生态的舞蹈能够得到延续和发展。古代人们一个最重要的活动就是生产活动,所以原生态的舞蹈往往是在生产活动中形成的,用各种各样的舞蹈动作来表现人们的劳动状态。比如采茶舞,在今天仍然流传的非常广泛,其中的舞蹈动作大都是对采茶动作的模仿,正采、盘茶、倒采、送茶这些动作在舞蹈当中都有所体现,在欣赏采茶舞的过程中仿佛就像置身在一个实实在在的采茶场景当中。象脚鼓舞,是彝族用来欢迎远方客人的,以舞蹈的形式表达对客人的祝福,是典型的原生态舞蹈。

在起舞的过程中需要用象脚鼓来配合。首先需要对鼓进行调音,然后才能够演奏。彝族会将黏米粘放在鼓面中间,借助黏米颤动来对音准进行判断。所以说西南少数民族的原生态舞蹈非常的生活化,将少数民族的生活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了。

三、西南少数民族原生态舞蹈充满自然性

西南少数民族由于地理位置的原因,使得他们在长期的劳动中,对自然产生了很强的敬畏心,天人合一的思想比较的典型。在原始社会的少数民族,他们认为万物皆有灵,是可以交流和沟通的。所以在漫长的自然劳动中他们就发现了舞蹈,将舞蹈当成和神明沟通的方式。所以说,西南少数民族原生舞蹈发明的初衷不是为了表演和观赏,而恰恰是为了满足当时人们对自然的那种崇敬心理,来满足他们和万物进行沟通的欲望。因为这些少数民族的舞蹈实在生活和生产中产生的,都是对在这些场景的一些模仿和再现,所以用大多数人来对舞蹈的美感进行定义这样的情况是几乎没有的,正是因为未经过改编,才使得西南少数民族舞蹈具有鲜明的自然性。另外,舞蹈的服装和道具大部分也都是来源于日常生活,具有十分鲜明的民族特征,因此如果仔细研究西南少数民族原生态舞蹈,可以从中很好地了解古代人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

比如在基诺族的太阳鼓舞当中用到道具鼓,其实就是用来象征太阳的,这是对生命自然性的一个很好体现。在社会的发展中,虽然这些舞蹈的形式和内容进行了一定的改变,比如服饰更加的丰富和精美,舞蹈动作更加和谐,但是一直未发生改变的就是这些原生态舞蹈的本质,被非常好的传承下来了,也成为西南少数民族原生态舞蹈最具鲜明的特征。

四、结语

综上所述,探讨西南少数民族原生态舞蹈的艺术特点和艺术价值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也是继承和发展这些原生态舞蹈的需要。作为传统民族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鲜明的仪式感、生活化、自然性的特定,让其在各种各种的舞蹈形式中让人耳目一新,也使得这些原生态的舞蹈能够继续保持生命力,能够生动地展现少数民族的生产和生活方式,表达他们的情感,从而极大地丰富我国的民族艺术。

猜你喜欢

自然性西南原生态
古城西南两座桥
“潮”就这么说
传承千年文脉,匠筑美好西南
从“福禄壶”看紫砂壶艺术的自然性与中国吉祥传统
作文呼唤“原生态”
Country Driving
“最天然”的经济形态——零加工、原生态
游戏材料自然性在幼儿园游戏中的分析
伍尔芙小说的“真实与自然”
谈通俗唱法的真实性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