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德育在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2018-01-24慈春燕

课程教育研究 2018年48期
关键词:生物教学德育应用

【摘要】在我们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对于生物这个学科并不陌生,生物世界涵盖了很多的物种,对我们人类社会的发展就有重要的作用,目前新课标的要求下,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因此,在生物教学中也逐渐地融入了德育教学,本文分析阐述了生物教学中德育教育的必要性,并说明了德育在生物教学的具体应用,从而实现生物教学的德育目标。

【关键词】德育 生物教学 应用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48-0164-01

近年来,随着新课标的实施,德育在教学中的比重逐渐的增加,很多的课程在教学中都渗透德育,重视培养学生的思想品格和良好的学习习惯。生物知识蕴含着丰富的德育教育因素, 在教学中若能选择知识的“精华”部分, 辩证地渗透到德育教育当中, 这对培养出新世纪合格人才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生物教学中德育教育的必要性

生物是一门涵盖知识较广的学科,并且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很多的生物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造福了我们人类。但是在生物技术的影响下,也出现了很多的病毒和环境污染,因此德育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德育教育重视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世界观,使学生在了解生物技术的同时,也注意到环境污染和病毒危害,从而达到减少环境污染和病毒危害的可能性。生物学科为辩证唯物主义基本观点提供了丰富的论证材料,因此,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教材内在的思想性,有意识地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去阐述教学内容,去分析、讲解学科的基础知识,通过生命活动的一些现象阐述哲学原理,让学生在学习生物学知识的同时,初步形成辩证的观点和方法,逐渐引导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

二、德育在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1.德育是生物教学的重要内容

目前,在新课标的实施下,德育已经成为生物教学目标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在教学中,教师按照每节课所讲的知识和内容,渗透相应的德育知识,实现了普通教学和德育知识的结合。

2.生物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有关内容

(1)植物:在对植物进行讲解时,通过植物的能量转换,了解植物的光合作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精神。在对植物的根茎进行讲解时,可以让学生多了解根茎的结构,同时可以渗透保护植物、土壤的环保意识。通过学生对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的结构与功能的学习,渗透结构与功能统一、生物体与环境相互统一、事物发展变化的观点。

(2)动物:在对动物进行学习和讲解时,渗透德育教学可以使学生养成爱护动物的良好习惯。并且通过对动物的外形进行学习时,渗透生物与环境相适应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同时通过动物之间存在的传染病和病毒的危害,可以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同时可以了解到我国对待传染病、寄生虫的防治措施,加大学生的爱国意識。

(3)生物的遗传和变异:通过对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的了解,可以使学生详细的了解生物科学,这时加大德育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

3.生物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方法

(1)在生物教育教学中,对学生讲述生物学的基本知识,总结归纳出相关的哲理,同时将哲学和德育相结合,得出相应的物理哲学,并且和学生的生活相结合,使学生在学习中得到启示,起到德育的作用。

(2)在生物教学中,通过对生物的自然发展规律,让学生自主的参加相关的实践活动,吸引学生,可以开展户外亲近自然的活动,丰富学生的课堂知识,增加学习的趣味性。同时也可以使学生感受生命的力量,引导学生爱护生命,保护动植物,培养自身良好的品质。

(3)在生物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的提升自身的素质,以自身的特点和专业来给学生起到德育榜样的形象,生物教师要热爱生物,具有强烈的爱心,并且运用爱心进行德育教育,建立学生和教师之间深厚的情谊,以情出发,培养和唤起学生的道德情感。

(4)培养学生团结合作意识,增加集体荣誉感。由于现在的社会,大多数的学生属于独生子女,这就造成了很多的学生自我意识比较强烈,缺乏相应的合作意识,缺乏集体荣誉感。因此在生物教学中,可以穿插和渗透勤劳和团结合作的德育意识,通过对生物中勤劳的动物,如蜜蜂,对蜜蜂的习性进行了解,可以加大学生对辛勤劳动和团结合作的意识, 培养学生的良好品质。

(5)培养学生良好意志,塑造学生品质。在生物教学中,学生会从教材上了解到很多的生物学家,他们对于生物的研究坚持不懈,虽然研究过程并非一帆风顺,但是生物学家评价自身的意志克服很多的困难才能有了相关的研究成果,例如博物学家达尔文经过23年的潜心研究,写出了巨著《物种起源》。教师在这里和德育教育进行结合,在讲解生物知识的同时,培养了良好的意志,塑造了学生坚毅的品质。

三、总结

综上所述,德育在生物教学中的应用比较的广泛,在生物教学中,教师按照每节课所讲的知识和内容,渗透相应的德育知识,实现了普通教学和德育知识的结合。同时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学习的具体情况,因材施教,在平时的教学中,开展户外亲近自然的活动,丰富学生的课堂知识,增加学习的趣味性,并且运用爱心进行德育教育,建立学生和教师之间深厚的情谊,对学生进行不断的德育教育,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高尚的思想品德。

参考文献:

[1]左敏.高中生生物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现状调查研究[D].陕西理工大学,2018.

[2]苏红.中学生物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研究[D].西华师范大学,2015.

[3]陈少丹.高中生物教学中生态德育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

作者简介:

慈春燕(1980年4月-),女,汉族,安徽省铜陵市枞阳县人,本科,教师,从事职业教育15年。

猜你喜欢

生物教学德育应用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从渗透人文素养的角度论新课改背景下的生物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