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色彩艺术在展览展示空间中的运用
——以天津博物馆临时展览设计为例

2018-01-25郭术山

天津美术学院学报 2018年12期
关键词:观展文物博物馆

郭术山

一、色彩艺术的意义

人类往往是依靠视觉感官来认识这个世界,根据所看到的一切事物来进行反馈,世界是多姿多彩的,不同地域、不同民族对于不同颜色的理解都有其独特的认知方式。人类对于一些色彩的感觉是与生俱来的,后天经过知识的理解以及宗教的信仰等因素也会对一些色彩进行新的认识,不同的人在不同时期对于色彩也会产生不同的心理感受和反应。根据不同的色彩感受,人们大体上把色彩分为冷色和暖色两大类,这两种不同类别的色彩也会让人在视觉角度下产生不同的心理感觉,例如暖色调会让人体会到温馨、体贴以及舒适等感觉,冷色调会让人感觉到消极、沉闷、阴郁。

在展览设计方面,色彩的存在同样有着重要的意义,它们是吸引观众眼球的核心要素,并能给观众带来审美的愉悦感。既能传递信息,也能表达情感。任何设计中的缺陷都能被色彩所覆盖,也可以让其他事物变得更具有艺术气质。

如果你想要了解并掌控色彩的使用方法,那就必须熟悉色彩的基本概念。通过研究色彩的起源,它们的常规展示方式,以及形成最佳混合效果的常用技巧,便能自然掌握并灵活运用这些色彩。色彩渐变或者色调尺度的变化,常常被应用在展览效果的营造中,这种色彩强度变化的方法可以使观者产生视觉深度,更好地体会到空间的存在感,一般运用在空间狭小的部分。安排好色彩序列可以很好地引导观众参观的路线,我们一般会认为顺序是由浅到深,但是从心理学的角度上来讲,理解空间的自然顺序是从深到浅,不然,除了不能展现空间的纵深感之外,还会产生一种让人无法理解的困惑感。对比色一般运用在较小的区域来表达很有冲击力的展览内容,展览空间一般采用大量协调色来构思主体区域,但人们往往更加容易注意到一个高反差色的存在,从而瞬间捕捉观众的视线,给观众带来瞬间的观展惊喜感。

二、博物馆展览空间中的色彩艺术

(一)传统博物馆内的色彩基调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许多博物馆展览出现了千篇一律的现象,展壁颜色整体以黑白色为主几乎是许多展览设计的通病,这种极缺人情味的展览环境会使博物馆展览丢失其应有的特色,大大降低了观众的观展热情。面对这种“缺乏个性”的展览形象,必须体现出展品的艺术内涵以及历史文化特色,所属历史时代的文物,自然被赋予了当代的艺术情感、人文情怀。每个展览的展出效果也表达了当代的地域风情、审美情趣,运用合理的色彩搭配,氤氲出有个性、有色彩艺术美感的展示空间,才能更好地表现出文物展品所蕴含的历史意义,才会使观展者对于历史的文化了解更加铭记于心,使展览整体效果与色彩艺术相得益彰。

要改善展览单一、雷同的现状,色彩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博物馆展览特色的衰减,在色彩上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两方面因素,灰或者“花”。过往的展览风格由于技术落后、手段单一,在展览展示的色彩选择上往往保留原展壁颜色,不加过多修饰,由于不同的展览在空间色彩效果上区别不大,缺少视觉上的冲击力,这就会使观众每次的观展感觉大打折扣。而现代社会由于科技的发展,经济水平的提高,许多色彩元素出现在市场上,一些颜色的混搭根本不顾展览主题意境,胡乱地进行配色,从而造成喧宾夺主的感觉,展览的一切元素都应服从于展品文物,分清“主”“次”关系是展览设计方案从始至终要时刻谨记的。

