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兰亭集序》里的“乐”“痛”“悲”

2018-01-24

中学生天地(C版) 2018年1期
关键词:兰亭集序雅集集会

学习《兰亭集序》(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五),必然离不开分析作者王羲之的情感变化。文章共三段,情感变化轨迹很清晰:乐—痛—悲。但我们常常会流于“快乐”“痛苦”“悲伤”的泛泛之意,较难准确体会其情感所指。

● “乐”是暮春之乐

有人将文章第一段体现的“乐”概括为“清雅之乐”,因为“清流激湍”,“天朗气清”,“群贤毕至”,“引以为流觞曲水”,“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确实,从这次集会的人员档次、活动内容来看,肯定当得上“清雅”二字。

文人雅士的集会,一般来说,他们的快乐不会只是酒肉朋友的口腹之乐。就如《滕王阁序》中的集会,“宾主尽东南之美”,“胜友如云”,“高朋满座”,“四美具,二难并”,自然也是“雅集”了。

但似乎还是少了一点“这一篇”的独到之处,如果我们从全文内容来看,从“生命感悟”来看,会发现有几个句子不应忽视:“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然后才紧接着说“信可乐也”。

“宇宙之大”“品类之盛”有什么“可乐”的?联系写作背景,会有更深入的体悟。那是一个生命凋零、人命危浅的时代,东晋虽然偏安南方,但与北方政权对立,时局动荡,说它“朝不虑夕”可能也不为过。从作者写于《兰亭集序》后三年的《丧乱帖》中,可以感知时局之乱:祖墓一再被破坏,自己却无法前去修复,无奈且悲愤。

羲之顿首:丧乱之极,先墓再离荼毒,追惟酷甚,号慕摧绝,痛贯心肝,痛当奈何奈何!虽即修复,未获奔驰,哀毒益深,奈何奈何!临纸感哽,不知何言,羲之顿首顿首。

正因为如此,在作者眼里,“暮春之初”,天地万物欣欣向荣,才是让人精神愉悦、倍觉开心的事。有了这里“生命力旺盛”“生机勃勃的春天”的描述,后面之“痛”“悲”才更“前有呼应”,不会显得突兀。

● “痛”乃死生大痛

“痛”是什么?作者在第二段末尾直接点明:“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当然,这并非突然之语,文章在此之前已经较充分地交代了。“人之相与”,“一世”也不过 “俯仰” 之间;“欣于所遇”,“快然自足”,不过是“不知老之将至”耳;而“向之所欣”,又在“俯仰之间”,“已为陈迹”。更难以逃脱的是,“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相比于其他魏晋名士,比如“竹林七贤”那种逃避现实生活的“清谈”,王羲之似乎对人生更有真切的痛感。他的《从弟子帖》等杂帖可以从一个侧面展示这种“死生大痛”:

十一月十八日羲之顿首顿首:从弟子夭没,孙女不育,哀痛兼伤,不自胜,奈何奈何。

九月二十五日羲之顿首:便陟(zhì,登高)冬日,时速感叹,兼哀伤切,不能自胜,奈何。

初月二日羲之顿首:忽然此年,感远兼伤,情痛切心,奈何奈何。

● “悲”实千古同悲

魏晋时期,玄学兴盛,清谈成风,士族子弟及各级官吏浸淫于清谈,不以政务为要。而王羲之却认为“虚谈废务,浮文妨要”(《晋书·谢安传》)。在他担任会稽内史期间,勤政爱民,体恤百姓,面对繁重赋役,“每上疏争之”(《晋书·王羲之传》)。在连年大旱、民生困顿之际,他不等朝廷下令,果断开仓赈灾,救民于水火。他的积极用世便是热爱生命、珍惜生命最好的证明。

也正是这种清醒的“直面现世”“直面生命”的态度,使作者“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从而没有陷入虚无境界。这也使他在“死生大痛”之后,又能以超脱的眼光看待这次雅集,“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然后看见了“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的“一”,就是哲理意味上的“规律”。他超越时空,脱离一时一地之痛,而上升到“悲”“悲悯”,看到人类普遍的命运,“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已属于“哀而不伤”“悲而不怆”的智慧境界。

宗白华在《美学散步》中所说的,仿佛正是为王羲之而言:“晋人向外发现了自然,向内发现了自己的深情。……深于情者,不仅对宇宙人生体会到至深的无名的哀感,扩而充之,可以成为耶稣、释迦的悲天悯人。”

王羲之不以文学著称,而正是如此“深情”,使这篇序拥有了超越时空的艺术力量。

猜你喜欢

兰亭集序雅集集会
爨体兰亭集序(局部)
《清溪雅集》
人员最“杂”的集会——玉山雅集
不仅仅是“风雅”——西園雅集
戊戌海棠雅集
书画名人汇
丁酉海棠雅集
《兰亭集序》教学设计
ТРИ ШЕДЕВРа
The Prettiest Ang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