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色彩的教学基础与情感表达

2018-01-24秦怀新

湖北美术学院学报 2018年2期
关键词:物体颜色色彩

秦怀新

色彩被人们作为一门科学来研究,不仅为绘画与设计打下坚实基础,更有利于学生审美能力的提升。在美术教育中,它是教学中的基础,同时也是重难点之一。

一、色彩的教学基础

色彩语言是美术专业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部分,如果光有素描关系而忽视色彩关系,决不能说是一幅完美的作品。纵观历史上和现今大师们的作品,无不渗透着色彩的无限魅力。学习色彩,必须掌握正确的观察方式以及认识色彩的规律,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好的色彩表现必定是素描关系和色彩关系的完美结合。

1.构图

学生需作小构图练习,抓住对象的第一感觉的同时,也抓住物体与物体之间的概括关系。在最开始的构图阶段,分清物体主次、比例、结构,整体布局是最重要的,起稿时只须勾勒出物体的大致轮廓、形状方可,不必拘泥于小节。构图应高低错落、疏密有致,主体物放于画面中心,略偏移一些会给人以舒适之感。平时应多做小构图的训练,有利于提高学生观察物体的敏感度,努力做到心手合一,意在笔先,构图的好坏也是一张静物色彩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

2.单色稿

学生完成构图后,一般用普蓝或者熟褐等不带白粉的颜色画出写生对象的素描关系,我们称之为单色定稿。要求依据画面的基本色调将物体大致的明暗关系,结构形状迅速且概括地画出来。这一步的主要目的是强化造型能力在色彩中的基础性作用,为下一步做好充分的准备。

3.铺大颜色关系

在认识色彩的一般规律的基础上,迅速概括地铺出画面的大体的色彩关系,此阶段时间应控制在三十分钟左右。将其三面及投影反光都画出,高光暂时保留,不必过多的纠结于局部塑造。概括、简练整体的铺色是这个阶段的核心工作,大颜色关系不必铺得很厚,以避免下一步深入塑造时无法覆盖颜色的问题。

4.深入塑造

在上一步单色稿的基础上对画面进行深入塑造,要求学生不仅有较好的素描功底,也对学生色彩的敏感度有一定要求。深入塑造具体对象时,在注意用笔、用色的果断,准确的同时,不破坏物体的结构关系,利用色彩对比表现出物体的冷暖变化和空间关系,利用笔触塑造和刻画物体的结构和体积,色彩冷暖、物体塑造、空间关系几个方面的处理决定了一张色彩的成功与否。衬布的塑造可根据画面需求进行主观处理,哪些地方应该多一些细节,哪些地方应该一笔概括,都应根据每一幅画面具体的安排而定,切不可面面俱到。为追求每个物体的完整、完美,而造成主次不分,这是无空间感和层次感的大忌,同时也破坏了画面整体效果。最后的细节便是高光的处理,每个物体都会因为其质感、颜色、光线等因素而呈现出不同颜色、不同形状的高光,切记不要将各个物体的高光画成一样。

这里要注意将自己对物体的情感充分表达出来,感性和理性充分结合,使其画面颜色丰富而富有变化,不要纯粹地去追求物体颜色和造型的真实性,这样难免显得单调而无趣。

5.整体调整

到此阶段,画面关系的细节刻画基本完成,这时往往会出现画面整体平淡,或者乱、灰等问题,可以通过亮部提亮、强调高光,或加深暗部和调整投影,或调整灰面使其笔触衔接更加自然等色调和造型的调整来解决。如此加深画面的对比关系,适度地进行整体和局部调整,往往可以使画面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实际状况,充分发挥教学的主导作用,教会学生整体观察和比较观察的方法,既要把物象的色彩和形体结合起来,又要把物象的素描关系与色彩关系紧密结合起来,使学生掌握“物体的色彩是光源色、固有色、环境色的有机组合,物体的色彩随着所处条件的变化而变化”的规律。