(二)色彩艺术的合理运用

博物馆展览空间中色彩艺术的运用主要就是为了突显展品的艺术特色,每一件文物展品都是历经了年代的洗礼,保留了其独特的艺术文化内涵。在色彩设计上要注重环境色与背景色的搭配,来烘托出文物的展出效果,色彩有规律的变化运用不仅仅能够突显出文物的艺术特色,还能连接空间内部分与整体的呼应。如果(以天津博物馆“庞贝:瞬间与永恒”为例)我们的主基调为红色与绿色(色度、明度进行一定比例的调整)这种互补色的搭配,就会使整个展览空间紧凑有序,颜色的互相冲突表现了庞贝古城被火山湮没的那种冲击感,在自然灾害面前,人的无奈与惋惜,旨在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绿色可持续性的发展策略。这样的色系搭配既彰显了文物的特色,又考虑到了大多数观众的色系感觉,使展览中的文物、场景与观众融为一体,给大家更优质的观展效果。

整体空间色彩的选用要在保持艺术特色、与文物主题相协调的同时,充分考虑对人心理的影响,增添一系列的暖色调有助于减轻体量感,提升亲切感,以具有韵律和节奏感的低明度色彩来装饰空间。

以色彩艺术诠释展览空间,展示各时代、各地域的人文文化,增添了色彩的律动,会在无形中提高观众的审美趣味,具有独特色彩属性的展览空间仿佛有了自己独特崭新的外衣,使传播历史人文精神有了良好的媒介。这种视觉色彩上的冲击为整体区域的解读和遐想预留了充分的空间,拉近了观众与展览主题的距离,有利于促进观众由被动灌输转换成主动了解。

三、色彩艺术在博物馆展览中的实际运用

在天津博物馆的展览中,色彩艺术在整体设计方案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每个展览的展厅面积都会有几百甚至上千平方米,展览内容也是满目琳琅,根据展览大纲的设定,一般会把整个展览分成几大部分,这就需要我们展览设计负责人员使用概括的方式来整理不同色块并可以区分各个部分的内容,有助于让观众用色彩来区分整体复杂的知识文化内容,更加方便观众对于整个展览知识框架的把握,使观展人员对于展览内容印象更加深刻。

例如“云南省博物馆少数民族婚礼服饰展”,展览内容是选取有代表性的少数民族女性婚礼服饰文物(如服饰套装、挎包、帽饰、织锦、蜡染、扎染、挑花刺绣等各类文物),通过相应礼俗活动场景再现等方式,如换装、婚礼、织布等少数民族礼俗活动环境的还原,以高科技手段,给观众最直观的感受体验,让展览不仅感官体验新颖,并且能寓历史文化信息于其中,体现其文化价值。

经过前期的设计与色彩分析,此次展览整体布局采用浅粉色调,既彰显出婚礼的喜庆,也让人感觉到少女出嫁的那种娇羞之情。浅粉色是一种由白色和红色混合搭配组成的色调,代表了少女般纯真的浪漫与甜美,体现了青春、纯真的美好回忆。在云南少数民族女子的看法中,浅粉色的美感正如那情窦初开的美女一般,少女心中坚信爱情最初的美好,在承诺的誓言里,等待人生中最为重要的时刻,愿与君厮守终生,永不相离。色彩的场景效果离不开灯光的辅助,每次根据颜色环境的不同,我们都会进行灯光重置,光斑的大小、所投射光影的位置、明度的亮暗都要根据现场的环境内容来处理。色彩的艺术设计与合理的灯光效果相互搭配,相得益彰,很好地表达了主题内容,使广大观众对于此次展览有了更直接、更清晰的认知。

总 结

独特的色彩艺术与空间造型的搭配,形成优秀的博物馆展览设计空间,不仅能够给观众带来视觉上的享受,还能够造成观众与展览主题心灵上的碰撞。色彩艺术的精巧安排可以更加深刻地表达展览主题文化内涵,并且高效地串联整个主题空间,使观众与展览主题通过艺术特色和艺术语言进行更深层次的交流,有助于博物馆展览文化的传播。总的来讲,色彩艺术在博物馆展览空间设计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博物馆相关工作人员应该时刻保持一种谦虚的姿态,不断学习色彩艺术以及与博物馆展览设计相关的文化知识,力求营造出风格独特、内容丰富、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的展览空间。

猜你喜欢

观展文物博物馆
文物的栖息之地
文明比观展更重要
观展指南针
参观美术馆
博物馆
文物的逝去
露天博物馆
观展攻略
文物失窃
文物掉包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