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血常规相关指标对突聋患者预后的预测作用*

2018-01-25张思林周文胜胡仿玲梁红星江红群余杰情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2018年1期
关键词:突聋听阈血常规

张思林 周文胜 胡仿玲 梁红星 江红群 余杰情

目前,突发性聋(sudden sensorineural hearing loss, SSHL)发病的生理病理基础尚不清楚, 大多数学者认为其病因包括炎症、病毒感染、内耳循环障碍、自身免疫因素等;因此,早期诊断、评估、积极采取干预措施,对改善突聋患者的预后、提高听力具有重要意义。平均血小板体积(mean platelet volume, MPV)作为血小板激活的指标,也是血管壁血栓形成的一个标志[1];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to-lymphocyte, NLR)可作为预测炎性疾病发展的一个有用指标[2],国内外有研究提示,MPV和NLR可能作为突聋预后判断指标,但结论有争议[3,4]。因此,本研究拟通过分析突聋患者血常规相关指标的变化,进一步探讨MPV和NLR对突聋预后的预测作用。

1 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选取2012年1月至2015年5月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诊治的突聋患者172例,其中男87例,女85例,年龄21~72岁,平均46±11.87岁。纳入标准:①以突发听力下降为第一主诉,符合突聋的诊断标准[5];②年龄、性别不限;③为住院患者。排除标准:①有炎症、感染性疾病、自身免疫疾病、血液病、慢性肝病、肾病、恶性肿瘤、冠心病、糖尿病等疾病可影响血细胞数量或形态的病史;②入院前1周服用阿司匹林、潘生丁或使用肝素等影响血小板功能及凝血功能的药物,近期有输血史、服用升血细胞药物;③有传导性聋、耳硬化症、声创伤史、慢性中耳炎等耳科疾病;④住院时间小于2周,无入院和出院纯音听阈检查结果。所有患者均按照突发性聋诊治指南(2005年)治疗。

1.2研究方法 根据患者住院期间的病史记载及辅助检查结果,记录患者年龄、性别、基础病等一般信息及相关检查结果,包括:入院24 h内的静脉血常规,入院和出院时纯音听阈测试结果。

1.2.1血常规相关指标及纯音听阈检测 采用日本公司Sysmex XE-21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于入院24 h内检测突聋患者外周静脉血,检测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MPV及NLR;白细胞计数正常参考值:(3.5~9.5)×109/L,中性粒细胞正常参考值:(2.0~7.0)×109/L,淋巴细胞正常参考值:(1.0~4.0)×109/L,平均血小板体积:(MPV)正常参考值9~13 fl。

入院时及出院前在标准隔声室对所有患者进行0.25、0.5、1、2、4、8 kHz纯音骨导和气导听阈检测。

1.2.2比较不同类型听阈曲线及不同疗效患者血常规相关指标 根据2015年突发性聋诊断和治疗指南[5],将患者的听力损失分型如下:①低频下降型:1 kHz(含)以下频率听力下降,至少0.25、0.5 kHz处听力损失≥20 dB HL;②高频下降型:2 kHz(含)以上频率听力下降,至少4、8 kHz处听力损失≥20 dB HL;③平坦下降型:所有频率听力均下降,0.25~8 kHz平均听阈≤80 dB HL;④全聋型:所有频率听力均下降,0.25~8 kHz平均听阈≥81 dB HL。疗效分级标准为:①痊愈:受损频率听力恢复至正常,或达健耳水平,或达此次患病前水平;②显效:受损频率听力平均提高30 dB以上;③有效:受损频率听力平均提高15~30 dB;④无效:受损频率听力平均提高不足15 dB。比较不同听力疗效患者间及不同类型听阈曲线患者间入院时血常规中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MPV、NLR之间的差异。

1.3统计学方法 以SPSS19.0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值±标准差表示,组间差异性分析采用方差分析;定性资料采用例数(%)进行描述,其差异性分析采用卡方检验;血常规相关指标与预后的相关关系采用两变量相关分析(Spearman 秩相关分析);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性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ROC)分析不同血常规相关指标对突聋患者预后的判断意义。

2 结果

2.1不同类型听阈曲线患者血常规相关指标分析 由表1可见,不同类型听阈曲线突聋患者血常规。MPV、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和NL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低频型、平坦型、高频型及全聋型患者MPV、NLR值依次升高。