二、色彩的情感表达

色彩情感表达的产生,并不是色彩本身具备的能力,而是被赋予后的一种文化特征。色彩的感受完全来自于人们的生活体验,比如蓝色,给人的感觉是充满永恒、平静和忧郁,这种情感的产生更多来自于大海的广阔;淡蓝朴素清澈,深蓝前卫摩登;黄色给人以光明、高贵之感,这种情感的产生更多来自于秋天收获的色彩;绿色往往象征希望、生命和幸福,这种情感的产生更多来自于春天的万物复苏。色彩情感表达的产生,也来自于人们的心理感觉和联想,例如红色的玫瑰花会让我们联想到爱情,蓝色的天空给我们感觉宁静,清澈透明之感。不同的颜色给人不同的心理感受,每种颜色在饱和度、透明度上稍微出现一点变化,都会使人产生不同的心理体验和感受。

康定斯基认为:“色彩是能直接对心灵发生影响的手段,色彩的表面的印象能够发展成为深刻的内心体验,造成情感震动,像在一个回声里,心灵的别的区域进入共鸣。”不同的色彩会给人不同的心理体验和感受,给人们带来不同的想象、联想、情感与记忆,让人抒发不同的情绪、情感和心境。例如梵·高的作品大多是以黄色为主色的绘画带给我们热情、精神焕发的心理情感,画面的黄色强烈刺激;许多以蓝色为主调的画面中,让我们感受到一种无限的安宁和纯净。由于色彩能直接对人们的心灵产生一定的影响,因而,对色彩的心理情感表达方面的知识,进行学习与研究是极其有必要的。它有利于加强我们对色彩的认识,让我们在艺术创作的过程中更好地发挥色彩的艺术情感表达,从而加强艺术主题的表达,与观众产生共鸣。色彩对人的影响具有主客观两方面的情感表达。

1.色彩的主观情感表达

色彩的主观情感表达性指的是一个人的思想、感情和行为的方式与色彩相结合的含义。人是有主观能动性的,人对色彩的好恶与其他的心理情感、个性特征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就好比说我们主观上的色彩象征着是一个人的气质和性格,并且我们也有一定的概率能从其色彩组合中推想出他这个人的思想感情和行为方式,这就能表明它们之间的一些联系。

2.色彩的客观情感表达

人们对外界环境和自我价值的评价引发出心理上的一些独特反应我们称为色彩的客观情感表达。色彩是一种心灵上的情感语言,它在表达的过程中总是能诉说出人们的情感和情绪。主观情感表达与客观情感表达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在色彩的情感表达中,它们以色彩为耦合基点。

色彩只有融入了人们的思想和情感,才能赋予其表现力和生命力,加之色彩具有主观情感表达性和客观情感表达性,就更加和人的生命体验不可分割了。不可否认,色彩的学问有很多,不仅涵盖了美学和心理学,对光学和民俗学也有一定的牵涉。色彩改变人们的心情,改变人们对世界的看法,让大千世界变得丰富多彩,最重要的是令人们的艺术创作更生动,更富有生命力。

三、结语

色彩不论是在院校教学还是工艺美术或是艺术创作等各个方面都是极其重要的。绘画的艺术创作的色、形、景、情四要素中色彩无疑是排在首位的。教学中要使学生真正认识、组织色彩的规律,最终达到游刃有余地运用绘画色彩的语言进行艺术创作。让学生享受到色彩给他们带来的独特情感体验,让他们个性化自由地创作,从而达到艺术创作中理性与感性的完美结合。

色彩是人情感和情绪本身的、自然的反应,色彩所传达的情感因人而异,不断变化着的。我们每个人创作的作品,都会表达出作者内心世界的情感,每个人对色彩都会有独特的艺术感受。只有将发现色彩的眼睛睁开,用心去和它交流、感悟,才能将心灵的情感用色彩的方式去表达和体现。

[1]程杰铭,陈夏洁,顾凯. 色彩学[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2]阿恩海姆. 艺术的心理世界[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3]王磊,卢嘉. 色彩构成课题研究[M]. 沈阳:辽宁美术出版社,2005:7.

[4]李黎阳. 马蒂斯论艺术[M]. 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2.

[5]胡明哲. 色彩表述[M]. 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5:5.

猜你喜欢

物体颜色色彩
深刻理解物体的平衡
神奇的色彩(上)
春天的色彩
色彩当道 俘获夏日
2015春夏鞋履色彩大集结
特殊颜色的水
揭开物体沉浮的秘密
为什么同一物体在世界各地重量不一样?
悬浮的鸡蛋