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寓教于研的《矿井火灾学》教学方法

2018-01-24任万兴李晓伟时国庆戚绪尧

课程教育研究 2018年48期
关键词:教学方法

任万兴 李晓伟 时国庆 戚绪尧

【摘要】《矿井火灾学》的特点是理论性和实践性兼备,笔者将“寓教于研”的研究型教学模式应用于该课程的教学中,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主动学习的过程中接受知识,同时锻炼了学生创新和科研能力。

【关键词】教学方法 矿井火灾学 寓教于研

【基金项目】中国矿业大学教育教学改革与建设项目(2016YB51);江苏省高等教育教改研究课题一般项目(2017JSJG128);江苏高校品牌专业建设工程项目“安全工程”( PPZY2015A055)。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48-0228-01

一、引言

中国矿业大学的安全科学与工程是“双一流”建设学科,《矿井火灾学》是安全科学与工程学科的核心课程。该课程是一门理论基础与工程实践紧密关联的交叉学科,具有理论抽象、实践性强、理论与实践结合紧密的特点,因此单一传统的课堂教学已经不符合现代教学方法的要求。作者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研究并实践“寓教于研”的研究型教学模式,研究型教学模式的建立与实施,能够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和探索知识的能力,同时提升学生对课程知识点的应用能力,激发学生潜能,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二、寓教于研的教学模式

研究型教学是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基本目标;以学生从学习中获得的各种课题或项目设计与制作等为基本的学习载体;以在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过程中学习到科学研究方法、获得科学文化知识为基本内容;以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采用研究型学习方式开展研究为基本的教学形式的一种教学方法[1]。

研究型教學是以学生为本,从关注学生的“学”这个角度出发,将教学深化为“教与学的学术”[2]。《矿井火灾学》是研究矿井火灾发生、发展规律及防治理论与技术的一门学科。在教学过程中,针对该课程的特点和教学要求,开展研究型教学方法的实践。如对基本概念的讲解,可以通过通俗易懂的方式表达出来,让学生更加能理解和记忆;对于各类学生对概念掌握的深浅和兴趣的不同分配不同的课后任务,引导他们去探索和研究,让学生“在学习中研究,在研究中学习”。

三、“矿井火灾学”研究型教学模式的实践

1.重视研讨课程。在教学过程中,首先采用案例与研讨相结合的教学法,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将教学和自主学习通过案例讨论紧密结合起来,加强学生对理论和实践的理解,从而促使他们认真思考,细致研究,并形成自己的看法和观点,加强学生对本课程知识点的理解与掌握。《矿井火灾学》前两章介绍了火灾学和煤炭自燃的基础理论知识。对于这两章内容,老师可以以课堂研讨的方式激起学生的兴趣,通过引入一些案例与视频,让学生对矿井火灾整体有一个认识,同时对基础理论的理解可以更深一层。

2.重视研究型学习。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针对部分章节内容,设置研究的课题,使学生在老师指导下,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加深对课程知识点的理解,并获取新的知识。例如,该课程第三到第七章的内容包括煤矿井下易自燃发火地点及原因分析,煤炭自燃的气体预测预报,煤炭自燃的温度预测预报,采空区自燃“三带”的理论与测试方法、火源位置的探测判别方法以及外因火灾监测,矿井火灾主要防治技术措施。对于这几章的知识,一方面老师组织学生通过实验室研究和煤矿现场教学,通过实践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理论知识,同时也可以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及解决生产过程中实际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可以把学生分成组,每个组分配一个课题,老师指导学生查找资料、调研,并利用老师所在的科研平台进行实验研究,这样可以让学生对知识点掌握更牢固,并锻炼学生的科学研究素质。

四、寓教于研的教学思考

1.要创造性地运用教材,为学生自主创新创设条件。在教学前,教师深入钻研教材,在把握住教材实质的基础上,能创造性地设计教学,弥补教材的某些不足,改变传统教育的弊端,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意识。通过精心备课,设计出更有效的教案。

2.要营造自主创新的氛围,鼓励学生尝试。创造力是没法教的,所谓的创造力教学,指的是学生要真正有被鼓励展开并发表他们想法的机会,如此才能发展他们富于创造力的才能。因此,在教学中,老师要针对每个章节内容设计情景创造机会,鼓励学生敢于标新立异,敢于尝试。

3.要通过研究型学习,改变以往教师单纯传授知识的羁绊。改变课堂上只有唯一解的思维套路,引发学生的强烈求知欲与一颗好奇的心,点燃学生思想的火花,使学生通过研究型学习,了解科研的一套思路和方法,使学生面对新的课题时懂得怎么去开展研究;其次是培养了严谨的科研精神。

五、结论

作者采用寓教于研的教学模式紧密联系《矿井火灾学》的课程特点,进一步调动学生课外钻研的主动性,使学生接受科研训练,并在研究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独立思考和探索的主动性,激发学生学习、研究、实践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引导学生挖掘自己的潜能。这种教学模式的实施,培养了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学科交叉意识,为更高阶段的学习打下了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乔俊飞.知行结合 寓教于研——创新人才培养的改革与探索[J].北京工业大学校报,2012(2)

[2]陈峰.CDIO模式下现代控制理论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J].实验科学与技术,2012(3):69-70

猜你喜欢

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数学复习教学方法
浅谈高等数学中教学方法的创新
实用型中医人才培养中慕课教学方法的探讨
文言文教学方法实践初探
高中文言文教学方法之我见
中医康复学教学方法探讨与实践
语文阅读教学方法略谈
我的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