2.2不同疗效患者间血常规相关指标比较 由表2可见,不同疗效患者间白细胞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LSD法进行两两比较可见不同疗效患者间MPV、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NL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无效、有效、显效、痊愈患者的MPV、NLR值依次降低。

2.3突聋患者血常规各指标与疗效的相关性分析 经Spearman相关性分析,突聋患者血常规指标中MPV、中性粒细胞、NLR与预后呈负相关性,而淋巴细胞与预后呈正相关性(表3)。

表1 不同类型听阈曲线突聋患者血常规各指标及疗效比较

表2 不同疗效突聋患者血常规各指标比较

表3 突聋患者血常规各指标与疗效相关性分析

2.4MPV、NLR对突聋预后判断的价值 血常规相关指标对突聋患者预后判断的ROC曲线图见图1、2,NLR和MPV 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59、0.744,其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66.2%和85.5%、58.4%和86.7%,可见,突聋患者的NLR、MPV对于预后判断有一定的价值,尤其是NLR有较好的预测意义。

图1 MPV、中性粒细胞和NLR对突聋预后判断的ROC曲线图

3 讨论

血小板是介导急症患者凝血和炎症的关键因素,是联系内源性和获得性免疫应答的桥梁[6];MPV是血小板激活的指标,也是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的标志[2],因此,它也很可能是血栓性凝血的

图2 淋巴细胞对突聋预后判断的ROC曲线图

重要预测指标。白细胞作为临床上常用的炎性标记物,其亚型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的比值NLR有更好的稳定性,可预测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7]。有研究显示,NLR作为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计数比值,其可能用于预测阑尾炎[8]、溃疡性结肠炎[9]、肿瘤[10]等疾病的预后。

本研究结果显示,突聋患者外周血中的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及淋巴细胞计数、MPV、NLR值在不同类型听阈曲线及不同疗效的患者之间有差异,低频型、平坦型、高频型及全聋型突聋患者MPV、NLR值依次升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疗效组间比较,MPV值越大,预后越差;MPV反映骨髓中巨核细胞增生、代谢和血小板生成的情况,机体在致病因素或炎症反应时,由于骨髓代偿反应导致骨髓受到刺激,使巨核细胞增生,从而导致MPV升高,巨核细胞产生未成熟的、形态各异、大小悬殊的血小板,新产生的血小板含有更多的活性致密颗粒,其黏附、聚集、释放功能也更强[11],直接影响内耳血流动力,导致内耳微循环障碍。邢英姿等[12]对突聋患者行经颅多普勒检查发现,不同频率听力损失的突聋患者中,血流动力学有差异,高频和全频听力下降组椎-基底动脉血流动力学异常率较对照组明显增加;刘涛等[13]研究提示,早期给予抗凝治疗有利于突聋患者听力的恢复;可见,MPV在一定程度上与突聋患者的预后有关。

近来,对突聋的研究集中在慢性炎症机制上[14,15],耳蜗损伤与炎症之间的关系已得到确定[16,17]。彭易坤等[18]研究发现,采用抗炎治疗后,白细胞计数升高的突聋患者治疗效果明显好于白细胞计数正常组,但其只研究了白细胞的计数,未统计白细胞亚型,虽然证实了炎症机制,但结果不稳定;而本研究比较不同组间NLR比值,从文中结果看,不同疗效组间NLR呈现明显差异性,无效组NLR值较其他组高,这与近来的研究报导较为一致[4];而本研究中,不同疗效突聋患者间白细胞计数无明显差异,说明NLR对听力预后的预测可能更可靠。NLR与突聋预后负相关,这种相关性可能是炎症引起血管内膜肿胀,导致局部血流减慢、瘀滞,内耳终器终因缺血、缺氧而遭到损害。不同疗效突聋患者间NLR的差异性机理目前尚不清楚,可能是机体应激反应和组织损伤刺激的一种表现[19],值得进一步探讨。

本研究ROC曲线分析结果还显示,NLR判断预后的敏感度及特异度分别为66.2%和85.5%,NLR比MPV能更好的判断突聋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临床意义。但本研究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一是本研究样本例数有限,不能探讨其判断突聋预后的临界值;二是没有对突聋患者的病情进行进一步的整体分析(如增加单、双侧突聋、高压氧治疗和激素治疗的比较);三是ROC曲线分析虽然得到了具有统计学意义的结果,但是NLR和MPV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59和0.744,临床价值有限;这些不足需要进一步多中心大样本进行深入研究与完善。

1 Rauch SD. Clinical practice. Idiopathic sudden sensorineural hearing loss [J]. N Engl J Med, 2008,359: 833.

2 Ozkan B, Uysal OK, Duran M, et al. Relationship between mean platelet volume and atherosclerosis in young patients with S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 [J]. Angiology, 2013,64: 371.

3 Ulu S, Ulu MS, Bucak A, et al. Neutrophil-to-lymphocyte ratio as a new, quick, and reliable indicator for predicting diagnosis and prognosis of idiopathic sudden sensorineural hearing loss [J]. Otol Neurotol, 2013,34: 1400.

4 Karli R, Alacam H, Unal R, et al. Mean platelet volume: is it a predictive parameter in the diagnosis of sudden sensorineural hearing loss[J]? Indian J Otolaryngol Head Neck Surg, 2013,65: 350.

5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分会.突发性聋诊断和治疗指南(2015)[J].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5,50:443.

6 Semple JW, Freedman J. Platelets and innate immunity [J]. Cell Mol Life Sci, 2010,67: 499.

7 Rudiger A, Burckhardt OA, Harpes P, et al. The relative lymphocyte count on hospital admission is a risk factor for long-term mortality in patients with acute heart failure [J]. Am J Emerg Med, 2006,24: 451.

8 Bialas M, Taran K, Gryszkiewicz M, et al. Evaluation of neutrophil-lymphocyte ratio usefulness in the diagnosis of appendicitis[J]. Wiad Lek, 2006,59: 601.

9 Torun S, Tunc BD, Suvak B, et al. Assessment of neutrophil-lymphocyte ratio in ulcerative colitis: a promising marker in predicting disease severity [J]. Clin Res Hepatol Gastroenterol, 2012,36: 491.

10 Chen TM, Lin CC, Huang PT, et al. Neutrophil-to-lymphocyte ratio associated with mortality in early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patients after radiofrequency ablation [J]. J Gastroenterol Hepatol, 2012,27: 553.

11 王春梅, 李建新, 武欣, 等. 危重患者血小板平均体积及其膜糖蛋白CD62p的临床研究 [J]. 中国急救医学, 2006,26:7.

12 邢英姿, 王东海, 侯庆军, 等. 突发性聋患者椎-基底动脉血流动力学观察 [J].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2014,22: 260.

13 刘涛, 王海鹤, 宋慧丽. 尿激酶对突聋疗效观察 [J]. 中华耳科学杂志, 2005,3: 295.

14 Suzuki S, Tanaka K, Suzuki N. Ambivalent aspects of interleukin-6 in cerebral ischemia: inflammatory versus neurotrophic aspects [J]. J Cereb Blood Flow Metab, 2009,29: 464.

15 Masuda M, Kanzaki S, Minami S, et al. Correlations of inflammatory biomarkers with the onset and prognosis of idiopathic sudden sensorineural hearing loss [J]. Otol Neurotol, 2012,33: 1142.

16 Fujioka M, Kanzaki S, Okano HJ, et al. Proinflammatory cytokines expression in noise-induced damaged cochlea [J]. J Neurosci Res, 2006,83: 575.

17 苏钰, 乔莉, 刘顺利, 等. 中耳急性炎症对内耳微血管渗透性的影响 [J].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2004,22: 239.

18 彭易坤, 熊世珍, 漆一飞, 等. 突聋患者血液白细胞升高与预后的关系探讨 [J]. 中华耳科学杂志, 2005,3: 33.

19 周定蓉, 甘永莲, 徐伟恒, 等. 以突发性听力损失为首发症状病例的病因探讨 [J].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2000,18: 12.

猜你喜欢

突聋听阈血常规
血常规检验中常见误差原因及解决策略
血常规解读
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血常规指标检测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应用观察
“突聋”的年轻人多了
突聋 三周内请务必就诊
血常规检验前的准备工作
内镜下鼓室成形术治疗慢性中耳炎的临床效果
ABR、40Hz-AERP和ASSR与主观纯音听阈测定的相关性研究
短声听性脑干反应结合单频刺激听性稳态反应在感音神经性聋患者听力评估中的应用*
突发性耳聋的基因学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